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小編在此整理了的介紹,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介紹

  道教陰陽學說認為萬事萬物都有相反成的矛盾兩方面,分別可以歸納為陰和陽。比如:山之南為陽,山之北為陰;水之北為陽,水之南為陰;葉之正面為陽,葉之背面為陰;男為陽,女為陰;太陽為陽,而月亮又稱作太陰。陰和陽是互相轉化、生生不息的。太極圖中,當陽最盛的時候,陰已悄悄出現;當最陰的時候,陽已悄悄出現。盛極而衰,否極泰來。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結晶,這一不朽的結晶不但不隨歲月的流逝、科學的突飛猛進淡出人們的視線,相反她的不曾被人們完全理解的深奧的哲理、隨著認識的昇華越來越彰顯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意識到,她非但不是某些人無情扣上的的樸素認識論,反倒是現代思維哲學的集大成,不由得讓我們萌發出辯證法的三大規律的真正發源地恰恰是我們中國。

  陰陽五行學說主要由陰陽五行與五運六氣兩個相對不同邏輯範疇的概念與關係所組成,其與現代哲學的關係,簡單的說屬於系統的理論邏輯與邏輯認識方法的關係。換一句話來說,現代哲學的基本觀點和原理其實都是在證明或闡述陰陽五行學說的科學性。如果沒有陰陽五行理論的系統邏輯,那麼,現代哲學闡述的基本觀點和原理就是一盤散沙。比如說,現代哲學其實就是以矛盾為立論基礎,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為其具體鋪墊的思維方法,也是客觀世界普遍遵循的規律。

  有道是,任何理論都是抽象的,若未採取特定的思維藝術或與具體事物結合之前,不但不能具備具體的含義,而且也無法形成完整嚴密的思維體系。所以,儘管現代哲學在所有單個的認識層面很深入也較全面,但其畢竟未能採用陰陽五行學說那樣的思維藝術,所以,它的不同認識層面就無法有機的銜接,形成一種反映事物在一定的存在形式中、能在時空上一脈相承的動態變化的思維體系。

  陰陽與五行的關係

  陰陽屬於陰陽五行學說立論的基礎。陰陽與五行屬於形式與內容的關係。就是指無論陰的內部或陽的內部包括陰陽之間都具備著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象表達的那種生克利害的基本關係。換句話來說,即陰陽的內容是通過木火土金水物象反映出來的,五行屬於陰陽內容的存在形式。如宇宙雖然無邊無際,但在地球這個視角其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就是天地,天地的空間就是通過東南中西北顯示出來的。

  中醫學認為氣血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生理物質,那麼,氣血在生理活動中又是通過什麼方式體現出來的呢?只要我們具備這樣的理論思維,這些過去在中醫學中還未曾明確提出過的問題,在現有的中醫理論中就能找到明確的答案***具體見劉玉珍老師《中醫生理病理系統論》相關論述***。理論是實踐的嚮導這句話絕對是真理。同時也能彰顯出劉玉珍老師在發明了四柱太陽律、月亮律的基礎上又能開創出六柱預測學,開闢利用中醫藥調控人體節律達到趨利避害的新領域系列成果的取得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在於劉玉珍老師雄厚的傳統文化功底,比他人最先掌握我們中華民族祖先把矛盾利害關係模式用木火土金水予以物化的特定思維藝術,破解了陰陽五行的千古之謎,真正把握其真諦。

  我們中華民族祖先在陰陽五行學說中採用的邏輯物化思維藝術,不僅在人類的認識史上空前絕後,具有無可復加接近絕對真理的水準,而且所借用的物化也相當貼切,幾乎可以以假亂真。之所以如此,對數千年來人們為什麼一直只是在她的物化之物上做文章也就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