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肝臟吃什麼藥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保護肝臟是我們應該重視的問題。那麼?下面小編告訴你,一起來了解吧!

  網友回答一: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種藥物可以對抗酒精對肝臟的損害,起到保護肝臟的作用。 益肝靈膠囊,商品名“維甘蘇”,主要成分是水飛薊素,副作用小,修復損傷肝細胞膜。

  網友回答二:

  一般使用保肝藥如甘草酸二銨***甘利欣***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保護肝臟三大原則:

  一、避免病毒感染

  避免病毒感染,尤其是肝炎病毒感染,是預防肝臟疾病的最有效的措施。目前知道有許多病毒均可以引起肝臟病變,例如肝炎病毒、鉅細胞病毒、黃熱病病毒、風疹病毒、柯薩奇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但是這些病毒除了肝炎病毒外,主要引起肝臟以外的臨床表現,如風疹病毒主要引起風疹,單純皰疹病毒主要引起皰疹,肝臟炎症只是在少見的情況下發生,故對肝臟的影響不大。所以對肝臟來說,其主要致病病毒是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分為甲、乙、丙、丁、戊等不同型別,感染不同型別的病毒就會患不同型別的肝炎。我國最為常見的肝炎病毒以甲型、乙型和丙型為多見。

  甲型肝炎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故對甲肝的預防應提高個人衛生水平,加強飲食、飲水及環境衛生管理,搞好糞便和汙水的無害化處理。一旦發現病人,及時隔離傳染源,隔離期為3周。採用甲肝疫苗進行主動免疫也是降低甲肝發病率的有效措施,常用的甲肝病毒滅活疫苗及減毒活疫苗,一般在流行季節或流行地區可進行預防接種。此外,甲型肝炎預後通常良好,但慢性肝病者發生重度或暴發性甲肝的危險性增高.所以有主張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進行滅活甲肝疫苗接種,有較好的預防甲肝作用,且副作用很少。

  我國乙型肝炎的傳播因素主要為家庭傳播***包括母嬰傳播,兄弟姐妹間的傳播及其家庭成員間的傳播***和醫源性傳播***主要指治療性注射、輸血和預防注射等,容易發生在不正規的醫院或診所***。因此杜絕家庭傳播和醫源性傳播是最有效的預防乙型肝炎傳播的手段,例如推廣應用一次性注射器,注意醫療器械的消毒,強獻血員和血製品管理,防止輸血後肝炎的發生,杜絕***等。對預防乙型肝炎病毒而言,最好的方法是在未曾感染前***HBsAg陰性***使用乙肝疫苗進行預防接種,一旦有了抗體***HBsAb陽性***就有了免疫力。如果你的表面抗體是陰性,建立你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如果你有可能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如不慎輸入乙肝患者的血液,用過乙肝患者用過的注射器等等,可以採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方法進行保護***詳見《乙肝陽轉陰》第七章第七節***。

  丙型病毒性肝炎其傳播途徑與乙肝相同,因此預防措施基本同乙肝,但最終控制將取決於疫苗預防,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分子克隆為疫苗製備提供了可能性。

  二、飲酒傷肝

  酒,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已經融入我國的飲食文化之中。“無酒不成席”,以至“酒逢知己千杯少”,有人“酒壯英雄膽”,亦有人“對酒當歌”,酒後出好詩,酒後出好拳***如醉拳***為人所樂道。但喜歡豪飲的人,千萬別忘記了這句警世之言:“飲酒傷肝”。臨床所見,飲酒過量引起的肝病確實不少。飲酒後,絕大部分乙醇要經由肝臟代謝,在短時間內喝下大量的酒,肝細胞被大量破壞而發生壞死,會引起急性酒精性肝炎;若長期大量的飲酒,即使沒有發生急性肝炎,那也會不斷地引起肝細胞的反覆破壞出現慢性肝炎或脂肪代謝障礙使脂肪堆積而形成脂肪肝。長年累月,在酒精的刺激下,肝臟中的纖維會逐漸的增生,變成肝纖維化,並逐漸形成酒精性肝硬化。一項研究結果表明,飲酒量每天30克,持續10天者就有可能發生脂肪肝。超過180克持續10天者則有可能由酒精性脂肪肝發展成為酒性肝硬化。健康人每天攝入乙醇100~200克,連續10~20天,不論其飲食是否有足量的蛋白質,均可發生脂肪肝。

