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最易虧損是什麼原因

  炒股就是從事股票的買賣活動。炒股的核心內容就是通過證券市場的買入與賣出之間的股價差額,獲取利潤。那麼,呢?

  虧損原因一:股市暴跌後急搶反彈。暴漲暴跌,在股市經歷大幅下挫後,往往會有強勢的反彈緊隨其後。因此,出現股市下挫時,有些人往往並不去分析市場出現急劇變化的原因,而是著急入場搶反彈。他們還會說:趕緊入場撿便宜,急跌之後必有大反轉,一兩天之內就能賺錢。

  在某些情況下,市場出現急劇下跌的確為快速反彈提供了潛能,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暴漲暴跌”。但是,對於投資者們來說,不管三七二十一,出現暴跌就進場搶反彈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投資行為。當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時,暴跌很有可能只是下跌趨勢中的第一步。此時盲目抱著搶反彈的心理入場,不僅難以獲利,反而容易讓自己陷入深淵。

  虧損原因二:易衝動,聽到業績好的股票馬上出手。 “買股票要看基本面”,更多的投資者不再滿足於聽訊息炒股、看技術線買股,而是希望更加理性地進行投資。選股時瞭解股票的基本面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功課。然而,對於非專業的個人投資者們來說,瞭解基本面並非想象中那麼簡單。


炒股

  大家都知道,個人投資者們很難像機構或是專業投資者那樣,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進行實地調研,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依賴於來自報紙、雜誌、網路的資訊。經過多傳手,資訊的真實程度就不免受到影響。尤其是網路資訊的興起,大量的股票資訊魚龍混雜。在一些網站的股吧裡,甚至出現了專業的“託”散佈不實的資訊。對於個人投資者們來說,難辨其中的真偽。

  同時,受到專業能力的侷限,即便是來自於上市公司正式渠道的基本面資訊,有的投資者無法依靠自身對資訊所涵蓋的真實內涵進行有效分析。有時候,看上去是不錯的利多資訊,卻難以掌握其本質,最終的結果反倒是選股不當,直到被套牢後才大呼上當!

  虧損原因三:長線持有一定能賺錢。在股市交易中,短線是銀,長線是金,長線投資的機會往往要大於短線投機。也就是說,選對股票持有的策略,往往要比頻繁進出的獲利來得豐厚。不過,我們身邊也不乏這樣的股民,他們的理解是:短線股價雖然下跌,但一定會再漲回來。只要長期持有,總有賺錢的那一天。有人甚至說:只要不賣就不會賠錢,長期下來一定能賺錢!

  虧損原因四:寧可小跌,也不長套。這與抱著“長線一定能賺”想法的投資者完全相反,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具體的表現在於每天都盯著股市的漲跌,股價稍有下跌,立即賣出股票。儘管這種做法看上去能夠避免被深度套牢的風險,但是投資者使用這種操作方法的話,很難獲得盈利的機會,不斷地割肉操作,加大了投資成本,還可能不斷錯殺“績優股”,與投資機會失之交臂。

  虧損原因五:重倉強勢股。強勢股好比是市場上的明星,它的一舉一動牢牢吸引著投資者的注意,關係到股市的風起雲湧。強勢股走勢強勁,往往一連數月一口氣上漲,抓住它的人興奮,錯過它的人懊惱。當某一行業或是型別的股票大漲時,當我們的眼前、耳邊充斥著強勢股的種種訊息時,很多人都難以擋住誘惑。為了賺更多,一些人甚至不惜把所有的資金都押寶到強勢股上。不過,強勢股漲得快,跌得也同樣快。未能及時抽身而出的話,損失就非常驚人了。

  虧損原因六:勿買高價股。很多股民害怕買高價股。覺得一直股票動輒50元甚至更高價,就不敢去碰。一來覺得自己資金量小,股價高,能買到的數量太少,賺錢概率小;二來更覺得高價的股票已經漲了那麼多,萬一跌起來,那就要幾塊錢,甚至十來塊錢地往下走,風險比低價股要大得多。

  虧損原因七:頻繁操作錯過“大黑馬”。有一部分散戶總是樂於短線頻繁操作,希望以此獲取差價收益。但這樣做,往往很容易“騎得上黑馬,贏不到最後”,到頭來還是躲不過虧錢的殘酷現實。

  虧損原因八:盲目投資不熟悉的衍生品。近年來,隨著股票衍生品市場的開發與開放,權證、股指期貨等新品種也慢慢步入個人投資者的視野。但是不少人在不瞭解清楚投資規則、投資屬性的情況下,就開始盲目投資,最終導致投資失敗。

  虧損原因九:多買股票可分散投資風險。有相當一部分股民堅決執行分散投資理念,他們資金量不多,投資股票個數卻不少。往往是風險沒有分散,結果都是虧。而且,很多投資者還不懂得什麼是真正意義的分散投資,買了很多股票是相同行業,根本起不到分散投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