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開學初育兒知識

  入園前你最好常帶寶寶在幼兒園附近玩耍,使寶寶逐漸喜歡幼兒園環境,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培養你的寶寶成長有所幫助。

  :入學知識

  1、帶寶寶參觀幼兒園

  入園前你最好常帶寶寶在幼兒園附近玩耍,使寶寶逐漸喜歡幼兒園環境,如有可能還可以帶寶寶去看他所在班級的環境、牆飾、玩具、睡眠環境、床、盥洗室、如廁的地方、戶外活動場所***大型玩具***等,這樣,寶寶會對“幼兒園”有直觀的美好感受。

  2、多講幼兒園的趣事,描述幼兒園老師的“好”

  父母提前給寶寶講幼兒園的有趣故事,令寶寶產生“神往”之感。比如,上幼兒園可以認識新朋友,可以跟老師學唱歌跳舞,可以玩各種玩具,參加各種有趣的活動等等。全家人高興地談論上幼兒園的事,並模仿遊戲、上課的情景。家長可以在家中佈置一個類似活動室一角的環境,與寶寶輪流扮老師和幼兒。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千萬不要用幼兒園老師來嚇唬寶寶,以免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從心裡產生對老師的恐懼感。當然,也不要過分誇張幼兒園生活的美好,以免給寶寶造成錯覺,入園後容易產生心理落差,影響寶寶的情緒。

  3、教寶寶學會交朋友

  進入幼兒園過集體生活是寶寶從自然人轉變成為社會人的第一步。入園前應儘量讓寶寶與左鄰右舍年齡相近的寶寶一起玩,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將來上幼兒園時會更適應。入園後,父母可以利用接送時間,主動認識本班的一個或者幾個小朋友,鼓勵寶寶們在一起玩,分散分離焦慮,讓寶寶儘早融入群體生活。另外常帶寶寶做戶外運動、參與遊戲,這對寶寶早期熟悉不同的環境和克服對陌生人的害怕大有裨益。

  4、培養寶寶的規則意識

  規則意識的建立與寶寶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日常生活中的作息規律、遊戲中的規則以及家長對待寶寶的獎懲原則等,都可以使寶寶從中學習和發展規則意識。家長是寶寶模仿的第一個物件,因此家長的行為非常重要,像長時間看電視、上網等不良習慣都會讓寶寶關注並且模仿;另外家長一定注意不能講髒話,或者愛訴諸武力解決家庭矛盾,因為這些都會潛移默化影響到寶寶。

  :選擇早教機構

  0-3歲孩子的早教,是否讓孩子上早教課,已成了很多年輕父母特別關注的事情。如何選擇適合的早教機構,專家認為,三歲前的早教應更重視教學方式,根據孩子發育,進行因勢利導的課程教育,因此,沒有所謂最好的早教,只有最適合自己寶寶的早教。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寶寶的早教中心仍然是很多家長感到迷茫的事情,我們一起拉討論一下吧!以下幾個方面是需要您注意的。

  第一、品牌來源,是否是真正專業從事嬰幼兒早期教育的。

  第二、課程研發團隊,是否有真實、可信、權威的課程研發團隊。

  第三、各早教機構的理念。早教機構不應該只是簡單的上課,也不是簡單的教寶寶各種知識,而是為了全方面地提升寶寶各方面的能力,為以後的人生打好紮實的基礎,迎接未來不可預期的挑戰!

  第四、課程設定。很多早教機構有開設運動課啊,音樂課啊,藝術課啊,親子娛樂課啊等等。各個機構的側重點也是各不相同,有側重大運動的,有側重精細動作的,有側重學習能力的培養的,有側重社交技能培養的,也是林林總總各不相同。

  第五、課後服務體系。

  很多早教機構上課時熱熱鬧鬧,下課時一鬨而散。其實,一個好的早教中心首先應該能在課後及時給家長反饋,作為一個專業早教導師通過課堂中孩子的表現,應該能觀察到孩子在各個方面的強弱項;其次,更應該針對孩子在課堂中表現出的強弱項給出指導性的意見和建議。

  所以,早教中心應該是早期教育的諮詢、示範和指導的機構,目的是通過傳遞科學的育兒知識,提供給家長科學的教育理念,通過具體的教育活動去改善家長的教育方法,提升家長的教育技巧。早教機構應和家庭攜手共育,讓家長自己成為教育專家。一個好的早教機構不單是培養孩子;也是在培養孩子的父母!

