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魚尾葵習性及栽培管理特點

  魚尾葵***學名CaryotaochlandraHance***別名假桄榔、青棕、鈍葉、董棕、假桃榔。喬木狀,高10~15***~20***米,直徑15~35釐米,莖綠色,被白色的氈狀絨毛,具環狀葉痕。

  魚尾葵生長到一定程度,下部葉片枯萎,影響觀賞價值,應及時剪去,促進新葉生長。對於下部過密枝、交叉枝應疏除,以保持通風透光。每次施肥前都要進行疏土,利於土壤透氣,促進根系生長。

  魚尾葵習性及栽培管理特點

  1、喜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中性土壤,不耐鹽鹼,也不耐強酸,不耐乾旱瘠薄,也不耐水澇。

  2、喜溫暖,不耐寒,生長適溫為25—30℃,越冬溫度要在10℃以上。


  魚尾葵

  3、病蟲害:夏季多雨溼熱季節,易染霜黴病,可噴1000倍的甲基託布津防治,發現介殼蟲可用氧化樂果噴殺。

  4、繁殖:可用播種繁殖;對多年生較大株,也可利用根櫱進行分株繁殖,將根基部萌生的櫱芽切下單獨栽植,如孽芽無根,可將其插入砂中,保持一定溼度,溫度保持25℃左右,一個月後可生根。

  5 、耐蔭性強,忌陽光直射,葉面會變成黑褐色,並逐漸枯黃;夏季蔭棚下養護,生長良好。

  6、喜溼,在乾旱的環境中葉面粗糙,並失去光澤,生長期每2天澆水一次,夏季應每天澆水,並向葉面噴水。

  7 、盆栽或換盆時,另加少量腐熟餅肥作基肥,生長期每15天施追肥一次,立秋後停止施肥;魚尾葵生長較快,根系發達,應每年早春換盆一次,換盆時切除部分老根,剪除植株基部的枯黃老葉,更換一些新的培養土,有利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