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飲食安全知識

  春季氣溫一直偏低,流行性疾病的發病率也一直偏高。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在氣候極其不穩定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注意飲食的安全衛生。春季飲食,我們應注意五多五少。

  “多主少副”。即多吃主食,少吃副食。春天風多雨少氣候乾燥,氣溫變化反覆無常,人體免疫力和防禦功能極易下降,誘發一些春季常見的疾病。此時可以多吃些主食,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既經濟又能直接轉化成熱量,提供身體基本所需。此外,春季應注重調養脾胃,而米飯同菜中的大魚大肉相比,要容易消化得多,能很好地保護腸胃。

  “多菜少果”。即多吃蔬菜,少吃水果。 春季以養肝為主,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有疏通血管和腸道的特殊功能,肝和心都喜歡它,蔬菜能幫助肝臟儘快實現蛋白質、糖類、脂肪代謝;若缺少它,肝臟代謝就差。少吃水果並不是說不吃水果,而是要適量的吃。春天氣溫回暖,人們愛多吃酸甜的水果來解渴。但水果含有較多果酸,屬生冷食物,吃多了容易傷害脾胃。

  “多奶少肉”。即多喝奶類,少吃肉類。春季是萬物復甦、陽氣生髮的季節。一年之計在於春,牛奶是全營養食品,春天多喝奶能滿足人體生長、健康等多方面的需求,是各類人群春季養生的首選佳品。肉類膽固醇含量高,吃多了,容易發胖,誘發“三高”等富貴病。

  “多水少油”。 季節更替帶來多風、乾燥的氣候,加劇了身體水分的流失。頭痛、便祕、體重增加等症狀都是因春燥上火所致。最簡單的排毒方法就是多喝水。每天清晨起來,喝點蜂蜜水,將有助於清洗腸道,排毒祛火。

  “多彩少單”。即多吃五顏六色的食物,少吃顏色和口味單調的食物。在人體中,五臟各有所愛,如心愛紅、苦;肝愛綠、酸;腎愛黑、鹹;肺愛辣、白;脾愛黃、甜。人們在飲食中,應當照顧到各臟器的愛好。

  ——學校飲食

  一、師生們儘量自帶碗筷在學校食堂就餐,防止交叉感染,不要在不衛生的飯店、校外路邊攤點等地方用餐。對於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要儘量少吃或不吃。比如:沒煮熟的豆角,含毒成分未徹底破壞,容易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頭痛、少數胸悶、心慌、出冷汗、四肢麻木、畏寒等;變青、發芽、腐爛的土豆,會引起上腹部疼痛,並有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地溝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黃麴黴素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二、儘量清淡飲食。每個人1天所需食鹽的攝取量僅為0.5~1克之間,食鹽過量可能會間接導致記憶力的衰退,並逐步影響到個人智力。當人體鹽超過一定程度後,腦部會逐漸受到輕微損傷,長此以往,則會影響到一些腦部功能,而受影響的腦部功能中很有可能包括智力。還會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如高血壓等。

  三、儘量少食或者不食油炸食品。油炸食物脂肪含量多,不易消化,常吃油炸食物會引起消化不良,以及飽食後出現胸口飽脹、甚至噁心、嘔吐,腹瀉,食慾不振等。將油反覆高溫加熱使用,使油脂炸焦變黑,增加了致癌物和有害物質的含量,導致肥胖,營養素嚴重破壞,鋁含量嚴重超標。

  四、春季是感冒等疾病的高發季節,應常喝熱飲,以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的侵襲。首先,喝熱飲具有養護人體胃氣的作用。其次,常喝熱飲還可以增加人體抗病毒的能力。另外,春季乍暖還寒,請同學們儘量多穿點衣服,防止感冒。

  五、切勿購買和食用“三無”產品。“三無”食品是指: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無保質期。“三無”食品容易腐敗變質、黴變、生蟲、混有異物等,若蛋白質類食品發粘,漬脂類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發酵的氣味或飲料有異常沉澱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六、一旦發生食物中毒,最好馬上到醫務室就診,不要自行亂服藥。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