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手麻是怎麼回事

吃飯莫飽,走路莫跑,說話要少,睡覺要早,遇事莫惱,經常洗澡。健康的生活態度有助於我們保持良好的身體。手麻是件小事,但引起手麻的原因卻大大不同。

  經常手麻的原因及治療方法

  經常手麻的原因:

  1. 血管因素:當我們坐久或坐的姿勢不好, 會引起下肢麻木, 當手放的姿勢 不對時亦會麻, 一鬆懈, 有如千萬只螞蟻在爬.*** 因為當血管受到壓迫時, 血管 供應肢體部分缺血, 引起麻木, 等一下解除了壓迫, 血液流過去, 則感覺象有 許多螞蟻在爬. 如圖, 當上肢尺動脈, 橈動脈管在某一處受壓, 均會引起手麻.

  2. 神經因素:神經內有軸漿流動, 當神經受到壓迫時, 軸漿流動受阻礙, 亦會 引起手麻. 如圖: 到手掌主要有橈神經, 尺神經, 正中神經, 這些神經從頸椎管出發, 穿過關節, 韌帶, 骨纖維管到達手掌末梢, 在任何一個部位, 神經受到壓迫, 均會引起手麻.

  3. 大腦因素:所有神經均來源於大腦, 當腦部出問題. 如中風, 則大腦所支配 區會出現麻木, 無力.

  4. 全身因素:一些全身的疾病如:A. 血脂過高: 長期血脂過高,易引起血管壁硬化,加上血脂過高,血液粘稠,血流變慢,細胞所得到氧氣養料減少, 導致麻木.B. 糖尿病人:血糖維持較高水平, 長久以往, 對人體血管, 神經造成極大傷害, 血管硬化, 神經變性.

  經常手麻的治療方法:

  現代醫學: 牽引, 熱敷, 服鬆弛肌肉藥, 止痛藥, 物理治療, 嚴重則手術, 切除骨刺.

  中醫: 鍼灸, 按摩, 中藥, 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 減輕受壓程度.

  微型帶刃針: 對於肘管, 尺管, 腕管及第七頸椎棘突附近的壓迫, 通過帶刃針的切開, 撥開, 使得區域性壓力減輕, 不再壓迫神經而達治癒目的.對於頸椎骨刺壓迫神經, 通過帶刃針鬆開頸椎後關節周圍的韌帶, 並用手法 調整頸椎關節的位置, 以達到不壓迫神經的目的. 同時配合中藥, 物理治療, 熱敷, 按摩, 以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 增加營養, 早日恢復.七.

  保健的方法頸部

  1. 捏頸仰頭運動: 右手掌捏住後頸部, 用力仰頭, 然後放鬆手掌, 頭頸亦恢復中立位, 再用力捏, 仰頭反覆20次, 左手掌亦同.原理:放鬆區域性肌肉, 改善血液迴圈, 牽拉頸椎後關節囊, 移開骨刺與神經的位置.

  2. 頭頸四個方向運動:正站: 頭往右轉, 到盡頭後回中央, 回正. 往左轉, 回中央. - 10次

  頭往上抬, 回正, 低頭, 回正. - 10次

  .頭向右傾, 回正, 左傾, 回正. - 10次

  .頭向前平伸, 回正, 向後縮下顎, 回正. - 10次

  .注意:做這些運動時, 肩部固定, 轉到頂點才回正.肘管: 先摸到肘尖, 再定肘內側突起骨尖, 兩者連線中點, 用拇指彈撥 30 次, 日一次.

  腕管: 在腕橫紋正中, 兩筋之間, 用力彈撥40次, 日2次.

  以上兩個管神經受壓, 按摩彈撥要用力, 不要怕痛, 才會有效, 如果不理想, 可去醫院開刀或打針, 或者用帶刃針進行治療, 鬆開壓迫的筋膜, 韌帶, 效果亦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