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發生後如何急救方法

  低血糖是指血糖濃度低於2.77mmol/l,是糖尿病患者用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治療常見的併發症。那麼低血糖發生後應該如何急救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低血糖發生後急救方法

  當症狀嚴重或病人不能口服葡萄糖時,應靜脈推注50%葡萄糖50~100ml,繼而10%葡萄糖持續靜滴***可能需要20%或30%葡萄糖***。開始10%葡萄糖靜滴幾分鐘後應用血糖儀監測血糖,以後要反覆多次測血糖,調整靜滴速率以維持正常血糖水平。對有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的兒童,開始治療用10%葡萄糖,以每分鐘3~5mg/kg速率靜滴,根據血糖水平調整滴速,保持血糖水平正常。一般而言,兒科醫生不主張對嬰兒或兒童用50%葡萄糖靜脈推注或用》10%葡萄糖靜滴,因為這樣可引起滲透壓改變,在某些病人中可誘發明顯高血糖症及強烈興奮胰島素分泌。

  1、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2、如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症,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於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狀。

  3、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

  4、伴有食少納差者,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慾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低血糖的診斷

  無論病人出現不能解釋的中樞神經系統症狀,還是不能解釋的交感神經症狀,確診時需要證據表明這些症狀與低血糖異常有關,並且血糖升高後症狀好轉。異常低血糖診斷標準通常為:男《50mg/dl***《2.78mmol/L***,女《40mg/dl***《2.5mmol/L******飢餓72小時後正常男性,女性最低值***,嬰兒和兒童《40mg/dl***2.22mmol/L***。大多數低血糖見於胰島素或磺脲類藥治療病人或新近飲酒者,診斷一般沒有困難。

  最初監測包括對不能解釋的意識損害***或癲癇***病人進行快速血糖測定。若有異常低血糖,應立即推注葡萄糖***見下文治療***。隨著血糖升高,中樞神經症狀迅速緩解***見於大多數病人***,可確診為飢餓性低血糖和藥物誘導低血糖。第一份血標本的一部分應以冰凍血漿儲存,可用來測定血漿胰島素,胰島素原及C-肽水平,需要時可作藥物監測。應測定血乳酸,pH和血酮。

  實驗室檢查可鑑別不同病因。胰島素分泌胰腺腫瘤病人***胰島素瘤,胰島細胞癌***常有胰島素原和C-肽與胰島素平行增加。服用磺脲類藥物病人,C-肽水平應升高,血中藥物濃度亦應升高。外源性胰島素誘發低血糖病人***常為糖尿病病人的家屬或服務人員***,胰島素原正常,C-肽水平下降。罕見的自身免疫低血糖病人,在低血糖發作期間,血漿遊離胰島素明顯升高,血漿C-肽受抑,易檢測到血漿胰島素抗體。自身免疫性低血糖與偷用胰島素引起的低血糖的鑑別需要特殊研究。

  胰島素瘤與其他原因的飢餓性低血糖的區別在於,經常出現的突發意識模糊或喪失,在年病程中發作可變得更頻繁。發作特點是進食超過6小時後或過夜空腹後發作,有時鍛鍊促發***如早餐前快速步行***。可自發緩解,常有病人攝入液體或糖類後病情好轉的病史。血漿胰島素水平升高[》6μu/ml***》42pmol/L***]伴低血糖,若排除偷用磺脲藥和胰島素時,則有利於提示胰島素瘤存在。

  若陣發性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的其他病因不明顯,病人可住院作飢餓試驗***fasttest***,監測其血糖,胰島素,胰島素原,C-肽水平。79%的胰島素瘤病人在48小時內出現症狀,而98%的胰島素瘤病人在72小時內出現症狀。若飢餓可重新出現症狀,給予葡萄糖時迅速好轉,在症狀出現時伴有異常低血糖和異常高胰島素血癥,則可確診胰島素分泌腫瘤。其他診斷方法***如靜脈推注甲磺丁脲***只在有使用經驗的諮詢中心進行,很少採用。一般來說,胰島素瘤極小,標準X線或CT難以探及。擬診病人在術前應去諮詢中心,由經驗豐富的醫生作評估。

  飲食性低血糖症只應考慮有胃腸道手術史的病人,其餐後腎上腺素能症狀可被選擇性攝入碳水化合物而緩解。可通過家庭血糖監測來評估症狀和血糖間關係***如餐後1、2小時及每當症狀出現時測血糖***。口服糖耐量試驗***OGTT***不是診斷飲食性低血糖症的可靠方法。

  低血糖的病因

  1、胰島素用量過多或病情好轉後未及時減胰島素。

  2、由於開會、外出參觀、長期不吃早餐、收工較晚等原因使進食或加餐較平常時間推遲。

  3、活動量明顯增加未相應加餐或減少胰島素用量。

  4、進食量減少,沒及時相應減少胰島素。

  5、注射混合胰島素的比例不當***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較大,常常白天尿糖多而夜間低血糖。

  6、在胰島素作用達到高峰之前沒有按時進食或加餐。

  7、情緒從一直比較緊張轉為輕鬆愉快時。

  8、出現酮症後,胰島素量增加,而進食量減少。

  9、PZI用量過多。

  10、加劇低血糖的藥物。

看過低血糖發生後急救方法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