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個人簡介主要內容

  沃倫·巴菲特,全球著名的投資商,在《福布斯2016全球富豪榜》中,沃倫·巴菲特排第2名,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股神巴菲特個人簡介,希望對你有用!

  沃倫·巴菲特簡介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 ,男,1930年8月30日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全球著名的投資商。從事股票、電子現貨、基金行業。

  2016年9月22日,彭博全球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排行榜,沃倫·巴菲特排第9名。2016年10月,在《福布斯》雜誌釋出的年度“美國400富豪榜”中,沃倫·巴菲特排第3名。 2016年12月14日,榮獲“2016年最具影響力CEO”榮譽。 2017年3月21日,在《福布斯2016全球富豪榜》中,沃倫·巴菲特排第2名。

  沃倫·巴菲特個人經歷

  學習

  1941年,剛剛跨入11週歲,他便躍身股海,併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47年,沃倫·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覺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轉學到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一年內獲得了經濟學學士學位。

  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

  格雷厄姆反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的贏利情況、資產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他傳授給巴菲特豐富的知識和訣竅。

  1951年,21週歲的巴菲特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學成畢業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婚姻

  1952年,巴菲特和蘇珊·湯普森結婚,他們雙方的父母是多年的老朋友。在西北大學讀書時,蘇珊和巴菲特的妹妹羅伯塔是住同一間宿舍的舍友。當巴菲特順路拜訪她並向她求婚時,蘇珊離開了就讀的大學和他結了婚。巴菲特夫人是在離巴菲特的家只有一個半街區的地方長大的。

  事業

  1957年,巴菲特成立非約束性的巴菲特投資俱樂部 ,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當時他將幾個合夥人企業合併成一個“巴菲特合夥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資額擴大到10萬美元。情況有點像中國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資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

  1966年春,美國股市牛氣沖天,但巴菲特卻坐立不安,儘管他的股票都在飛漲,但卻發現很難再找到符合他的標準的廉價股票了。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6500萬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46%,而道·瓊斯指數才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其中屬於巴菲特的有2500萬美元。

  1968年5月,當股市一路凱歌的時候,巴菲特卻通知合夥人,他要隱退了。隨後,他逐漸清算了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幾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間,美國股市就像個洩了氣的皮球,沒有一絲生氣,持續的通貨膨脹和低增長使美國經濟進入了“滯脹”時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卻暗自欣喜異常,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報刊業,因為他發現擁有一家名牌報刊,就好似擁有一座收費橋樑,任何過客都必須留下買路錢。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其股票單價已漲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美國高技術國防工業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價上升到113美元。巴菲特在半年前擁有的32,200萬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萬美元了。

  1994年底已發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工業王國,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紡紗廠,它已變成巴菲特的龐大的投資金融集團。從1965~1998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0.2%,高出道·瓊斯指數10.1個百分點。如果誰在1965年投資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話,到1998年,他就可得到433萬美元的回報,也就是說,誰若在33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2000年3月,巴菲特成為RCA註冊特許分析師公會榮譽會長。

  自2000年開始,巴菲特透過網上拍賣的方式,為格來得基金會募款。底價5萬美元起拍,以獲得與巴菲特共進晚餐的機會。

  2006年6月,巴菲特宣佈將一千萬股左右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股,捐贈給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的計劃,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慈善捐款。

  2007年3月1日晚間,“股神”沃倫·巴菲特麾下的投資旗艦公司——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公佈了其2006財政年度的業績,資料顯示,得益於颶風“爽約”,公司主營的保險業務獲利頗豐,伯克希爾公司2006年利潤增長了29.2%,盈利達110.2億美元***高於2005年同期的85.3億美元***;每股盈利7144美元***2005年為5338美元***。

  1965~2006年的42年間,伯克希爾公司淨資產的年均增長率達21.46%,累計增長361156%;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長率為10.4%,累計增長幅為6479%。

