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有哪些原因要貼門神呢

  貼門神是很多地方過春節的習俗,那麼春節為什麼要貼門神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資訊,希望大家喜歡!

  春節要貼門神的意義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

  門神是道教和民間共同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舊時人們都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辟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間最受人們歡迎的保護神之一。

  門神之神誕之日為正月十五日,民間多有在新春時節,祭祀門神並於大門口張貼***以進門者為視角,貼於門兩側,畫中門神以對臉相視為正確的傳統貼法,反之則為民間流傳的“貼錯門神”***門神的習俗。

  關於門神的來歷,戰國時代的一部著作裡有這樣一個神話記載,東海度朔山中,有一棵盤曲3000裡的巨大的桃樹,其枝伸向東北方的鬼門,所有的鬼怪來往皆從此出入。樹下有二神,一名神荼,一名鬱櫑,專門監視鬼的行為,發現哪個鬼胡作非為,便用草繩捆起來喂老虎吃。於是,人們就在兩塊桃板上,畫上神荼和鬱櫑的像。置以門側,以御百鬼騷擾。這是傳說中最早出現的門神形象。

  經過歷代演變,門神的內容也不斷髮生變化。唐代的門神已不是神荼、鬱櫑,而換成了秦瓊和尉遲敬德。

  秦叔寶、尉遲恭二門神,是民間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武將門神,至今興盛不衰。二門神像的樣式也最多,有坐式,有立式,有披袍,有貫甲,有徒步,有騎馬,有舞鞭鐗,有執金瓜,還有對秦瓊、對尉遲***即一對門神都是秦瓊或尉遲敬德一人,分畫兩幅成為一對***等多種。在二門神的兩旁,有時還貼上這樣一副對聯:昔為唐朝將;今作鎮宅神。

  相傳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因惡夢而生病,半夜三更時分,常聽到鬼叫。這事被大臣們知道後,秦叔寶聞言奏請太宗允准,他願與尉遲恭戎裝執劍,立於門外伺護。當夜李世民即能入睡了。一連數夜,安然無事。

  李世民稱讚秦叔寶與尉遲恭說:“你們二位真是門神呀。”在感激之餘,又覺兩位將軍守夜太苦,於是就命畫師給二人畫像,將畫像懸於皇宮左右,以替代兩位將軍。至此後,再無鬧鬼之事。

  後世人不知李世民因視聽幻覺而生病的原因,以為貼門神就可鎮邪驅祟,保家平安,於是就沿襲了李世民的作法,過年時將秦叔寶與尉遲恭的畫像作為門神貼在門上鎮宅護院。後來人們又推而廣之,不僅僅只貼秦叔寶與尉遲恭的畫像,也貼哼哈二將或其他古代武將了。此習一直延續至今。

  春節貼門神注意事項

  一、在除夕當天貼門神需要家人到齊後再進行貼,因為如果在貼門神後又有新人在除夕夜進入的話,會讓門神誤認為是外人,而降罪於他,在新年裡諸事不順。

  二、在貼完門神後家裡的金錢財富就不能再進進出出了,所以在除夕新年的時候是不容許借錢給人或者是欠債掏錢的,這樣會影響到被討人一年的運勢都是無財入庫,而在舊時期有些人為了逃避債務在除夕當天凌晨就開始貼門神,就是為了能夠避開討債。

  三、敬門神。比較講究的人家,會在門兩邊點上兩盞燈,表示出入光明,也象徵是門神的兩隻眼睛,達到吉祥平安的功效,在除夕晚上和初一五更,在門前擺上供品,然後焚香燒紙供奉門神,請門神保佑一家人出入平安,吉祥如意。另外,我們也要保護好門神,在初五以前千萬不要破壞,這是對門神的尊敬。還有舊門神、春聯換下來後,要燒掉,不要隨處亂扔,這樣也是對門神的尊敬。

  過春節門上貼門神不僅是為了傳統的延續,也是為能夠表達我們內心對於安康、家庭美滿的祈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