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生在人文素養方面的原因分析

  為了更好地瞭解學生的人文素養現狀,筆者組織了一次問卷調查。本次調查主要以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為研究物件,從高職學生對人文素養的瞭解,對人文素養在個人和社會意義上的認同感,學生在人文素養方面的實際投入等方面設定問卷。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本次調查主要以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為研究物件,從高職學生對人文素養的瞭解,對人文素養在個人和社會意義上的認同感,學生在人文素養方面的實際投入等方面設定問卷。調查共發出問卷400份,涉及電子學院、冶金與資源學院、人文學院、生物系共計4個院系,11個專業的高職學生,收回有效問卷353份,回收率88.2%。本次問卷採用無記名方式,調查結果具有真實性,客觀的反映出我院高職學生人文素養現狀。

  ***一***高職學生在人文素養認知方面的情況

  有78%的學生認為自己對人文素養是比較瞭解的;85%的學生認為人文素養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很有必要,3.3%的學生認為不重要,11.7%的學生不清楚究竟對自己的成長是否重要。從調查中可以看出,我院學生的人文素養只能達到一般水平,而大多數學生都認為人文素養在自己的健康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對人文書刊的閱讀,60%是不經常讀;對勞動者的義務有36.7%的人瞭解;認為古代的唐宋詩詞對現實生活有影響的只佔26.7%,55%的學生認為有一些,18.6%的學生認為沒有影響;當被問到“你知道多少首中外名典並會鑑賞時”10首以下的佔到66.7%,這其中學生對中外名典只限於知道,至於鑑賞怕是極少數了。以上資料表明,雖然在學生心目中人文素養很重要,但實際情況並不樂觀,高職生人文素養缺失是一種普遍現象。

  ***二***高職學生在文明修養方面的情況

  46.7%的學生認為自己在文明禮貌,孝敬父母和尊老愛幼方面做得很好,51.7%的學生認為自己做得一般;而被問及身邊同學在這些方面做得如何時,覺得做得好的只佔30%,一般的佔56.7%,認為做得差的為11.7%,這說明在學生心中還是有一個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衡量標準。從調查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學生的行為規範也在一般的水平內,人的行為規範是受思想支配的,要想達到行為的文明,就要加強學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和薰陶。

  ***三***高職生在專業發展方面的情況

  在被問及“你認為專業課中有必要滲透人文素養教育”時,有73.3%的學生認為有必要,有11.7%的學生認為沒必要,15.%的學生不清楚;在被問到“在工作崗位的持續發展上,人文素養和專業素養哪個更為重要”時,35%的學生認為人文素養重要,15%的學生認為專業素養重要,50%的學生認為一樣重要。從調查中可以看出,現在的學生不僅要求掌握一技之長,更重視自己內在素質綜合素質的提升,學生渴望在培養技能的同時,加強綜合素質的教育。

  ***四***高職生在課餘時間對人文素養投入的情況

  在被問及“舉辦演講、辯論、報告等活動是提高人文素養的有效途徑”時,有46.7%的學生認為是,36.7%的學生認為不是,1***%的學生表示不知道是不是。在被問及“在接受人文知識的途徑中,你贊同哪種”時,29.3%的學生認為是實踐活動,10%認為在於課堂教師的傳授,17%認為是在圖書館自己翻閱圖書,22.3%依賴於網路,14.3%的學生認為是講座。有30%的學生認為校園內用雕塑、宣傳標語來彰顯學校的人文精神很有益,63.3%的學生認為非常有益,只有3.3%的學生認為無益,3.4%的學生表示不清楚,這些學生這樣的回答說明他們平時就根本不關心校園的變化,缺乏集體榮譽感。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學生比較認可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認為這些活動對提高人文素養有積極的作用。

  提高高職生人文素養的途徑

  職業院校的職業人文素養教育有其自身的特點、內容和功能,所以不僅要在課程設定方面,而且要在探索實施職業人文素養教學的新途徑和新方法方面走出適合我院自身發展的創新之路。

  ***一***合理設定人文素養教育課程

  人文素養教育課程不是單純的文學或哲學、史學課程,而是一個涉及文學、歷史學、哲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民俗學、政治學等眾多學科的統稱。

  高職生的學習年限較短,技能實訓任務也較重,不能像本科院校那樣開設大通識教育,應適當提高人文課程在高職生所修課程中的比重,它不僅僅是設定幾門人文選修課或開設一些人文方面的講座就能瞭解的,而要從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課程結構體系、校企合作、校園環境等方面來綜合思考。在內容上既要防止隨意性,又不能重複,更不能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就高職教育而言,開設人文素養課程是以提高學生人文素養薰陶為目的的,它與大學本科的大通識教育不同,而重在人文素養的提升,建議根據我院實際情況課開設以下課程:文學、史學、哲學、藝術、禮儀、名著導讀、心理學等課程,做一些嘗試,若效果較好,則相應的增加其他課程。

  ***二***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課堂和老師本身就是一種人文素養文化的傳遞,教師是一個院校靈魂的載體,這個院校的人文底蘊有多深厚,與這所院校教師的人文素養有莫大的聯絡。高達73.3%的學生認為在專業課中滲透人文素養教育是有必要的,因此提高廣大教師對認為素養教育重要性的認識,進而轉化為自覺的行動十分重要。教師在講授專業課時,要自覺充分挖掘和發揮專業課對人文素養潛移默化的作用,真正做到教書育人。教師自己首先要有人文情懷,責任意識,在提高專業技術水平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文修養,不斷更新知識,使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得到淨化,人格得到完善,努力以自己高尚的人格,良好師德去薰陶,感化學生,向學生傳遞和弘揚人文精神,幫助學生怡情養性,塑造人格,真正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折射體現著一所學校的內在精神和行為風範,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影響很大。問卷調查顯示看過或喜歡看紅色電影或電視劇的只有41.7%,而不喜歡看的有56.7%。可利用電影展播、名家講座、文娛活動、社會實踐等喜聞樂見的形式,不拘一格的針對學院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活動。調查顯示93%的學生都認為校園內用雕塑、標語等形式彰顯人文精神是有益的,優美的校園環境就像是一部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書,對學生起著潤物無聲的作用,陶冶學生的情操。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我們的教育應當使每一堵牆都會說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