  患病

  2012年4月17日, 美國“股神”沃倫·巴菲特向其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東致信,稱自己經診斷患有前列腺癌,不過他在信中仍樂觀表示自己感覺還不錯,醫生表示他的病“目前還沒有生命危險”。

  巴菲特4月17日宣佈自己患一期前列腺癌後,美國總統奧巴馬4月18日向巴菲特致電表示慰問。白宮新聞祕書傑伊·卡尼表示,奧巴馬在得知巴菲特患前列腺癌後主動致電慰問,“他們進行了簡短地通話。總統祝願他一切順利。”

  81歲的巴菲特4月17日在寫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的一封信中說,自己是在11日體檢時發現患癌症的,他形容自己“精力旺盛”,但表示如有任何健康異常情況,會及時向股東報告。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說法,一期前列腺癌如未擴散,患者治療後5年內的存活率接近100%。

  沃倫·巴菲特人物成就

  個人財富

  2011年 沃倫·巴菲特以淨資產500億美元位列福布斯榜第三。

  2013年 沃倫·巴菲特以淨資產535億美元,位於福布斯榜第四。

  2016年3月1日,福布斯公佈全球富豪榜單,沃倫·巴菲特個人財富為608億美元排名第三。

  傳入中國

  1996年1月24日,《上海證券報》發表了我國內地最早介紹巴菲特投資思想的文章《證券投資巨擘——華倫·布費》,華倫·布費就是“股神”沃倫·巴菲特當時的譯名。文章作者是孫滌教授。

  財經論壇

  美債違約

  美債違約已然成為一個令全球市場談之色變的話題,但在評級商穆迪看來,這仍然是小概率事件。

  “財政部不支付到期國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穆迪執行長RaymondMcDaniel稱,“希望舉債上限能在17日前提高,但即便沒有,我認為財政部仍將實現兌付承諾。”

  如今,美國民主、共和兩黨“戰火”已經燒至美債,2013年10月17日,美國將迎來提高債務上限的考驗。

  “這***如果美債違約***就像一顆核彈爆炸一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巴菲特上週在接受《財富》雜誌採訪時如是說。

  經濟

  巴菲特表示,毫無疑問全球經濟正在放緩,但美國比歐洲稍好。

  同時,巴菲特還表示美國住宅市場已經迴轉,隨著房市復甦,與住房相關的公司都將受益,如傢俱和地毯業。巴菲特透露,他趁著富國銀行股票下跌之時,在過去一週中購入了更多的該股票。在過去一月中,富國銀行的股票下跌了超過3%。

  截至2013年6月30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報告其持有超過4.11億股,價值近140億美元。巴菲特說這還不夠,並將繼續買入。

  巴菲特認為銀行仍是一個很好的行業,但在信貸危機解決以前銀行股票不會盈利。巴菲特表示,在2012年兩起潛在價值200億美元的收購因為價格問題告吹後,他對購買一些公司的前景仍感興趣。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擁有400億美元的現金,但價格不合理,而且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不會加入競購戰。他計劃盯住一家60億美元的金融類公司,但是他沒有提及這是一起潛在的收購。

  巴菲特重申了自己長期以來持有的觀點,認為股市是資金最好的投資場所,並表達了對IBM長期前景的信心。

  2011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購入了約110億美元的IBM股票,巴菲特表示還將加倉到那個水平。 至於伯克希爾哈撒韋控股的另一隻大股票寶潔,巴菲特承認近幾年來的盈利表現確實不佳。

  但巴菲特稱讚董事長兼執行長鮑勃·麥克唐納是個傑出的人物。麥克唐納的領導力在今日頗受非議。巴菲特透露,伯克希爾哈撒韋已經出售了一些寶潔的股票。

  巴菲特還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連任第三屆表示強烈支援,並稱伯南克的工作做得極好,除他外沒人能夠更好地勝任美聯儲主席的職位。巴菲特認為,如果總統提出邀請,伯南克將會同意連任。

