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種植技術方法_白芨臨床應用

  我國白芨目前大多還是依賴野生,野生白及資源是有限的,越挖越少。至於要怎麼種植白芨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白芨種植技術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白芨種植技術方法

  1.選地整地

  選擇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和腐殖質壤土,溫暖、稍陰溼環境,不耐寒。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種時,宜選陰坡生荒地栽植。把土翻耕20釐米以上,施廄肥和堆肥,每畝施農家肥1000千克,沒有農家肥可撒施三元複合肥50公斤,也可施有機肥100公斤。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勻。栽植前淺耕一次,把土整細、耙平、作寬130--150釐米的高畦。

  2.繁殖方法

  白芨用種子播種較難,分塊莖繁殖較易,大面積發展時可選用組培苗繁殖。塊莖繁殖一般9--11月初將白芨挖出,選大小中等,芽眼多,無病的塊莖,每塊帶1--2個芽,沾草木灰後栽種。開溝溝距20---25釐米,深5--6釐米,按株距10---12釐米放塊莖一個,芽向上,填上,壓實,澆水,覆草,經常保持潮溼,3--4月出苗。畝用種苗100公斤。

  3.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白芨在田間管理除草要求很嚴格,種植好噴灑乙草胺封閉,白芨苗出齊後。5---6月份白芨生長的很旺盛,雜草也長的很快,進行除草。除草結合摟鬆畦面,除草時要淺鋤,免得傷根。

  ***2***追肥白芨是喜肥的植物,每個月噴施一次磷酸二氫鉀或稀薄的人畜糞尿,7---8月停止生長進入休眠,但是要防止雜草叢生。

  ***3***灌溉和排水。白芨喜陰,經常保持溼潤,乾旱時要澆水,7~9月份早晚各澆一次水。白芨又怕澇,大雨及時排水避免傷根。

  4.病蟲害防治

  ***1***爛根病 南方多在春夏多雨季節發生。防治方法:注意排澇防水,深挖排水溝。

  ***2***地老虎、金針蟲 可人工捕殺和誘殺或拌毒土,用地蟲絕施入床上。用50%鋅硫磷乳油700倍液液澆灌床上。

  5.採收加工

  白芨種植2--3年後,9--10月份地上莖枯萎時,把挖塊莖去掉泥土,進行加工。將塊莖單個摘下,選留新稈的塊莖作種用,剪掉莖稈,在清水中浸泡1小時後,洗淨泥土,放沸水中煮5~10分鐘,取出炕至全乾。去淨粗皮及鬚根,篩去雜質。一般畝採收鮮品800-1000公斤,可加工200--300公斤。

  白芨臨床應用

  肺結核

  經抗癆藥治療無效或療效緩慢的各型肺結核,加用白及後能收到較好效果。據觀察:60例久治不愈患者,用藥3個月後,42例臨床治癒,X線顯示病灶完全吸收或纖維化,空洞閉合,血沉正常,痰菌陰性,臨床症狀消失;13例顯著進步,2例無改變。又40例有空洞的浸潤型及厚壁空洞患者,服藥後空洞閉合者24例,明顯縮小者12例,病灶吸收好轉者16例。有人認為,白及療法以對於酪性病變為主的浸潤型肺結核療效較好;在症狀方面以對咳嗽、咳血等治療效果比較明顯。用法:研粉內服。成人每日6~30克,一般用12~18克。3次分服。可連服數月,最多有服至2年的。此外,以白及粉3錢,每日3次分服,用於肺結核咯血13例,大都於1~3日內收到止血效果。

  百日咳

  白及粉內服,劑量為1歲以內0.1~0.15克/公斤體重,1歲以上0.2~0.25克/公斤體重。治療89例,結果37例服藥5天內症狀顯著減輕,15例於10天內顯著減輕,6例無效,31例中斷治療。

  ③治療支氣管擴張

  成人每次服白及粉2~4克,每日3次,3個月為一療程。21例患者經1~2療程,痰量顯著減少,咳嗽減輕,咯血得到控制。

  矽肺

  每次服白及片5片***每片含原藥1分***,每日3次。44例單純型患者,服藥3個月至1年後,胸痛、氣急、咳嗽、吐黑痰、咯血等症狀均顯著減輕或消失,體重增加,肺功能改善,血液濃枸櫞酸鈉反應有所進步。但X線改變不太顯著。

  十二指腸潰瘍出血

  成人服白及粉每次1~2錢,每日3~4次。觀察69例,大便轉黃和潛血轉陰平均時間分別為5.17天和6.5天,平均住院19.7天。治療中曾以白及內服加紫珠草注射進行觀察,但療效不見顯著提高。

  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

  在嚴格規定的指徵下,白及療法可能使某些患者免去手術;獲得穿孔治癒的效果。據29例觀察,成功者23例,失敗改行手術治療者1例,發生膈下膿腫及十二指腸瘻者1例,死亡4例***1例是在白及治療過程中發生休克,改行手術後死亡。3例入院時已呈垂危狀態***。適應白及療法的理想病例是一般所謂急性潰瘍穿孔,或穿孔前潰瘍症狀不嚴重,屬於縫合術指徵範圍以內的;如病變已呈侷限化的病例,則更為合適,白及療法的反指徵是:

