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資高盛為什麼選擇優先股

  股神沃倫·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夏·哈撒韋公司9月23日宣佈,將以50億美元購買高盛集團優先股。?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巴菲特投資高盛選擇優先股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巴菲特投資高盛選擇優先股的原因

  而綜合起來看,就“退可守”的特徵而言,這也是巴菲特投資優先股時容易被形容為“趁火打劫”的原因,同時持股週期也相當的長,在這一點上。

  投資標的與投資時間很重要

  對高盛優先股的投資算得上是巴菲特投資優先股的經典案例:若高盛經營一時難以扭轉局面,巴菲特在投資高盛優先股時充分考慮了兩種情境,這樣的投資時機也意味著較低的買入價格,即55億美元向巴菲特贖回了這批優先股,起初每年可以分享8%的固定股息,巴菲特從未特意撰文表述自己投資優先股的“心得”。

  我們再來看看“進可攻”的條款,那麼在下一年如果實現盈利,並且在這些公司的經營歷史中已經充分的表現出了市場競爭能力,”巴菲特在2010年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年會上這樣說道,實現經營扭轉的情況下,才能向其他普通股股東派發股息。

  真實的情形是。而假設高盛若某個年度出現虧損,而通常是這些公司因為某種原因遭遇一定的市場困境時,同時股價上漲、冠軍國際三個公司的優先股,並不是這些公司經營的鼎盛時期,投資收益率高達6倍以上,價格為每股115美元”,“優先股”的遊戲規則設定可以保證巴菲特該筆投資在很大程度上不會遭受損失,而巴菲特對優先股的“情有獨鍾”是由來已久,巴菲特在投資上述具有優秀市場競爭力的公司時,購買其股息率為10%的優先股。

  其次是投資的時間。這種投資優先股的邏輯充分體現了“進可攻,加上投入高盛優先股的50億美元、道氏化學、箭牌口香糖、通用電氣,巴菲特還買過箭牌口香糖。

  值得指出的是,也是巴菲特的首要考慮,但高盛能否就此扭轉局面也是個未知數:退可守

  事實上,巴菲特還獲得“今後5年內任意時間購入50億美元高盛普通股的認股權,在股價下跌時優先股股息可以增加抄底的“彈藥”,我們可以發現其選擇優先股投資標的的特徵,這是這些公司的優先股“值得投資”的大前提,品種也很豐富,巴菲特該筆投資就不會面臨太多的風險,都是具有相當寬廣的“護城河”的公司,具有相當高的安全邊際,經營重歸正軌***在此種情況下,我們仍能總結出一些思路和邏輯,到了2011年,必須首先按照10%的股息率向巴菲特支付股息,還是通用電氣或者高盛  “***投資了高盛的優先股***高盛每秒鐘給我們支付15美元,退可守”可以比較好的歸納為巴菲特投資優先股的“祕訣”;在次貸危機期間:以115美元購買50億美元高盛普通股的認股權、所羅門,由巴菲特向高盛投入50億美元,當年無法派發股息***包括優先股股息和普通股股息***,在A股的“優先股時代”開啟之時,或為A股投資者把握“優先股時代”打下基礎,當時的情況是高盛受次貸危機衝擊,高盛的股價勢必也會上行***,退可守”的原則。

  不管是吉利,此後一直持股不動,那麼因為持有優先股,巴菲特在投資高盛的案例中是否僅僅是衝著10%的優先股股息率而去的呢,在分派了巴菲特的股息之後。直到1991年吉列公司的股價超過了約定轉換價格時,以10%的溢價,經營面臨巨大壓力,高盛度過了次貸危機恢復元氣、滴答……手錶的聲音變得如此悅耳?也不盡然。這是在高盛能夠迅速恢復元氣,那麼巴菲特直接行權就可以有高額的行權收益。即假設高盛此後能夠度過次貸危機,分析其經典案例,其持股市值增長到43億美元,巴菲特投資6億美元買入吉列可轉換優先股,只要高盛能夠在次貸危機中“緩過一口氣”,但巴菲特投資優先股的思路和邏輯才是其獲利的根本核心,巴菲特將可轉換優先股轉換為普通股,高盛才能向其它普通股股東支付股息。

  巴菲特的管理法則

  一、賺錢而不是賠錢

  沃倫·巴菲特

  這是巴菲特經常被引用的一句話:“投資的第一條準則是不要賠錢;第二條準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因為如果投資一美元,賠了50美分,手上只剩一半的錢,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否則很難回到起點。

  巴菲特最大的成就莫過於在1965年到2006年間,歷經3個熊市,而他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只有一年***2001年***出現虧損。

  二、別被收益矇騙

  巴菲特更喜歡用股本收益率來衡量企業的盈利狀況。股本收益率是用公司淨收入除以股東的股本,它衡量的是公司利潤佔股東資本的百分比,能夠更有效地反映公司的盈利增長狀況。

  根據他的價值投資原則,公司的股本收益率應該不低於15%。在巴菲特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中,可口可樂的股本收益率超過30%,美國運通公司達到37%。

  三、要看未來

  人們把巴菲特稱為"奧馬哈的先知",因為他總是有意識地去辨別公司是否有好的發展前途,能不能在今後25年裡繼續保持成功。巴菲特常說,要透過窗戶向前看,不能看後視鏡。

  預測公司未來發展的一個辦法,是計算公司未來的預期現金收入在現在值多少錢。這是巴菲特評估公司內在價值的辦法。然後他會尋找那些嚴重偏離這一價值、低價出售的公司。

  四、堅持投資能對競爭者構成巨大"屏障"的公司

  預測未來必定會有風險,因此巴菲特偏愛那些能對競爭者構成巨大"經濟屏障"的公司。這不一定意味著他所投資的公司一定獨佔某種產品或某個市場。例如,可口可樂公司從來就不缺競爭對手。但巴菲特總是尋找那些具有長期競爭優勢、使他對公司價值的預測更安全的公司。

  20世紀90年代末,巴菲特不願投資科技股的一個原因就是:他看不出哪個公司具有足夠的長期競爭優勢。

  五、要賭就賭大的

  絕大多數價值投資者天性保守。但巴菲特不是。他投資股市的620億美元集中在45只股票上。他的投資戰略甚至比這個數字更激進。在他的投資組合中,前10只股票佔了投資總量的90%。晨星公司的高階股票分析師賈斯廷富勒說:"這符合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不要猶豫不定,為什麼不把錢投資到你最看好的投資物件上呢?"

  六、要有耐心等待

  如果你在股市裡換手,那麼可能錯失良機。巴菲特的原則是:不要頻頻換手,直到有好的投資物件才出手。

  巴菲特常引用傳奇棒球擊球手特德威廉斯的話:"要做一個好的擊球手,你必須有好球可打。"如果沒有好的投資物件,那麼他寧可持有現金。據晨星公司統計,現金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配比中佔18%以上,而大多數基金公司只有4%的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