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投資技巧

  “放開現金吧!”億萬富翁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其最近寫給公司股東的信中回答了這一問題。伯克希爾韋公司擁有許多退休的投資者,巴菲特認為許多民眾以為現金是安全的,而股市是有風險的。 他們會把現金放在床墊內而不會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巴菲特說:“因為我把自己當作企業的經營者,所以,我成了更優秀的投資人;因為我把自己當作投資人,所以,我成為更優秀的經營者。”從此,他徹底扭轉了早期的投資哲學思想,但安全邊際原則永遠不會放棄,用套利類投資和其他無風險資產配置的方式,讓自己時刻處在防守反攻的狀態也沒有改變。不過,以上仍不是他投資哲學的全部,這還需要進一步解讀巴菲特後期的投資哲學。

  巴菲特表示:投資股票遠勝於持有現金。股市的長期記錄顯示,投資股票能輕鬆超過主要的投資方式,包括投資黃金和債券。受通脹因素影響,投資現金是絕對失敗的。因為通脹就像一股無情的力量,像鐵鏽摧毀未上漆的橋那樣蠶食購買力。

  很多人覺得巴菲特在購買一個企業時,會進入目標企業董事會並用自己的理念去左右或者改變管理層。首先,我們要承認在他全面接手伯克希爾·哈撒韋之後,開始頻繁進行控制類投資,但同時他也沒有放棄對普通股的部分股權投資,而巴菲特對這部分投資並沒有經營權。但無論是控制類的還是少數股權投資類的,他選擇企業的理念都沒有差別。他第一次向外人公開他的投資哲學是在1975年他寫給股東的信中,這時他已經45歲。他在信中寫道:“有利的經濟特徵、德才兼備的管理層、以誘人的價格購買並長期甚至永久性持有”。很顯然,這個表述與早期的不管什麼企業只要便宜就可以購買有天壤之別。

  在這裡,我們需要思考巴菲特在實踐價值投資理念時,是如何從購買便宜貨轉變成以合理的價格購買優秀企業呢?這應該從三個角度去理解。首先,他自己購買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就是一個便宜貨,但是紡織業的艱難經營讓他感覺到再便宜的東西如果隨著時間推移以及企業每況愈下,價格優勢很快就會被持續的虧損和不斷的資金需求所吞噬。其次,受到了查理·芒格和菲利普·費雪的影響。用巴菲特自己的話說就是“查理把我推向了另外一個方向,而不是像格雷厄姆那樣只建議購買便宜貨,他拓展了我的視野,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最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芒格的建議下,他們通過藍帶印花公司購買了生平第一個優秀企業“喜詩糖果”,通過觀察喜詩糖果的經營和財務表現,讓他深刻感受到一個優秀企業和一個便宜貨的巨大差別。

  “放開現金吧!”億萬富翁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其最近寫給公司股東的信中回答了這一問題。伯克希爾韋公司擁有許多退休的投資者,巴菲特認為許多民眾以為現金是安全的,而股市是有風險的。 他們會把現金放在床墊內而不會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巴菲特說:“因為我把自己當作企業的經營者,所以,我成了更優秀的投資人;因為我把自己當作投資人,所以,我成為更優秀的經營者。”從此,他徹底扭轉了早期的投資哲學思想,但安全邊際原則永遠不會放棄,用套利類投資和其他無風險資產配置的方式,讓自己時刻處在防守反攻的狀態也沒有改變。不過,以上仍不是他投資哲學的全部,這還需要進一步解讀巴菲特後期的投資哲學。

  超越通貨膨脹正如巴菲特解釋的那樣,從1964年到2014年的五十年間,標普500指數的回報率***包括紅利再投資***為11,196%。在這些年裡,美元的價值下跌了87%。

  如果某人在這些年裡持有美國債券,那麼它將獲得一個“安全的”回報率,但最終將因為投資美元而失去87%的價值。

  巴菲特指出,問題在於,人們將市場波動性和風險等同起來了,前者指的是股價上漲和下跌的日常波動。

  巴菲特提醒道,在商學院裡,“波動性”被普遍當成“風險”的同義詞。巴菲特對他的投資者說:“儘管這樣的假設會讓教學更容易進行,但卻是完全錯誤的:波動性與風險差距甚遠。然而廣為流傳的用法將這兩個詞等同起來,這誤導了學生、投資者和CEO們。”

  那麼“風險”真正指的是什麼呢?在經驗豐富的資深投資者看來,風險與股價的波動無關。風險被定義為資產的永久性喪失。按照這個定義,通貨膨脹是一種風險,是對資產的永久性喪失。一個人並不能反通貨膨脹,只能嘗試超越它。

  什麼能夠超越通貨膨脹?股票可以。沃爾頓商學院教授,也是投資學經典著作《股史風雲話投資》的作者西格爾在計算股票的長期回報率時將通貨膨脹也考慮進去,結果為6.6%***包括紅利再投資***,這又被稱為“真實”回報。時間跨度為1802年到2012年。

  比較而言,債券在通貨膨脹後回報率為3.6%。黃金的真實回報率僅為0.7%。而美元是表現最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