  一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診斷不夠肯定者;

  二飽食穿孔者;

  三保守療法即使獲得成功,但仍須作延期手術者;

  四體檢時已有明顯腹脹、低位濁音,肛檢有明顯觸痛或有腫塊觸及,估計腹腔內液體較多者;

  五患者一般情況已呈輕度不良者。

  治療方法:先以胃管抽盡胃內容物,然後拔去胃管,用冷開水快速吞服白及粉3錢,冷開水量以不超過90毫升為宜。1小時後再重複以上劑量1次。第二天開始,白及劑量改為1錢,每日3次。

  白芨

  第1天應絕對禁食,第2天可少量飲水或給流質;第3天開始可恢復半流質飲食。治療過程中,抗休克、補液、輸血及抗菌素的使用等與一股常規處理同,同時必須強調嚴格觀察全身和區域性症狀的演變。如有全身情況惡化,如脈率增速、腹膜炎症狀擴充套件或低位濁音程度增加等現象,應當機立斷,立即改變治療方針,採取手術治療。實踐中觀察到,白及具有高度的粘性,可能在胃內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膠狀膜,從而使穿孔堵塞,胃內容物停止外溢。治療成功的病例,疼痛在1~5小時內開始顯著改善,12~24小時內可完全消失,腹肌緊張及壓痛亦隨之改善。但亦有報道指出:服用白及後增加胃內容,促進了胃的蠕動,妨礙了大網膜的包繞和肝的覆蓋,甚至有使包繞的網膜再度脫落的流弊;服用白及時的吞嚥動作和噁心、呃逆足以增加腹內壓,可使穿孔擴大和再穿孔;服用白及若不成功,白及糊流入腹腔,因其具有粘性,給手術清理腹腔帶來困難,甚至促成術後腸粘連,故認為白及療法並不理想。

  結接性瘻管

  用白及粉區域性外敷,根據分泌物多少每日敷藥1次或隔日1次,分泌物減少後可改為每週1次或2次。通常敷藥15次左右即漸趨癒合。藥粉須送入瘻管深部並塞滿,如瘻管口狹小可先行擴創,清除腐敗物。10例肺結核併發結核性瘻管患者,經敷藥12~30次左右均治癒。其癒合後的瘢痕無特別隆起,且未見覆發。實踐證明,白及外敷,具有吸收與排出區域性分泌物,恢復和增強機能,促進肉芽組織新生,清潔傷口,加速癒合等作用

  燒傷及外科創傷

  取新鮮白及削去表皮,用滅菌生理鹽水洗淨,按1:10比例加入無菌蒸餾水,冷浸1夜,至次日加熱至沸,以經滅菌處理的4號玻璃漏斗減壓過濾。濾液分裝於安瓿或玻瓶內,熔封。15磅高壓蒸氣滅菌30分鐘,即成為白及膠漿。凡佔體表面積約20%以內的區域性外傷或第一、二度燒傷,均可應用白及膠漿塗敷治療。塗藥前,先以生理鹽水作創面清理;塗藥後用凡士林紗布覆蓋,包紮固定。如無嚴重感染,可在5~7日後換敷。對感染創面需隔日換藥1次。9例燒傷患兒***平均傷面為8%***,2例闌尾手術切口及38例外傷患者***傷面平均為11%***,均經1~3次治癒。白及膠漿用於一般外科創傷及燒傷,其治療作用可能是:一通過神經反射機制而增強機體的防衛能力,刺激肉芽組織增生;二對葡萄球菌及鏈球菌具有抑菌作用,且可在區域性形成一保護膜,能控制及防止感染;三可縮短血凝時間,減少出血,從而有利於創面的癒合。

  肛裂

  取白及粉用蒸餾水配成7~12%的液體。待溶解後稍加溫,靜置8小時,過濾,成為黃白色膠漿。每100毫升膠漿再加入石膏粉100克,攪勻,高壓消毒,便成白及膏。用藥前先以溫水或淡高錳酸鉀液行肛門坐浴,然後用無齒鑷挾白及膏棉球從肛門插入約2釐米,來回塗擦2~4次,取出。再用一個白及膏棉球留置於肛門內2~3釐米處,另取一個白及膏棉球放在肛裂創面,將塗有白及膏之紗布塊敷於肛門,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全療程10~15日。如第1次治療不能往內塞藥時,可先用多量白及膏敷於肛門部;第2日肛門括約肌鬆弛,棉球便可順利塞入並來回塗擦。治療11例,經3個月觀察無1例失敗。9例於第1次換藥後便血消失,2例括約肌痙攣,經敷藥1次後括約肌鬆弛,能順利塞藥,第2次換藥便血即止。敷藥後,第1~2次大便時全部無痛或疼痛減輕;6~10日肉眼觀察創面全部癒合。認為獲效原因,主要是由於敷藥後能很快使肛門括約肌鬆弛及止痛止血,同時白及膏有潤滑、保護創面、促進生肌的作用。

"白芨種植技術方法 白芨臨床應用"的人

1.白芨要怎麼種植 白芨的種植方法

2.種植白芨技術

3.白芨常見病蟲害的防治

4.白芨的種植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