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花怎麼養

  “喇叭花”一般是指“牽牛花”,花色鮮豔美麗。除栽培供觀賞外,種子為常用中藥,名丑牛子***雲南***、黑醜、白醜、二醜***黑、白種子混合***,入藥多用黑醜,白醜較少用。有瀉水利尿,逐痰,殺蟲的功效。不過喇叭花怎嘛用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喇叭花的養殖:

  1.育苗

  牽牛花子發芽溫度為20~30℃,一般在四月末五月初播種***南方還可以提前***,按品種分行播在細沙土苗床中,溼度適中時大約10天左右萌發。大約再過10天左右, 子葉完全張開。待真葉剛剛萌發時,就應移栽入小盆中,過早苗弱,過遲傷根,都不利於以後的發育。小盆上應作好標記,註明品種。

  2.定植

  小盆中的幼苗長出兩三片真葉後,此時根系已發展好,即可定植在中盆中,並預先加好底肥。正如梅先生所說,牽牛花不怕重肥,可以用馬掌、熟麻渣等作底肥。牽牛花的根系發展需要溫度,據日本研究者認為,用黑盆比用紅盆吸熱好。要經常轉盆使陽光照射均勻,使根系發展完備。

  3.摘心

  牽牛花的真葉長出三四片後,中心開始生蔓,這時應該摘除。第一次 摘心後,葉腋間又生枝蔓,待枝蔓生出三四片葉後,再次摘心,同時結合整形。每次摘心後都應追肥,所用肥料和 菊花用的追肥類似。注意不使肥水和泥漿沾汙葉片***包括子葉***,以免葉片脫落。枝蔓成長後即進入花期***一般在定植後一個月***,理想的情況是枝蔓的第一葉又生 腋芽,第二和第三葉的葉腋發出 花苞。待花苞成形後,可將花苞的托葉摘掉,以利花苞發展。為保證養分充分供應花苞而開出大而豔麗的花朵,還可以除掉一些花苞,培育獨朵的花,就像培育品種菊一樣。開過花後要將殘花摘掉,不使其作子,以免影響下一批花的營養。當然,三四批花開過後,腋芽叢生,就難以控制了。一般品種可改地栽,優良品種則準備留種。

  4.整形修剪

  主要進行地栽,作 綠籬裝飾:當主蔓生出7~8片葉時進行摘心,留4 片葉,待長出3個支蔓後再留4片葉進行摘心。待長出9條支蔓後,均勻分佈於籬笆或牆垣進行綁紮,仃其生長,很快即可形成綠籬和花牆。

  鹽栽室內觀賞時,可在小苗高約6釐米時在盆內設立花支架,令其纏繞而上。也可在7~8片葉時留4片葉摘心,長出3個支蔓後再留l片葉摘心。使每盆植株不超過9個 花蕾。這樣可使株形豐滿花大。也可採用籃式栽培方法。

  5.留種

  好的品種一定要留好種子,待入秋成熟後取種分類標註儲存。如出現變種,更應加意留存。牽牛花的雜交在選好母本和父本後,在開花的前一天黃昏將花苞上端剪去,然後除去雄蕊,用蠟紙袋包紮。第二天清晨取下蠟紙袋,用父本的雄蕊進行人工授粉,然後再用蠟紙袋包紮,一二 周後可除去蠟紙袋,但授粉的子包一定要作好標記,作好記錄。 翌年要把所雜交的全部種子種好,待開花後看成果,由之可以研究各種遺傳因子的作用。

  有經驗的牽牛花愛好者可以根據子葉的 形狀分出優劣,以便早期除去劣種。他們還能根據幼莖的顏色估計出花色來,如白青色為白色花,深紫色為紫色花等等。子葉形狀異樣,真葉形狀異樣,花的形狀也異樣。

  喇叭花的傳說:

  傳說一:俗話說:“秋賞菊,冬扶梅,春種 海棠,夏養牽牛。”可見,在夏天的眾多花草中,牽牛花可以算得上是寵兒了。

  很久以前,也不知是什麼地方,什麼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座形狀像伏著的牛一樣的山,大家就給它取了個名字叫“ 伏牛山”。伏牛山下有個小村子,村子裡人不多,其中一家有一對孿生姐妹。村子裡的人都很窮,沒有錢買牛耕地,只有用一些自制的土工具來刨土、耕地。那對孿生姐妹就住在山腳下,她們在山前山後開墾了一些荒地,靠著自己的雙手,春播、 夏耘、秋收,日子還算勉強過得去。姐妹二人心地善良,還經常接濟比自己更窮的人。

  有一天,姐妹二人正在刨地,突然刨到了一塊特硬的地方,姐姐和妹妹把所有的工具都拿來,卻怎麼也刨不動一絲土。姐妹二人累了半天,就坐在硬土邊上歇一會兒。忽然,那塊硬土自己裂開了,姐姐連忙瞪大了眼睛瞧著,裡面發出銀閃閃的光亮,妹妹跑過去拿出了一塊東西,原來是一個銀喇叭。姐妹二人正在奇怪時,旁邊突然走來了一個白鬚白髮的老翁,老翁笑著對 她們說:“這座山是玉皇大帝從天上降下來的,裡面壓著一百頭青牛精,這些青牛精都修煉得很好,幻成人形,在人間作惡,是玉皇大帝收服了他們,並把他們壓在伏牛山下,到今天,他們已整整壓了九百年了,到明天他們就會全變成金牛,再也不會危害人間了。這個銀喇叭就是伏牛山的鑰匙,今天夜裡聽山裡“嘩啦啦”晌,過不久就會有一處發出金光,那就是山眼,只要把銀喇叭插進去就行了。不過還必須記住口訣‘伏牛山,嘩啦啦,開山要我這銀喇叭’念三遍,那山眼就會變大,可以進去抱出一頭金牛,一輩子吃喝不愁了。這鑰匙是九百年一現,只有一會兒靈驗,天一亮就不靈了,千萬不要被山關住了,否則就必死無疑。還有,這銀喇叭千萬不能吹,否則一百頭牛就全會變活衝出山口的。”兩姐妹還沒回過神來,那老翁已不見了。

