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田間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馬鈴薯別名洋芋、土豆、山藥蛋等,兼有糧食和蔬菜的功能,與水稻、麥、玉米和高粱一起被稱為世界五大農作物。種植馬鈴薯需要定期管理。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馬鈴薯田間管理的方法吧。

  馬鈴薯田間管理的方法

  1、適時中耕除草、看苗追肥:由於秋季的日照短,適合塊莖生長,植株結薯早,不易徒長,故在管理上應以促為主。當馬鈴薯出苗60~70%時,畝用尿素2.5~3公斤,兌水肥1600~2000公斤穴施;當生長到30~40釐米時,畝用草木灰500公斤,兌人畜尿40~50公斤,拌勻***施,並壘廂培土,促使早發棵,快速生長。

  2、清理好排水溝、降低田間溼度:播種後應連續澆水,保持行壟溼潤,直至出苗。後期溫度降低,應減少灌水,清理排水、排溼溝,並逐漸加厚培土防寒,保護塊莖。

  3、及時用藥,防治好馬鈴薯的晚疫病與蚜蟲:防治晚疫病最有效的藥劑為25%的瑞毒黴錳鋅600倍液,或72%克露700~8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的有效藥劑應是抗蚜威2000~3000倍液噴霧。

  馬鈴薯吃出好性格

  山西人愛說“山藥蛋寶中寶,頓頓飯離不了”。馬鈴薯含有維生素C,而且發熱量高。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上班族,最容易受到抑鬱、灰心喪氣、不安等負面情緒的困擾,馬鈴薯可以幫你解決難題。

  食物可以影響人的情緒,是因為它裡面含有的礦物質和營養元素能作用於人體,改善精神狀態。做事虎頭蛇尾的人,大多就是由於體內缺乏維生素A和C或攝取酸性食物過多,馬鈴薯可以幫你補充維生素A和C,也可以在提供營養的前提下,代替由於過多食用肉類而引起的食物酸鹼度失衡。

  馬鈴薯的最佳烹飪方法

  從烹飪營養的角度來說,馬鈴薯最佳的烹調方式排名:蒸、烤、煮。首先,營養素損失少;其次,避免高溫加工產生致癌物質,同時,馬鈴薯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產生的熱量也會保持在最低值。最差的烹調方式則是煎、炸及高油高糖的方式,不僅會使營養素流失,熱量翻倍,而且烹調不當還會增加有害物質的產生。

  維生素C屬於水溶性維生素,很怕熱,且去皮、切、淘洗及炒食等過程都會破壞它。但馬鈴薯有點特別,據《中國食物成分表》的資料顯示,蒸的方式可使馬鈴薯VC含量提高兩倍以上。

  如何蒸或烤馬鈴薯呢?建議把整個帶皮馬鈴薯洗淨,直接上鍋蒸或裹上錫紙放烤箱烤,不去皮,避免馬鈴薯有破損而造成營養流失,保證完整性。蒸或烤熟後直接剝皮吃。馬鈴薯含大量抗性澱粉,放涼後會“反生”,減緩澱粉在腸道內的消化吸收。可偶爾用馬鈴薯泥代替部分主食吃,一天不超過200克。

  馬鈴薯的做法十分講究,要想最大程度地保留馬鈴薯的營養價值,我們一定要合理地烹飪,避免營養成分的流失以及有害物質的產生,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