  不過,巴菲特表示他對於美聯儲不斷擴大的資產負債表略有擔憂。他的直覺是應該反對美聯儲的QE3經濟刺激計劃。同時,巴菲特認為美國極有可能在短期內脫離財政懸崖的風險。

  繳稅觀點

  2011年8月,美國著名投資人沃倫·巴菲特當地時間15日說,最富有的美國人應當繳納更多所得稅,為改善國家的財政狀況做出貢獻。

  有“股神”之稱的巴菲特當天在《紐約時報》發表題為《停止寵愛超級富豪》的文章說,那些貧窮和中產階級美國人在阿富汗為國家作戰,而像他這樣的富豪卻仍在享受特別減稅優惠。這番話一語道破超級富豪財富祕密:分配不公的一個主要表現就是資本在分配中所得過多,而勞動在分配中所得過少。

  巴菲特15日在《紐約時報》的文章中的一些話令人深思。該文的標題是《停止嬌慣富豪們》,直接把苗頭對準富豪。有人會說,巴菲特是不是故意討好奧巴馬總統,非也!不論是財富還是年齡,他都不需要討好任何人和任何權力。這是巴菲特的一貫作風和思想。這番陳辭,同樣值得中國的富豪們反省。

  巴菲特的創業故事


  沃倫·巴菲特,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位投資界的精英。 在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財富超過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可是沒人知道,就是這個世界首富,其實也是從白手起家幹起來的。他的勵志創業故事激勵了很多年輕人。

  雖然巴菲特的父親是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長,資產過億,但是在大學畢業後, 巴菲特的父親拒絕了他想接管父親的公司的想法。父親寧可慷慨地把大筆大筆的錢捐給了慈善機構,也不肯給巴菲特留一分錢。沒辦法,為了積累創業資金,巴菲特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巴菲特白手起家成為世界首富的創業故事就是這樣開始了。80後勵志網帶你一起去了解巴菲特的創業故事和傳奇經歷。

  一、巴菲特6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第一次賺錢是倒賣可樂,據巴菲特的母親回憶,當她的兒子第一次對自由企業產生興趣時,還只是一個年僅六歲的孩子。他以每箱25美分的價錢在爺爺的雜貨店購買一箱可樂,然後以每瓶5美分的價錢在附近兜售。因為那時每瓶百事可樂的容量是12盎司,而可口可樂卻只有6盎司,但是,兩種可樂的售價是相同的。大多數孩子都心滿意足地喝著汽水,但他們從來不去多想什麼,只有巴菲特撿起汽水機旁被人們丟棄的瓶蓋,把它們分門別類並數一下各種瓶蓋的個數,看看哪種牌子的汽水賣得快。

  二、巴菲特10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當巴菲特還在露絲黑爾學校讀書的時候,就發表了一個名為"馬童選集"的報告,告訴人們在賽馬中如何設定障礙以及如何下注。他在他父母居所的地下室裡完成了這本小冊子的印刷工作,然後以每本25美分的價格出售。他和一個朋友運用數學原理開發出一套賽馬中挑選誰是贏家的系統。但是,由於沒有營業執照,他們的企業被有關當局關閉。10歲的巴菲特就開始閱讀有關股票市場方面的書籍。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股票市場的痴迷有增無減,他開始繪製股票市場價格的升降的圖表。10歲那年,他開始在他父親的經紀人業務辦公室裡做些像張貼有價證券的價格,及填寫有關股票及債券的檔案等工作。

  三、巴菲特11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1942年4月,11歲的巴菲特開始小規模地購買股票:他以每股38美元的價格,購買了三股受歡迎的城市服務股票,當時,這就是他的資本淨值。小巴菲特還說服他的姐姐多麗絲和他一起投資。他以每股40美元的價格丟擲了他的股票,扣除佣金後,他賺了5美元。巴菲特一直關注著股票市場的變化,計算維持有利的平均價格而買進或賣出股票以維持高於平均的價格,並且,他已經意識到,他對股票市場的估計要比其他人敏銳、精明的多。1943年1月,他們全家搬到了維吉尼亞洲的弗雷德裡克斯堡,不過對巴菲特來說,他一種好像是被連根拔起的感覺,心情非常鬱悶。所以第二個月,巴菲特就回到了奧馬哈,和爺爺、姑姑一起生活。 跟很多小孩離家出走不一樣的是,他的離家出走是和商業有關。他跑到了賓夕法尼亞州的赫爾希,打算靠在高爾夫球場為球手找球、拾球賺點錢。同時,他還有個主意,那就是幫忙巡視好時巧克力工廠,並免費獲取一塊巧克力。