  第六,重複頻率及延續性。有些早教機構的課程重複頻率很高,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課程內容都雷同甚至完全一樣!很多寶寶甚至家長漸漸就會了無興趣,寶寶課程參與度就會下降。我想如果每次課程家長都能學會一些新的遊戲及培育方法,再結合導師給出的針對每個寶寶個體情況的意見和建議,在家中反覆練習,保證課程效果的延續性,這才是價效比較高的課程,也是相對較佳的方式。

  這些領域對嬰幼兒來說都是非常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如果只側重於某一方面,嬰幼兒的刺激和發展都不是完整的。如果課程的設定能涵蓋這些領域,但又依據嬰幼兒生理及心理的發展有所側重,那就是相對完美的課程了。因此, 看一個早教系統是否合適自己的寶寶,是要從多角度來看的,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寶寶的特點,然後根據寶寶的自身情況去選擇合適的早教機構。

  總結:市場上有很多五花八門的早教機構,也間接說明了早教的重要性和家長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那麼在這五花八門的早教機構中如何選擇出適合自己寶寶的早教機構呢?我們以上從很多方面對您選擇早教機構提出了建議,希望您能採納,從而找出適合自己寶寶的早教機構。

  :孩子發音不準確

  孩子的發音不標準或是口齒不清等需要引起重視,孩子小的時候舌根軟,也就是說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孩子從小聽到的話語發音不標準那麼對於他們將來發音也會有很大影響,而且小的時候沒有就糾正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發音問題會更加難以糾正。

  孩子的發音不準確主要是由以下幾個方面造成的:

  第一、受到周圍的環境影響

  在孩子學習語言的階段裡沒有獲得標準的發音指導,有些父母由於忙於工作忽視了對於孩子的語言培養,孩子語言的掌握就是在模仿以及交流中逐步提高,即是孩子若沒有一個良好的語言榜樣,就會不自覺的學一些當地的方言發音或是模糊不清的發音,致使孩子很難獲得進步。

  第二、父母認為孩子的發音很好玩

  有些父母沒有意識到發音不標準的問題,他們會認為孩子還小,發音問題以後會糾正過來,他們會覺得孩子有些發音不標準配上可愛的童音會很有趣,故意逗孩子讓孩子重複這些錯音,讓孩子潛意識裡覺得自己發音是正確的。

  第三、孩子思維與語言發展不平衡

  孩子的大腦裡經常會有些天馬行空的幻想,他們的思維發展很快,想說的以及想表達的事情也很多,但是由於自身掌握的詞彙量不是很多,因而很多時候感覺“話到用時方恨少”,表達能力差,孩子很著急因此有時候會發出一些模糊的迎接來代表自己想說的話語或是句子。另外由於孩子對於詞彙的真正含義不甚瞭解,故而再重複成人言語的時候經常出現錯誤。

  家長若是發現孩子發音不正,要及時幫助他們糾正錯誤,如果是由於生理缺陷而造成的聽力不好,要經過專業的康復治療,若不是生理原因造成,那麼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幫助孩子改正他不正確的發音。

  第一、給孩子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在跟孩子講話的時候語速儘量放的慢一些,使用普通話發音儘可能的要標準,可以讓孩子多聽些標準發音的音訊,同時多鼓勵孩子能夠說話,給孩子大膽犯錯的機會,但是不要忽視他的錯誤,循序漸進讓孩子可以慢慢改正過來。

  第二、要培養孩子的聽音能力,

  聽得正確才能夠發音正確,孩子的聽力需要培養起來,通過漢語拼音來幫助孩子習得正確的發音,能拼了自然也就會念了,會念了也就會說了。教孩子發音時,要讓孩子看成人的口型***脣形、舌位***。

  總結:家長隨時注意糾正孩子發音,但是也不要不顧實際情況硬鑽牛角尖,一味要求孩子的發音正確,還是要顧及到孩子自尊心,通過耐心,細緻的講解讓孩子能夠漸漸改正過來自己的發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