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保護耳朵

  耳朵五官其中一個重要器官,它除了掌管聽覺外,也兼具保持身體平衡的機能。若是耳的任何一部份受損,結果可能嚴重,甚至會造成失聰,所以我們重視,好好保護耳朵。如何保護耳朵?家長應該進一步提高孩子的安全健康和自我防護意識。

  1、教育應由兒童開始。

  很多小孩子經常都會將細小物件塞入自已的耳朵中。當遇到這些情況時,父母應保持鎮定,然後立即帶同小孩去看醫生。父母應教導兒童不要亂塞東西入耳,亦不可試圖自行替小孩挖出異物,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

  2、耳朵的清潔。

  耳垢是一種天然保護外耳道的分泌物,毋須特別清理,只要清洗耳廓便可。不要以為棉花棒是較佳的潔耳工具,其實這隻會將大部份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崁塞,而棉花球也可能遺留在耳道內。洗頭或沐浴時可用棉花球塞耳,防止汙水流入耳道。

  3、噪音環境。

  當人在每週超過四十小時及處於八十五至九十分貝的環境下而又沒有作保護措施;或暴露於突然爆發極大的響聲,都會毀壞耳蝸的精密細胞,造成聲震損傷,我們可掩耳或戴上特製的耳朵保護器。

  4、耳朵的治療。

  既然耳朵是一個重要的器官,在下列情況下,我們應儘早找醫生治療。例如:流膿或出血,因異物入耳而感疼痛,長期耳痛不止,突然喪失聽覺,耳鳴及頭暈。當察覺耳朵有毛病時,應該去看醫生,切勿自行購買耳藥水滴在患處,以免因藥物不當而令病情更趨惡化。

  5、小兒期如何防聾。

  感染性耳聾是嬰幼兒時期常見多發病,其中以小兒滲出性中耳炎導致的傳導性聾及由於腮腺炎、高熱等疾病導致的感覺神經性聾最為常見。小兒期耳聾早期多不易發現,特別是感染期經常使用氧基本甙類抗生素進行治療更容易發生耳聾。所以預防感染,科學用藥是重要的防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