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勤學好問的故事

  勤學好問是學習過程中一種難得可貴的品質,古往今來,關於勤學好問有許許多多的故事,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1.勤學好問的伽利略

  伽利略17歲那年,考進了比薩大學醫科專業。他喜歡提問題,不問個水落石出決不罷休。

  有一次上課,比羅教授講胚胎學。他講道:“母親生男孩還是生女孩,是由父親的強弱決定的。父親身體強壯,母親就生男孩;父親身體衰弱,母親就生女孩。”

  比羅教授的話音剛落,伽利略就舉手說道:“老師,我有疑問。”

  比羅教授不高興地說:“你提的問題太多了!你是個學生,上課時就應認真聽老師講,多記筆記,不要胡思亂想,動不動就提問題,影響同學們學習!”“這不是胡思亂想,也不是動不動就提問題。我的鄰居,男的身體十分強壯,可他的妻子一連生了5個女兒。這與老師講的正好相反,這該怎樣解釋”伽利略沒有被比羅教授嚇倒,繼續反問。

  “我是根據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講的,不會錯!”比羅教授搬出了理論根據,想壓服他。

  伽利略繼續說:“難道亞里士多德講的不貼合事實,也要硬說是對的嗎科學必須要與事實貼合,否則就不是真正的科學。”比羅教授被問倒了,下不了臺。

  之後,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評,但是,他勇於堅持、好學善問、追求真理的精神卻絲毫沒有改變。正因為這樣,他才最終成為一代科學巨匠。

  2.求知——自強不息

  英國物理學家布拉格,小時侯家裡很窮,憑藉著自己對夢想的不懈追求,透過頑強的努力,最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他以前歷的那段貧窮的歲月,成為了日後激勵他前進的動力。

  他在學校讀書時,因為家裡經濟條件太差,父母無法給他買好看的衣服,舒適的鞋子,他常常是衣衫襤褸,拖著一雙與他的腳很不相稱的破舊皮鞋。但年幼的布拉格從不曾因為貧窮而感覺自己低人一等,他更沒有埋怨過家裡人不能給他帶給優越的生活條件。那一雙過大的皮鞋穿在他的腳上看起來十分可笑,但他卻並不因此自卑。相反,他無比珍視這雙鞋,因為它能夠帶給他無限的動力。

  原先這雙鞋是他父親寄給他的。家裡窮,不能給他添置一雙舒服、結實的鞋子,即便這一雙舊皮鞋,還是父親的。儘管父親對此也充滿愧疚之情,但他仍給兒子以殷切的期望、無與倫比的鼓勵和強大的情感支援。父親在給他的信中這樣寫道:“……兒呀,真抱歉,但願再過一二年,我的那雙皮鞋,你穿在腳上不再大。……我抱著這樣的期望,你一旦有了成就,我將引以為榮,因為我的兒子是穿著我的破皮鞋努力奮鬥成功的。……”這封寓意深刻、充滿期望的信,一向像一股無形的力量,推著布拉格在科學的崎嶇山路上,踏著荊棘前進。

  3.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

  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唸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僅學會了複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最後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

  之後,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4.不恥下問

  春秋時代,孔子被人們尊為“聖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請教學問。他的《論語》是千百年來的傳世之作。

  孔子學問淵博,但是仍虛心向別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廟去祭祖。他一進太廟,就覺得新奇,向別人問這問那。有人笑道:“孔子學問出眾,為什麼還要問”孔子聽了說:“每事必問,有什麼不好”他的弟子問他:“孔圉死後,為什麼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聰明好學,不恥下問,才配叫‘文’。”弟子們想:“老師常向別人求教,也並不以為恥辱呀!”

  5.陶弘景菜園求學

  古代的時候,對自然界產生很多誤區,人們相信螺贏是將螟蛉變成自己的兒子這個荒唐的傳說,還把領來的兒子叫做“螟蛉子”。

  陶弘景對此表示懷疑。他在村邊的菜園子裡找到一窩蜾蠃,蹲在菜地裡聚精會神地整天觀察。陶弘景發覺它們有雄也有雌,經過許多天細緻的觀察,陶弘景最後揭穿了蜾蠃銜螟蛉的祕密:原先蜾蠃也有自己的後代,螟蛉是被銜到窩裡給幼蟲當食物的,根本不存在“螟蛉義子”這回事!

  從此,陶弘景更感到,凡事最好親自觀察,絕不能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