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醫養生四大名著

  中醫四大名著,中醫四大名著對古代乃至現代中醫都有著巨大的指導作用與研究價值。下面具體介紹一下中醫四大名著的有關知識,歡迎大家來到學習。

  中醫養生四大名著

  1、《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分為《素問》和《靈樞》兩部分,是我國最早的典籍之一。《素問》重點論述了臟腑、經絡、病因、病機、病證、診法、治療原則以及鍼灸等內容。《靈樞》是《素問》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內容與之大體相同。除了論述臟腑功能、病因、病機之外,還重點闡述了經絡腧穴,針具、刺法及治療原則等。

  《黃帝內經》基本精神及主要內容包括:整體觀念、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診法治則、預防養生和運氣學說等等。“整體觀念”強調人體本身與自然界是一個整體,同時人體結構和各個部分都是彼此聯絡的。“陰陽五行”是用來說明事物之間對立統一關係的理論。“藏象經絡”是以研究人體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等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相互關係為主要內容的。

  “病因病機”闡述了各種致病因素作用於人體後是否發病以及疾病發生和變化的內在機理。“診法治則”是中醫認識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預防養生”系統地闡述了中醫的養生學說,是養生防病經驗的重要總結。“運氣學說”研究自然界氣候對人體生理、病理的影響,並以此為依據,指導人們趨利避害。

  2、《傷寒論》

  《傷寒論》,東漢張仲景撰於公元3世紀初,古代漢族醫學經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闡述外感熱病治療規律的專著。《傷寒論》突出成就之一是確立了六經辨證體系。運用四診八綱,對傷寒各階段的辨脈、審證、論治、立方、用藥規律等,以條文的形式作了較全面的闡述。

  該書總結了前人的醫學成就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集漢代以前醫學之大成,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系統地闡述了多種外感疾病及雜病的辨證論治,理法方藥俱全,在中醫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承前啟後的作用,對中醫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而且,《傷寒論》一書不僅為診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證綱領和治療方法,也為中醫臨床各科提供了辨證論治的規範,從而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礎,被後世醫家奉為經典。

  3、《金匱要略》

  《金匱要略》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診治雜病的專著,是仲景創造辨證理論的代表作。古今醫家對此書推崇備至,稱之為方書之祖,醫方之經、治療雜病的典範。書名“金匱”,言其重要和珍貴之意,“要略”,言其簡明扼要之意,表明本書內容精要,價值珍貴,應當慎重保藏和應用。

  第一篇為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是全書立論基礎,主要是以臟腑經絡學說為基礎,闡明各類證候的發生變化及其與臟腑經絡的關係。第二至第二十二篇分別論述痙溼暍病、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瘧病、中風歷節病、以及妊娠病、產後病、婦人雜病等20餘種、類病症。所述病症以內科雜病為主,兼及外科婦科病症各有專篇。

  在病因方面,《金匱要略》明確地劃分為三婁,認為:“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面板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對後世病因學說有直接啟示。

  4、《溫病條辨》

  此書為溫病學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由吳瑭***字鞠通***著。該書在清代眾多溫病學家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了完全獨立於傷寒的溫病學說體系,創立了三焦辨證綱領,為清代溫病學說標誌性專著。

  《溫病條辨》重申寒、溫分立,提出病因有三***伏氣、時氣、戾氣***,病類為九***風溫、溫熱、溫疫、溫毒、暑溫、秋燥、冬溫、溫瘧***;創立了三焦辨證綱領。吳氏的三焦辨證不僅層次清晰、明確,而且能落實到具體臟腑,而非難以捉摸的“膜原”。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該辨證體系與張仲景傷寒六經辨證、葉天士溫熱衛氣營血辨證理論互為羽翼,是溫病創新理論之一。該書提出了一系列的溫病治療原則,成為此後溫病治療的圭臬,其中一些學術見解直到現在仍為臨床醫家所重視。

  中醫養生食療法

  香菜梗炒肚絲

  原料:香菜150g,熟豬肚200g,清油1000g***約耗100g***,料酒25g,鹽3g,味5g,米醋lOg,蔥薑絲、蒜片各2g,香油10g。

  製法:將熟豬肚洗淨,切成長4cm的細絲,放人沸水鍋裡焯一下水,撈出瀝水待用。將香菜擇洗乾淨,去葉切成寸段,待用。鍋置旺火上,放油燒至六成熱時,將肚絲滑油,然後將肚絲撈出瀝油,原鍋中留些許底油,燒至七成熱時,將肚絲、香菜段及調味料加入,快速顛鍋拌勻,然後勾芡、淋油,出鍋裝盤即成。

  特點:白綠相間,質地鮮嫩,清淡爽口,可補虛,適於大小腸出血、便血等。

  現在香菜經常用於烹調領域。具有去腥和增進食慾的作用。香菜一般不可多食,同時不是任何人都適合食用香菜,患有狐臭、齲齒、生瘡、口臭等人不宜吃香菜,否則會加重病情。

  二、香菜蘿蔔湯。

  原料:香菜50g,豬油35g,胡蘿h75g,蔥、薑末各3g,清湯750g,鹽5g,料酒 10g,味精3g,胡椒粉少許,香油5g。

  製法:香菜擇洗乾淨,切成段備用;胡蘿蔔去皮,洗淨後切成絲,用冷水浸泡後撈出瀝水。湯鍋置火上,放入豬油燒熱,用蔥薑末熗鍋後加清湯燒沸,放入胡蘿h絲和鹽、料酒燒熟,再加上香菜段、味精、胡椒粉燒開,裝入湯碗淋入香油即可。

  特點:紅綠映襯,芳香健胃,香辣適口,增進食慾,冬季食用尤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