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涼的原因是什麼

  很多人總是胃涼肚子涼的,這種情況之所以多見,和中國人容易脾氣虛的體質有關係,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肚子涼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肚子涼的原因

  有肚子涼感覺的人,消化功能肯定也不好。道理很簡單,參與消化的生物酶,必須要在接近體溫的溫度時才能發揮作用,當我們自己都感到發涼的時候,一般都低於生物酶所需的溫度了,它們因此不工作,食物就不能消化吸收,這也是為什麼中醫特別忌寒涼,甚至告誡涼水、涼食物會傷陽氣的原因,因為這些涼的東西,會遏制身體機能。

  我們的消化道每天都要碾碎、消化食物,這就難免有損傷,有損傷就要修復,修復就需要熱量,但如果修復任務巨大,比如總是吃不好消化的食物,或者飲食無常,過多的損傷就加大修復任務,久而久之,修復的能量就供應不足了,這個時候,就要感到胃涼肚子涼了。如果不逆轉,加重下去,很可能就變成了“老胃病”“老腸炎”,而慢性萎縮性胃炎和慢性結腸炎的病人,他們罹患胃癌和結腸癌的機率就遠遠高於其他人,因為在修復過程中,能量不足導致損傷細胞不能正常成熟,它們“變壞”了,癌症就在這種細胞“變壞”的過程中形成了。

  對於胃涼肚子涼,中醫有很多藥物和辦法,看似改善胃涼的症狀,其實是在為已經能量不足的胃腸道黏膜補充能量,使它們在修復損傷細胞的時候,不至於出錯。

  寒性體質的話,一般是會有肚子涼的表現,這是全身性的血液迴圈不好引起的一種身體炎症,這也是一種亞健康的表現,應該注意積極的調理治療才好,平時注意患者的飲食應該少吃涼性的食物,多吃溫性的食物比較好,在平時注意加強身體的鍛鍊,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的進行,應該進行肚子部位的保暖工作做好,適當的按摩一些穴位,保證充足的血液輸送到肚子部位。

  肚子涼怎麼辦

  1、每天揉腹

  小腹是寒氣最愛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養生很關鍵。經常以手心的勞宮穴去按摩小腹至發熱,可以養元補氣,滋陰培陽,所以要養成揉小腹習慣,每天的早中晚各揉一次小腹,先逆時針,後順時針,最低以36圈起,或36的倍數,揉的力度要適中。

  除了揉腹外,人們還應經常捏揉手指頭以疏通經絡,保健養生。另外,還要按摩足部或身體其他部位,以強體養生、祛病防病。

  2、每天艾灸

  灸肚子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行氣活血等作用,對胃寒、宮寒、寒症引起的腹瀉、痛經、胃疼、腹部寒涼等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而且因為腹部有任脈、腎經、脾經、胃經等經過,所以對相應的經絡也有調理作用。

  艾灸神闕穴,它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五臟六腑相通,中醫認為,肚臍是心腎交通的“門戶”。微熱的氣流從臍部擴散到整個腹部,促進胃腸蠕動,加速體內毒素的排出,改善睡眠,使人精神身體都有無比的輕鬆、舒適、精力充沛。

  天樞穴能通腸道、排宿便。腸道通,自然脂肪不會堆積,所以這麼好的穴位一定要多去艾灸,這個穴位在肚臍兩旁,旁開三個手指的位置,每天艾灸至小腹發熱為止,胃氣盛,大腸通,自然脂肪能順暢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