老人尿失禁的原因是什麼

  尿失禁在老年人群中很常見,尿失禁雖然不會影響到生命的安全,但是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造成的危害卻是很大的?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老人尿失禁的原因,供大家參閱。

  老人尿失禁的原因

  1、前列腺疾病

  男性感染前列腺炎症不及時治療,就有可能導致膀胱功能不穩定,逼尿肌發生不自主收縮,出現尿急反應,可引起尿頻,尿失禁的症狀,同時前列腺感染嚴重,導致膀胱儲尿功能和排空功能喪失,導致小便失禁;此外,膝關節炎,椎間盤突出等問題導致老年人行動不便,不能及時排尿,增加尿失禁風險。

  2、腹腔壓力增加

  老年人小便失禁的原因與腹腔壓力增加有關,尤其是從事體力勞動過多的人,在進行體力勞動時,腹腔壓力對骨盆的壓迫;此外,經常進行高強度鍛鍊的人群易出現腹腔壓力過大,導致盆底疲勞,結締組織鬆散,膠原缺乏,誘發尿失禁;除了上述因素,長期便祕也會使腹腔內壓增加,誘發壓力性尿失禁。

  3、膀胱炎症

  膀胱逼尿肌持續性張力增高,尿道括約肌過度鬆弛,導致尿液不能控制從膀胱流出。膀胱及尿道炎症,膀胱結石,膀胱腫瘤等刺激膀胱,導致膀胱逼尿肌持續性張力增加,膀胱內壓力上升,誘發尿失禁,嚴重情況下尿液淋漓。

  4、女性妊娠次數和分娩次數

  女性的妊娠次數和分泌次數也是誘發小便失禁的危險因素,妊娠次數和分娩次數增加,小便失禁的風險也隨之增加,這是因為在分娩過程中,部分婦女有會陰撕裂的損傷,造成的傷口感染會增加尿失禁發生風險。

  5、部分慢性疾病影響

  包括慢性阻塞性肺部,心力衰竭,高血壓,糖尿病,中風,慢性支氣管炎在內的各類慢性疾病也是導致小便失禁的常見因素,糖尿病患者小便失禁是由於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膀胱感覺減退甚至喪失,逼尿肌反射活到出現障礙,同時微血管和神經病變受到膀胱的神經和血供,造成膀胱功能不穩定,誘發老年人尿失禁。

  6、應力性尿失禁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神經和內分泌功能開始下降,控制尿液的排洩能力變差,一旦發生精神緊張,用力咳嗽,或者打噴嚏等活動,驟然增加腹內壓,加上尿道括約肌鬆弛,誘發尿失禁。

  老人尿失禁的偏方

  老年人尿失禁偏方:取新鮮雞蛋2個,枸杞子20克,大棗4枚。共放入砂鍋內加水煎煮。蛋熟後去殼,放回雞蛋再煮片刻,吃蛋喝湯。隔日一次,連服3次即獲顯效。注:本方適用於年老腎虛之尿失禁。

  小便失禁***尿急、控制不住***:雞腸一付,洗淨晒乾,炒黃研成粉,用黃酒送服,每次1錢,一日三次,服完即愈。忌姜、辣。

  老年人尿失禁偏方:具體方法簡單方便:用中藥白芷煎成湯,每日飲用三次,堅持飲用可治癒此病。1|c0蒸豬膀胱豬膀胱1個,冼淨,內裝適量大米***一次能吃完為度***,白線扎口,蒸熟。不加食鹽和其他任何調料,吃下。治老年人尿失禁。

  老年人尿失禁偏方:狗肉燉黑豆狗肉200克,黑豆i00克。加水燉至熟爛,吃肉喝湯,1次服。每日1劑,冶成人尿失禁。 黨蔘核桃仁湯黨蔘18克,核桃仁15克。加適量水濃煎,飲湯食核桃仁。益氣固腎,這個治療尿失禁偏方對老年人腎虛致小便失禁有顯著療效。

  三味茶龍眼肉15克,炒酸棗仁12克,芡實lO克。加適量水煎汁,代茶飲。有養血安神、益腎固本精縮尿作用,可治老年人心陰虛損、心腎不交而致失眠、小便失禁。

  老人尿失禁的治療方法

  1、盆肌訓練

  反覆收縮骨盆底部肌群,如每天練習提肛訓練等;老人在每次排尿時訓練自己做停頓或減緩尿流的動作;老人在遇到咳嗽、彎腰等動作之前要注意先收縮骨盆底肌等;這樣可加強骨盆底肌的訓練,有助於增強尿道的封閉能力,這對改善尿失禁有一定的幫助。

  2、鼓勵飲水

  很多患有尿失禁的老人不敢飲水,其結果是造成濃縮的尿液反而刺激膀胱造成尿失漿,因此如果老人沒有飲水的禁忌症,應該指導其不要限制飲水。

  3、改善排尿方式

  功能性尿失蔡者最好讓老人養成定時上衛生間排尿的習慣,排尿時囑咐老人站立或坐在排尿椅上多等待幾分鐘,並注意排尿後及時清洗。

  4、黨蔘核桃湯治療尿失禁

  做法:用黨蔘20克,核桃肉15克,加適量水煲湯,一日飲完,連續服食數日。 功效:黨蔘核桃湯具有益氣固腎的功效,對老年人因腎引起的小便失禁有顯著的食療效果。

  5、黨蔘蘇葉湯治療尿失禁

  用黨蔘20克,蘇葉10克,陳皮7克,加適量清水,煎煮後取汁,在加入少許白糖待茶飲食。 功效:黨蔘蘇葉湯具有補肺縮尿、順氣開胸的功效,對肺氣虛弱、咳嗽並伴有尿失禁的老年患者有較好的療效。

  6、黃實淮山粥

  材料:黃實粉、山藥粉各30克,核桃仁20克,大棗8枚***去核***,同煮粥食用。 功效:黃實、山藥、核桃仁有補氣健脾、固腎益精的作用,加上大棗補脾和胃,較適合於老人脾腎兩虛型的小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