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有很多的人在檢查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血肌酐升高了,血肌酐高就是代表著腎臟受到了損傷嗎?血肌酐偏高有什麼原因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肌酐升高的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肌酐升高的原因

  血肌酐增高臨床的意義有很多,血肌酐是人體肌肉代謝的產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過不可逆的非酶脫水反應緩緩地生成肌酐,再釋放到到血液中隨尿排洩。因此血肌酐與體內肌肉總量關係密切,基本上不受飲食、高分解代謝等腎外因素影響,在外源性肌酐攝入量穩定,體內生成量恆定的情況下,血肌酐濃度主要取決於腎小球濾過功能。

  但是血肌酐與肌酐清除率並不完全一致,肌酐清除率較血肌酐更為敏感。在腎功能減退早期,肌酐清除率下降而血肌酐卻正常。當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上時,血肌酐才開始迅速增高,因此當血肌酐明顯高於正常時,常表示腎功能已嚴重損害。由於肌酐清除率還受到腎小球濃縮功能的影響,在腎濃縮功能受損的情況下,血肌酐就是反映腎小球功能的最可靠指標。正常男性血肌酐為53~106gmol/L,女性為44.2~97.2gmol/L。

  肌酐升高的常見危害

  1、鈉代謝失調:血肌酐高還會出現低鈉血癥或高鈉血癥。

  2、鋁、鎂、銅、鋅、硒代謝異常等。

  3、代謝性酸中毒:血肌酐高的患者有呼吸深大而長、食慾缺乏、腹痛和噁心、嘔吐、虛弱無力、頭痛、躁動不安甚至昏迷等症狀。

  4、水代謝失調:出現多尿、夜尿增多、口渴、黏膜乾燥、乏力等;或者全身浮腫、血壓升高、肺水腫及心力衰竭等症狀表現。

  5、鉀代謝失調:血肌酐高常伴隨出現高鉀血癥或低鉀血癥。

  肌酐升高的飲食注意

  除了堅持既有利於身體健康、又不至於增加腎臟負擔的原則外,還應注意一些細節方面。具體來說,肌酐高的飲食如下:

  食鹽量限制:一般來說腎功能不全代償期、氮質血癥期患者雖然血肌酐高,並開始出現各種輕微的臨床症狀,但由於病理中度損傷,可視有無高血壓以及浮腫情況,控制鹽的攝入量,分別給予低鹽或者無鹽飲食。

  蛋白質供應:因為該期病人出現氮質血癥,腎功能不全,為了控制腎功能繼續惡化,應控制蛋白攝入量,選用富含高質量的優質蛋白飲食。

  維生素的攝入:腎衰竭血肌酐高病人宜選用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的食物。

  如果腎功能不全僅有腎衰竭血肌酐高,但無少尿、無浮腫病人不僅鹽和水,維持低鹽飲食。如果有嚴重水腫,以及高血壓甚至是心衰的情況應嚴格限制禁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