  姐妹二人知道遇上神仙了,心裡很高興。她們就趕緊回家,商量如何開山抱金牛。姐姐說:“我們要把腿腳放快些,爭取把一百頭金牛都抱出來,分給窮鄉親,讓大家都不再受地主的氣,都過上好日子。”妹妹說:“金牛雖好不能當飯吃,黃燦燦的金,白亮亮的銀,在富人眼裡是值錢貨,可在窮人眼裡還不如一勺面呢。如果吹響銀喇叭,把那些金牛全變成活牛分給鄉親們,讓他們有牛耕田,不更好嗎?”姐姐高興地同意了妹妹的意見。

  於是,姐妹二人分頭去通知鄉親們,交代他們夜裡去伏牛山下牽牛。夜裡,天上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山前山後漆黑一片,看不到一點亮光。姐姐拉著妹妹從山前轉到山後,聽了聽,一點動靜也沒有。姐姐對妹妹說:“不要放棄,我們再等等。”就這樣等到了五更,忽然聽見山裡面“嘩啦啦”作響,山北坡放出一道耀眼的金光。姐妹倆急忙朝發光的地方跑去。只見那洞眼只有手指頭那麼粗,順著洞眼往裡看,見到內有一張金方桌,方桌上整齊地擺著一排排饅頭大小的金牛。妹妹忙把銀喇叭拿出來插進山眼,姐姐忙念:“伏牛山,嘩嘩啦,開山要我這銀喇叭。”唸了三遍,山眼慢慢變大了,但只容一個人鑽進去,姐姐閃身就進去了,妹妹也跟著進去了。姐姐一進去就吹起了銀喇叭。頓時桌上的金牛都變活了,它們伸伸腿,抖抖毛,跳下桌子來,就都變成了大牛,它們順著山眼往外衝。當最後一頭牛剛剛伸出頭時,東方已經微微泛紅了,山眼慢慢變小了,這一下要急壞了姐妹倆,姐妹二人合力推牛屁股,就是推不動。

  再說鄉親們,他們聽見喇叭響,就紛紛往伏牛山跑,只見一頭頭牛滿山坡跑,他們跑上去,一人牽一頭牛,心裡好感激姐妹二人,都想去謝謝她們,就是找不到人影。這時有人發現被卡住的那頭牛,大家有的扯牛頭,有的扯牛腳,使命往外拽,就是拽不出,後來有人往牛鼻子上套了個鼻圈,再在鼻圈上拴了根長繩,大家齊心協力地拉,牛被拉疼了,一急,四蹄一蹬就出來了,山眼馬上就合攏了,姐妹倆被關在了山裡。

  這時太陽出來了,山眼裡的那隻銀喇叭一變,就成了一朵喇叭花。也有人說,為了紀念那姐妹二人,所以喇叭花也叫牽牛花。還有人說,如今聞名全國的南陽大黃牛是那些金牛的後代呢!

  當然,以上所述只是傳說而已,表達的是古代勞動人民的一種良好願望。不過,牽牛花還真的有益於人民,它不但可供觀賞,而且還可入藥。它性寒,味苦,有逐水消積功能,對 水腫腹脹、 腳氣、大小便不利等病症有特別的療效。直到今天,一些農民還用它來治病哩。

  傳說二:從前,河北晉州李莊有個小夥子叫李虎,身體長得很結實,力氣也很大,卻不知什麼原因,得了臌脹病,雖多次請醫生診治,但總是不見好轉。他夫人十分著急,最後請來山西潞州府一個老郎中,來給李虎看病。老郎中看後開了個藥方:“用野喇叭花籽煎湯服用。”

  李虎夫人從來沒聽過這種藥,只好再次登門,把情況告訴老郎中。

  老郎中聽後說:“在我的山西潞州府老家門口就有這種野花,它的花籽就是此藥。可以派人到我家取來。”李虎夫人趕忙去山西,取來野喇叭花籽。煎湯給李虎吃了幾劑,果然見效,沒有一個月李虎就痊癒了。為了感謝老郎中救命之恩,李虎牽來了一頭牛,來到老郎中家,千恩萬謝,要把牛送給老郎中,並問:“老先生,您給我治病吃的是一種什麼藥呀?”老郎中一時難於回答。原來,這種野喇叭花還沒名字呢。李虎問起,老郎中就想:這種花籽能治好不治之症,力能牽牛,今日病人又牽牛上門,不如就叫“牽牛花”吧!說罷指著門口野喇叭花說:“它叫牽牛花,給你吃的是牽牛花籽,正好你也牽著牛哩。”從此,野喇叭花就有了“牽牛花”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