  四、巴菲特15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15歲時候的巴菲特進入愛麗斯bull迪爾中學讀書,他每天要走5條線路遞送500份報紙,主要是投送給公寓大樓內的住戶。有幾次,巴菲特病了,他的母親不得不代替他去送報紙。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時間從顧客那裡收費,他發明了一個行之有效的出售雜誌訂閱的方案。他從被丟棄的雜誌中撕下帶有產品有效期的不乾膠貼紙,把它們歸類,然後在適當的時間請顧客從中選擇要續訂的刊物。巴菲特的老朋友卡羅爾說,少年時巴菲特就能把《賺1000美元的1000種方法》這本書背下來。他想象自己能從一臺機器開始,使他的贏利漸增到幾千美元以上。巴菲特和他的朋友唐納德?丹利,花了25美元買零件組裝了一臺彈球機後,開始了他們的彈球生意,他們把彈球機安裝在繁華的威斯康星大街的一家理髮店裡。開業一天後,這兩個年輕的企業家發現盛滿了五分鎳幣的盤子裡有一張4美元的紙鈔。 1945年,當巴菲特還在高中讀書時,他就從父親手裡買下了一家農場,這是一個未曾耕種過的農場,佔地面積為40英畝,售價是1200美元。然後,把農場租給了土地租用人。

  五、巴菲特17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1947年,17歲的巴菲特高中畢業。在他對股票市場研究還處在"繪製股市行情圖"的階段時,就已經積聚了一筆大約6000美元的財富,這個年輕人賺的錢比他的老師的薪水還多。他的父母負擔起了他上大學的費用,儘管他自己有能力支付這些。

  六、巴菲特19歲時候的經歷

  1950年夏天,19歲的巴菲特從內布拉斯加大學畢業,然後向哈佛商學院提出申請。他乘火車前往芝加哥,在那兒一個男士接見了他。巴菲特說,當時哈佛代表對他的印象是"19歲,由於身材消瘦,看起來像只有16歲的樣子,相當於一個12歲少年的體重。" 當兩個人的會面結束後,他進入哈佛大學的夢想也隨之破滅了。被哈佛大學拒之門外給他帶來了很大的痛苦,但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對他來講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很快就意識到,教授商業課的權威教授在哥倫比亞大學。巴菲特向哥倫比亞商學院提出申請,並且很快就收到了接受他入學的通知。他於1951年6月畢業於該校。

  七、26歲的巴菲特就已經立志成為百萬富翁

  1956年,年少氣盛的巴菲特決心一試身手。一次,他在一個朋友家裡突然語驚四座,宣佈自己要在30歲以前成為百萬富翁。不久,一幫親朋湊了10.5萬美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創業之初巴菲特非常謹慎。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已擁有了五家合夥人公司。當了老闆的巴菲特竟然躲在家中埋頭在資料堆裡,每天只做一項工作,就是尋找低於其內在價值的廉價小股票,然後將其買進,等待價格攀生。這些股票果然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巴菲特兌現了他的"百萬富翁"狂言。成為億萬富翁後的巴菲特不愛拋頭露面,不喜歡張揚,生活保持低調。他把他的生活準則描述為:"簡單、傳統和節儉。"

  1999年,為了向一家慈善機構奧馬哈孤兒院捐款,他拍賣了他的褲帶錢包,在此前的20年裡,他一直使用這個破舊的錢包。正如巴菲特所解釋的那樣:"這個錢包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