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藥物過敏症狀

  有些人吃藥物會過敏,吃肺結核藥物也會過敏,但不知道是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對於肺結核吃藥過敏有什麼症狀,其實每個人的症狀都是不一樣的。一般而言,會有面板紅腫,瘙癢以及嗜睡,噁心以及嘔吐等症狀。出現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是停藥或改用其它方法治療,比如像以肺結核藥鴨方為主的中醫中藥的治療方法,可避免這一現象。

  具體來說,肺結核吃藥過敏症狀一般包括以下幾點:

  1.很多肺結核藥物過敏的患者會出皮疹、發燒、休克等症狀。肺結核藥物過敏反應的發生與藥物劑量大小無關,而且與我們人的過敏體質相關。即某些人因遺傳因素或特異體質,會對一種或幾種藥物產生過敏反應。一旦應用可能導致過敏的藥物。便可能在短時間或一週內出現藥物過敏反應,輕的會出現藥物熱、藥疹,嚴重的可能引起過敏性休克,不及時搶救會有生命危險。

  2.肺結核藥物過敏的患者,一般我們的預防是關鍵。對於我們的嚴重的藥物過敏反應可引起全身性損害,如過敏性休克、血細胞減少、溶血性貧血等症狀表現:呼吸系統症狀如鼻炎、哮喘以及肺纖維化等;在我們的消化系統的症狀可以有腎功能衰竭等症狀;神經系統損害如頭痛、癲癇以及腦炎等。

  3.對於我們的肺結核藥物過敏的患者來說,會出現氣道阻塞症狀的表現,也是最主要的死因。由於氣道水腫,分泌物增加,加之喉或支氣管痙攣,出現喉頭阻塞感、胸悶,以致窒息死亡的症狀。

  4.肺結核藥物過敏有迴圈衰竭的表現,患者先有心悸以及脈速而弱,後發展為肢冷發紺、血壓迅速下降以及測不到血壓。以及我們的血清病型反應。一般在用藥後7到12天內發生,臨床表現與血清病相似,可見發熱,蕁麻疹,關節腫痛,區域性浮腫,淋巴結腫大,腹痛,皮膚髮癢等。

  肺結核藥物應用原則

  1、首先是早期用藥,此時細菌生長繁殖旺盛,代謝活躍,對藥物敏感;病灶供血豐富,藥物也容易滲入發揮作用;同時患者身體抵抗力也強,及早用藥病變易控制,有利於治癒。

  2、聯合用藥,一般使用2-3種藥,可以延緩結核菌的耐藥性,提高療效。但對淋巴結核或病灶極輕微、痰菌陰性又無症狀的肺結核,可考慮單獨用異煙肼。而痰菌陽性,病變較大,活動性較嚴重的肺結核需聯合用藥。療效最好的聯合為異煙阱和利福平,其次為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再次是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鏈黴素或乙胺丁醇。各種方案的選擇都有其特點,必須在有經驗的專科醫生指導下使用。

  3、堅持規律用藥和足夠的用藥時間,也就是適量、規律、全程用藥。用藥量大非但造成浪費,且易產生毒副反應;用藥量不足,達不到抑菌、殺菌濃度,療效不好,還容易產生耐藥性。肺結核用藥分兩個時期,一是開始,選用強有力的藥物無間斷治療,使症狀儘快消失,痰菌轉陰,病情明顯好轉,此期需3-6個月,也叫強化階段。二是根治,根據病情聯合或單用一種藥作徹底治療,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此期約需6-18個月,也叫鞏固治療階段。

  中國國內外比較提倡在醫生直接監視下的短程化學療法。國際防癆和肺病聯合會、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這一方法,作為控制結核病的傳染源、阻斷結核桿菌傳播和解決結核病轉為難治性疾病的主要技術政策。據報道,全世界大約有1/3的肺結核病人是因為治療不合理、服藥不規律,導致結核桿菌耐藥而造成慢性、難治性肺結核。因此,結核病不同於感冒發熱,對症下藥就能解決問題。一旦明確診斷後,用藥一定按醫生要求去做,決不允許自己任意選購藥物使用。在規律、合理用藥的同時,還應定期主動與經治醫生取得聯絡,以得到正確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