  對患有慢性肝病的人來說,肝臟本來就已經不堪重負,再飲酒無疑只會雪上加霜,加速疾病的發展。所以對肝病患者,禁酒是鐵的紀律。對經常飲酒的人來說,少飲是保護肝臟的重要措施,少飲一杯酒,勝服三天藥。

  在本套叢書的《養肝護肝飲食方案》第八章第五節中專門列有“護肝解酒類”食療方劑,可供選用。

  三、用藥謹慎

  用藥謹慎的原則是指不亂用藥,不濫服藥。近年來,隨著藥物種類的不斷增加,新品種的廣泛使用,藥物性肝損傷的發生率有所增高,因而預防也就成為重點。

  肝臟是藥物代謝的重要器官,大多數藥物均要在肝臟內經過生物轉化而被機體清除。臨床上許多藥物可以引起肝細胞損害,即使是一些對肝臟損害很少的藥物,使用過量也會傷肝。有的人為了使肝病儘快好轉,不在醫師的指導下用藥,而是隻要一聽說哪種藥物好就吃什麼藥,有的把3天的藥1天服完,有的1次服用10多種藥物,以致服用過多、過量、過亂的藥物。亂服藥,濫服藥不但不會加快病情的好轉,反而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如果是服用了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後果更難預計。此外,肝臟疾病往往伴有胃腸道功能障礙,亂服藥,濫服藥會使胃腸道功能雪上加霜。所以服用什麼藥物,服用多大劑量,一定要在醫師指導下決定,否則適得其反。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對肝臟有毒副作用的藥物和使用注意:

  1.某些毒性較大的藥物,如抗腫瘤藥物,往往具有肝臟毒性作用,使用時應儘量避免二種以上同時使用。

  2.年老體弱、經常飲酒或有肝炎病史、慢性疾病的患者,慎用對肝臟有損傷作用的藥物。

  3.對以往有藥物過敏史或過敏體質的病人,用藥時要特別注意。

  4.一旦在用藥過程中發現肝功能異常或出現黃疸,應立即停用該藥物。

  5.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尤其是可能會損害肝功能的藥物的病人,應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查。並可以同時服用護肝藥物以減輕損害。

  6.對容易引起肝臟損肝的藥物應謹慎使用或最好不用,尤其是肝臟功能不好者。據統計,能引起不同程度肝臟損害的藥物至少有200種以上,常見的有:

  ***1***解熱鎮痛藥及抗風溼藥:如對乙醯胺基酚、保泰鬆、吲哚美辛、水楊酸、別嘌呤醇等。

  ***2***麻醉藥:如氟烷、氯仿、甲氧氟烷、三氟乙基乙烯醚等。

  ***3***抗結核藥:如異煙肼、利福平等。

  ***4***內分泌激素藥:如口服避孕藥、甲睪酮和蛋白同化激素、抗甲狀腺藥物等。

  ***5***抗腫瘤藥物:如6-巰基嘌呤、硫唑嘌呤、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等。

  ***6***神經***藥:如氯丙嗪、三氟拉嗪、************等。

  ***7***某些抗生素:青黴素類***天然型青黴素比合成型青黴素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等引起肝功能障礙少見***和頭孢菌素對肝功能的影響較少,主要通過變態反應引起肝功能障礙,臨床不多見。如果出現用藥後發熱、皮膚髮紅等過敏現象,應立即檢查肝功。如有異常,立即改用其他抗菌藥。

  四環素類 靜脈注射超過1.5克,相當一部分患者可出現肝功能障礙,特別是腎功能障礙患者更為危險。少量長期口服四環素可引起肝功能障礙,並有持續黃疸,多發生在用藥5周以內***長期使用四環素治療青春痘要注意***。用藥1年以上有引起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危險。另外,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因使用米諾環素***二甲胺四環素***可有6%的人出現肝功能障礙,多發生在用藥後3周到數月。

  紅黴素類 發生肝功能障礙比較少見,如發生,多在用藥後數日至20日前後。喹諾酮類 極個別引起嚴重肝功能障礙,多發生在用藥早期。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引起肝功能障礙者少見,個別情況如阿米卡星、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和妥布黴素有引起肝功能障礙的報道。

  ***8***某些中草藥:近年發現某些中草藥本身或使用不當也會產生藥物性肝損害情況。根據較近的文獻報道,常見的對肝臟損傷的中草藥有:黃藥子、苦楝***川楝***、蒼耳子、菊三七、魚膽、艾葉、五倍子、石榴皮、望江南子、蜈蚣粉等;某些複方製劑及某些中草藥提取物如青黛丸、雷公藤多甙片等也有肝功能損害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