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乾燥有什麼原因

  寶寶大便乾燥怎麼辦?找準原因是關鍵。那麼,導致寶寶大便乾燥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大便乾燥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大便乾燥的原因

  1.腸道有益菌不足

  服用抗生素或其他藥物後,腸道內有益菌群遭到破壞,消化不良,引起便祕。

  2.飲食中缺少粗纖維

  在外進餐、不規律進食、無暇顧及均衡營養的攝取,粗纖維食物攝入常不足,易致便祕。

  3.飲水不足

  平日飲水量少,腸道內乾燥,腸內容物就不易排出,有些患者即使補了水,便祕問題也沒有得到改善。

  這是因為飲水方式不正確,一口口慢慢喝水,水幾乎全都吸收入血,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建議多喝水,特別是早上起床後。

  4.久坐不動缺乏運動

  久坐不動,身體缺乏運動,腸道肌肉就變得鬆弛,功能退化,蠕動功能減弱。

  再加上女性腹肌天生較弱,送便排出的力量小,因此容易出現便祕。特別多見於從事久坐工作的女性患者。

  5.排便習慣不佳

  工作緊張忙碌,或早晨時間緊迫,有了便意也不及時排便,常常忍著,直腸感覺神經就變得遲鈍,出現習慣性便祕。

  6.過度勞累、精神緊張

  過度勞累、精神緊張會抑制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導致消化不良,引起便祕。

  7.年紀增長

  老年人隨著年紀的增長,腸道器官開始退化,形成大便乾燥。

  8.疾病

  痔瘡、便祕等都是老年人易患的疾病,這些疾病也會造成大便乾燥,使得體內毒素沉積,腸道與毒素及致癌物接觸過多患腸癌機率增大。

  大便乾燥怎麼辦

  1、糾正飲食習慣

  平時要注意觀察嬰兒的飲食習慣,並制定營養選單,有計劃地讓嬰兒多吃青菜。常見的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水果包括土豆、李子、梨、桃子、菠菜、葡萄乾、西蘭花、捲心菜等等。

  對於牛奶蛋白過敏高風險或已經有消化不適問題出現的嬰兒,更應該及時採用部分水解蛋白粉餵養。

  2、規律的生活

  早上起來習慣喝一杯水後排便的嬰兒不會有大便乾燥的煩惱,可見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預防大便乾燥的重要性。每天固定時間讓孩子坐在馬桶上。不要著急,可以在洗手間門口給孩子講故事,找些和排便相關的故事或歌曲也是好主意。儘量挑選清閒充裕的時間段讓孩子排便。

  3、刺激肛門

  在嬰兒嚴重大便乾燥而痛苦時,可以採用灌腸應急,但頻繁的灌腸會導致自身排便能力減弱,所以並非首選的解決辦法。直腸周圍堆積宿便後,會出現便意。大便乾燥後,這種直腸的刺激感會變得遲鈍,使硬硬的宿便持續堆積,令大便乾燥更加嚴重。這時用沾上潤滑油或軟膏的棉棒輕輕地刺激肛門,可以起到軟化宿便並增強便意的作用,從而解決大便乾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