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塑造的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現代文閱讀原文附加答案

  偶像旨在滿足人們在特定時期的精神領域內的需求。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偶像塑造的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現代文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偶像塑造的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現代文閱讀原文

  ①任何社會都存在偶像,任何社會也都需要偶像。在中國,大眾偶像的“出世”大致有三種方式。

  ②第一種是以國家為主導性力量的“自上而下”的塑造,承載著改造思想、教化大眾的重任。上世紀60年代,解放軍戰士雷鋒和大慶石油工人王進喜,相繼成為國家傾力打造的赫拉克勒斯式的民間偶像。

  ③第二種偶像塑造的方式,是一種以文化機構和文化力量為主體的、“中觀”層面的策略。20世紀80年代。在思想文化領域,李澤厚、高爾泰和朱光潛等美學家,則成為處於進取性和幻滅感夾縫中的中國城市青年的精神偶像,他們所代表的是一種智識的力量,一種既高貴、又有明確價值旨歸的行動指南。在大眾文化空間中,一些來自中國大陸之外的演藝界人士因其商品化色彩的氣質,開始成為中國社會生活中最初的一批娛樂偶像。高倉健、費翔

  ④上世紀90年代是偶像生產話語機制的轉折點。商業力量開始全面佔領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和閒暇時間。商業時代的偶像以“精緻”為主要特色,其帶給人們的應當是純粹的愉悅,而不宜附加任何明顯的政治或文化意圖,商業體制以大眾消費為收入來源,於是大眾似乎於其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權。

  ⑤2005年,當帶有鮮明中性風格的青年歌手李宇春,在350萬條手機簡訊投票的簇擁下,成為新世紀初最為耀眼的娛樂偶像,而一度被城市青年頂禮膜拜的知識精英如易中天,也摩肩接踵地走進《百家講壇》,用舊式知識分子不可想象的方式,完成對文化的商品化。

  ⑥從雷鋒、李澤厚的廟堂之高,到李宇春、易中天的江湖之遠,中國人塑造偶像的方式由自發而自覺、由粗放而精緻、由直白而隱晦。其間隱藏的社會觀念和文化生態的變遷,實在一言難盡。只是有一點,相信大多數人都可以認同,那就是以任何一種方式塑造出來的偶像,都旨在滿足人們在特定時期的精神領域內的需求。不同型別的偶像的持續存在,有時只不過是表明人們總是對周遭世界有著各種不切實際的期冀,卻又不具備改變現狀的能力或勇氣,這麼一個令人傷感的事實而已。

  ***選自2016年4月22日《中國青年報》,有刪改***

  《偶像塑造的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現代文閱讀題目

  9.下面對文章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解放軍戰士雷鋒和大慶石油工人王進喜,相繼成為國家傾力打造的赫拉克勒斯式的民間偶像,他們承載著改造思想、造化大眾的重任。

  B.來自中國大陸之外的演藝界人士如高倉健、費翔,成為處於進取性和幻滅感夾縫中的中國城市青年的精神偶像。

  C.以李宇春、易中天等商業時代的偶像,帶給人們的只是純粹的愉悅,而不宜附加任何明顯的政治或文化意圖。

  D.由於人們總是對周遭世界有著各種不切實際的期冀,卻又不具備改變現狀的能力或勇氣,所以不同型別的偶像能持續存在。

  10.請根據提示概括中國大眾偶像“出世”的方式,並指出變化的根本原因。***4分***

  方式:國家力量主導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標題可換作“淺析偶像塑造方式變化的原因”,請簡析這兩個標題的優點。***4分***

  《偶像塑造的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淺析偶像塑造方式變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偶像塑造的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現代文閱讀答案

  9.***3分***A

  10.***4分***文化力量為主導 商業力量為主導 社會觀念和文化生態的變遷,滿足人們在特定時期的精神領域內的需求。

  11.***4分***化用經典名篇名句,文字典雅,激發閱讀興趣。 清楚點明文章內容,體現文體特徵,學術味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