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是怎麼形成的

  痱子是夏季或炎熱環境下常見的表淺性、炎症性面板病。因在高溫悶熱環境下,大量的汗液不易蒸發,使角質層浸漬腫脹,汗腺導管變窄或阻塞,導致汗液瀦留、汗液外滲周圍組織,形成丘疹、水皰或膿皰,好發於皺襞部位。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痱子的相關知識。

  :

  由於環境中氣溫高、溼度大,出汗過多,不易蒸發,汗液使表皮角質層浸漬,致使汗腺導管口變窄或阻塞,汗腺導管內汗液瀦留後因內壓增高而發生破裂,外溢的汗液滲入並刺激周圍組織而於汗孔處出現丘疹、丘皰疹和小水皰。細菌繁殖、產生毒素,可加重炎症反應。有人認為,汗孔的閉塞是由於原發性葡萄球菌感染,也有人認為痱子的發生與出汗過多無關,而與面板表面大量繁殖的微球菌有關。

  痱子的臨床表現:

  根據汗腺導管損傷和汗液溢位部位的不同,臨床上分為以下幾種型別:

  1.晶形粟粒疹

  又稱白痱,由於汗液在角質層內或角質層下汗管溢位引起。常見於高熱大量出汗、長期臥床、過度衰弱的患者。皮損為針尖至針頭大小的淺表性小水皰,壁薄,清亮,周圍無紅暈,輕擦易破,乾涸後留有細小鱗屑。有自限性,一般無自覺症狀。

  2.紅色粟粒疹

  又稱紅痱,由於汗液在棘層處汗管溢位引起。急性發病,皮損為成批出現圓而尖形的針頭大小的密集丘疹或丘皰疹,周圍有輕度紅暈。皮損消退後有輕度脫屑。自覺輕度燒灼、刺癢感。

  3.膿皰性粟粒疹

  又稱膿痱。多由紅色粟粒疹發展而來。皮損為密集的丘疹頂端有針頭大小淺表膿皰。膿皰內容常為無菌性或非致病性球菌。

  4.深部粟粒疹

  又稱深痱,由於汗液在真皮上層特別是在真皮—表皮交界處汗管溢位引起。常見於嚴重和反覆發生紅色粟粒疹的患者。皮損為密集的皮色小水皰,內容清亮,不易擦破,出汗時增大,不出汗時縮小。當皮疹泛發時,全身面板出汗減少或無汗,面部、腋窩、手足可有代償性出汗增加,可造成熱帶性汗閉性衰竭或熱衰竭,患者可出現無力、睏倦、眩暈、頭痛等全身症狀。

  痱子該如何治療:

  1.區域性治療

  區域性外用清涼粉劑如痱子粉外撲,或用清涼止癢洗劑如1%薄荷爐甘石洗劑、1%薄荷酊;膿痱可外用2%魚石爐甘石洗劑、黃連撲粉。

  2.全身療法

  瘙癢明顯時口服抗組胺藥。膿痱感染時選用抗生素。

  如何預防痱子:

  1.保持室內通風、涼爽,以減少出汗和利於汗液蒸發。

  2.衣著宜寬大,便於汗液蒸發。及時更換潮溼衣服。

  3.經常保持面板清潔乾燥,常用乾毛巾擦汗或用溫水勤洗澡。

  4.痱子發生後,避免搔抓,防止繼發感染。

  相關閱讀:

  寶寶起痱子,最難受的就是父母了,因為寶寶還會不小心抓破痱子,但是到底起痱子怎麼辦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些方法來治療痱子,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來看看哦,一旦有了痱子可要注意哦。

  治療方法

  1、如果痱子生在頭頸部,將頭髮儘量往後梳,不要留在前額上,如果是嬰兒,將頭髮剃光為好。

  將頭髮儘量往後梳,不要留在前額上

  2、用溫水洗澡,在洗澡水中加入幾滴花露水效果會更好。沖洗擦乾身子後再撲撒痱子粉,以減輕刺癢。洗澡過程中要避免用力碰擦到有痱子的部位,防止擦破面板引起感染。

  3、洗澡時不要用肥皂,以減少刺激,如一定要用,可選擇鹼性小的肥皂。

  4、十滴水治痱子。先將身上患處的汗水和分泌油脂擦洗乾淨,再擠出數滴十滴水塗於患處,讓其自然風乾。

  塗藥處的面板略有灼熱殺痛感,幾分鐘以後就不那麼痛了,但嬰幼兒面板細嫩,不宜直接擦塗,可將十滴水與溫開水按1:10的比例稀釋後再用。要防止用手指甲抓撓而感染,用棉花棒擦塗為宜。或者給小孩洗澡時在溫水裡加入適量的十滴水,但要注意只能用清水洗浴,不要使用香皂、浴液等。

  5、輕的痱子可用低濃度醫用酒精輕輕塗擦,25%-50%的酒精易於物理退熱***尤其是高燒患者除藥物治療外,最簡易、有效、安全的降溫方法就是用25%-50%酒精擦浴的物理降溫方法***。用酒精擦洗患者面板時,不僅可刺激高燒患者的面板血管擴張,增加面板的散熱能力;還由於其具有揮發性,可吸收並帶走大量的熱量,使體溫下降、症狀緩解。但醫用酒精必須到醫療機構購買,切不可誤用工業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