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養生小常識有哪些

  冬天來了,天氣越來越惡劣,我們應該養成什麼樣的生活習慣呢?落實好怎樣的養生工作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冬季養生小常識

  1、出點汗

  冬季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鍊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洩氣,有悖於冬季陽氣伏藏之道。

  2、護點腳

  冬季健腳即健身。天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最好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天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增進血液迴圈。

  3、多點水

  冬天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冬季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於2000-3000毫升。

  其實不只是冬天需要補充水分,在每一天都要給自己的身體補充充足的水分,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體內水油平衡,讓毒素全部排出體外。

  4、呼點氣

  在冬季,人們習慣把房子的門窗關得緊緊的,如此會造成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產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氣體等,將使室內空氣受到嚴重汙染。

  人在缺少新鮮空氣的環境中會出現頭昏、疲勞、噁心、食慾不振等現象。為了防止出現上述的現象,請一定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有條件的話請到一些氧氣含量較多的地方進行氧療,有利於增加肺的通氣量,加快新陳代謝。

  5、早點睡

  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說:“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因而,冬季養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有益於陽氣潛藏,陰津蓄積;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現在很多人都習慣了晚睡,不僅是因為自身的壓力大導致的失眠,還有是一些外界因素導致的,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還是要選擇早點入睡,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在冬天不會收到疾病的困擾。

  冬季養生飲食小常識

  推薦3種食物

  板栗

  板栗又叫栗子,有補腎強精的作用。中醫學認為,栗子性味甘溫,有養胃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活血、止血消腫等功效。

  栗子對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老年人常食栗子,對抗老防衰、延年益壽大有好處。

  溫馨小提醒:需注意的是,栗子生食難於消化,熟食時易滯氣,故不可食用太多,以免消化不良。

  鮮棗

  這個時候吃水果首先推薦的就是脆甜的鮮棗了。鮮棗不僅甜脆多汁,而且營養豐富,維生素C含量最高,每100克中有243毫克的維生素C.100克的鮮棗還富含非常高的鉀元素,這可是高血壓的人在這個時間段食物的最佳選擇。

  溫馨小提醒:鮮棗雖然好吃,要適量食用,棗皮堅硬,不易消化,一定要細嚼慢嚥。食用過多,不然會損傷胃腸,會引起胃酸過多、腹脹等。此外,還也會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

  羊肉

  羊肉是我國人民食用的主要肉類之一,羊肉比豬肉的肉質要細嫩,而且比豬肉和牛肉的脂肪、膽固醇含量都要少。相對豬肉而言,羊肉蛋白質含量較多,脂肪含量較少。

  維生素B1、B2、B6以及鐵、鋅、硒的含量頗為豐富。此外,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吸收,多吃羊肉有助於提高身體免疫力。羊肉熱量比牛肉要高,歷來被當做秋冬禦寒和進補的重要食品之一。

的人

1.冬季養生食譜大全

2.冬季養生食譜

3.冬季營養食譜

4.冬季養生保健菜譜

5.冬季食療養生食譜

6.冬季養生湯煲湯食譜

7.冬季老年養生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