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葉的功效與作用

  枇杷我們都吃過,只要我們見過枇杷樹的就一定見過枇杷葉,其實枇杷葉並不難見到,那麼有哪些呢?這個我們可能就不太清楚了,所以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枇杷葉吧!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枇杷分佈的地區還是比較廣的,枇杷果非常好吃,枇杷葉的用處也非常多,那麼對於我們需要了解哪些方面呢?

  枇杷葉

  枇杷葉***學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為薔薇科植物枇杷的葉子。又名巴葉、蘆桔葉***《中藥材手冊》***。原植物枇杷又名:盧橘***廣東***。有清肺止咳,和胃利尿,止渴的功效。有治療肺熱痰嗽,咳血,衄血,胃熱嘔噦作用。中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分佈於中南及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全年均可採收,晒乾,刷去毛,切絲生用或蜜炙用。

  

  枇杷葉最常用到的功效就是止咳了,枇杷葉的止咳效果非常好,但是具體怎麼用才能止咳我們就不是那麼的瞭解了,所以我們需要了解一下,怎麼用止咳效果好。

  枇杷葉功效

  清肺化痰止咳

  用於肺熱咳嗽,本品味苦能降,性寒能清,肅降肺氣而止咳。治肺熱咳嗽,常配桑葉、前胡等同用。治燥熱咳喘,配桑白皮、知母、沙蔘等,若肺虛久咳,則配阿膠、百合等養陰潤肺藥同用。

  降逆止嘔

  用於胃熱嘔吐,噦逆,本品能清胃熱降胃氣而止嘔吐、呃逆,常配橘皮、竹茹等同用。此外,還可用於熱病口渴及消渴,取其清胃止渴之功。

  【性味】

  苦、辛;寒;無毒。

  《別錄》:味苦,平,無毒。

  《藥性論》:味甘。

  《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苦辛。

  【歸經】

  入肺、胃經。

  《滇南本草》:入肺。

  《本草經疏》:入手太陰、足陽明經。

  《本草經解》:入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

  【功效主治】

  枇杷葉苦,微寒。歸肺,胃經。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的功效。用於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吐,噦逆等症的治療。

  《別錄》:主卒啘不止,下氣。

  《食療本草》:煮汁飲,主渴疾,治肺氣熱嗽及肺風瘡,胸、面上瘡。

  《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斷痰絲,化頑痰,散吼喘,止氣促。

  《綱目》:和胃降氣,清熱解暑毒,療腳氣。

  《本草再新》:清肺氣,降肺火,止咳化痰,止吐血嗆血,治癰痿熱毒。

  《安徽藥材》:煎汁洗膿瘡、潰瘍、痔瘡。

  枇杷葉作用

  鎮咳、祛痰、平喘作用

  本品所含苦杏仁甙在體內水解產生的氫氰酸有止咳作用.水煎劑或乙酸乙酯提取物有祛痰和平喘作用.其葉所含之揮發油有輕度祛痰作用.亦有報告指出, 枇杷葉止咳作用強, 祛痰作用較差。

  護膚

  枇杷葉洗浴更是讓人感覺氣血通暢,飄飄怡人。用時放入布袋內泡於浴缸中,人在其中盆浴可使肌膚光滑柔嫩,還有消除痱子、斑疹等面板炎症的作用,是不可多得的護膚妙藥。

  常年為“青春痘”、過敏性皮疹憂愁不已的“真痘”一族,可家中常備養肝肺的妙藥,桑葉、枇杷葉、玫瑰花,以上或單用,或合用,沸水泡,代茶飲,面板自會風平浪靜,顏面“繁榮”,和顏悅色。

  抗癌

  枇杷是原產中國的薔薇科常綠植物,自古以來就被當作藥材使用,有止痢、止咳、利尿等功效,對神經痛、關節炎、腰疼和癌症等亦有一定療效。

  很多,我們要做的就是合理的使用,枇杷葉雖然好,但是也不是沒有任何的禁忌的,枇杷葉也是有副作用需要我們注意的。

  枇杷葉的副作用

  注意事項

  宜忌:“胃寒嘔吐及肺感風寒咳嗽者,法並忌之。”***《本草經疏》***

  毒副作用:枇杷葉毛對口腔黏膜有刺激性,可引起強烈咳嗽和嘔吐。

  臨床曾有因服用前未去毛而致嚴重咳嗽,乃至喉頭水腫1例的報告。

  結語:我們是不是都瞭解了呢,枇杷葉的使用有很多的副作用,只要我們瞭解了這些副作用就能很好的避免,以上給我們詳細介紹了枇杷葉的相關知識,希望以上介紹的內容能幫助到我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