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火災時該怎麼做

  火災是嚴重危害人民生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最常見的災害之一,因此掌握火災救護知識很重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火災救護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發生火災時的救護知識

  在火災中,被困人員應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保持鎮靜,不要驚慌,不盲目地行動,選擇正確的逃生方法。必須注意的是,火災現場的溫度是十分驚人的,而且煙霧會擋住你的視線.當我們在電影和電視裡看到火災場面時,一切都非常清晰,那是在火場上的濃煙以外拍攝的.當處於火災現場時,能見度非常低,甚至在你長期居住的房間裡也搞不清楚窗戶和門的位置,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保持鎮靜,不能驚慌。

  如果您被困火災中,您應當利用周圍一切可利用的條件逃生,可以利用消防電梯、室內樓梯進行逃生,普通電梯千萬不能乘坐,因為普通電梯極易斷電,沒有防煙功效,火災發生時被卡在空中的可能性極大.同時,也可以利用陽臺。過道以及建築物外牆的水管進行逃生。

  發生火災後,會產生濃煙,遇到濃煙時要馬上停下來,千萬不要試圖從煙火裡出來,在濃煙中採取低姿勢爬行。火災中產生的濃煙由於熱空氣上升的作用,大量的濃煙將漂浮在上層,因此在火災中離地面30公分以下的地方還應該有空氣,因此濃煙中儘量採取低姿勢爬行,頭部儘量貼近地面。

  在濃煙中逃生,人體如果防護不當,容易將濃煙吸入人體,導致昏厥或窒息,同時眼睛也會因煙的刺激,導致刺痛而睜不開。此時,可以利用透明塑料袋,透明塑料袋不分大小都可利用,使用大型的塑料袋可將整個頭罩住,並提供足量的空氣供逃生之用,如果沒有大型塑料袋,小的塑料袋也可以,雖然不能完全罩住頭部,但也可以遮住口鼻部分,供給逃生需要的空氣.使用塑料袋時,一定要充分將其完全張開,但千萬別用嘴吹開,因為吹進去的氣體都是二氧化碳,效果適得其反。

  如果是晚上聽到報警,首先應該用手背去接觸房門,試一試房門是否已變熱,如果是熱的,門不能開啟,否則煙和火就會衝進臥室;如果房門不熱,火勢可能還不大,通過正常的途徑逃離房間是可能的。離開房間以後,一定要隨手關好身後的門,以防火勢蔓延。

  總之,發生火災時,要積極行動,不能坐以待斃。

  引發火災的常見火源

  火源是火災的發源地,也是引起燃燒和爆炸的直接原因。所以,防止火災應控制好10種火源,具體是:

  人們日常點燃的各種明火,就是最常見的一種火源,在使用時必須控制好。

  企業和各行各業使用的電氣裝置,由於超負荷執行、短路、接觸不良,以及自然界中的雷擊、靜電火花等,都能使可燃氣體、可燃物質燃燒,在使用中必須做到安全和防護。

  靠近火爐或煙道的乾柴、木材、木器,緊聚在高溫蒸汽管道上的可燃粉塵、纖維;大功率燈泡旁的紙張、衣物等,烘烤時間過長,都會引起燃燒。

  在熬煉和烘烤過程中,由於溫度掌握不好,或自動控制失靈,都會著火,甚至引起火災。

  炒過的食物或其它物質,不經過散熱就堆積起來,或裝在袋子內,也會聚熱起火,必須注意散熱。

  企業的熱處理工件,堆放在有油漬的地面上,或堆放在易燃品旁***如木材***,易引起火災,應堆放在安全地方。

  在既無明火又無熱源的條件下,褐煤、溼稻草、麥草、棉花、油菜籽、豆餅和沾有動、植物油的棉紗、手套、衣服、木屑、金屬屑、拋光塵以及擦拭過裝置的油布等,堆積在一起時間過長,本身也會發熱,在條件具備時,可能引起自燃,應勤加處理。

  不同性質的物質相遇,有時也會引起自燃。如油與氧氣接觸就會發生強烈化學作用,引起燃燒。

  摩擦與撞擊。例如鐵器與水泥地撞擊,會引起火花,遇易燃物即可引起火災。

  絕緣壓縮、化學熱反應,可引起升溫,使可燃物被加至著火點。

  火災的型別

  《火災分類》***GB/T 4968-2008 2008年11月4日釋出 2009年4月1日實施***

  火災根據可燃物的型別和燃燒特性,分為A、B、C、D、E、F六類。

  A類火災:指固體物質火災。這種物質通常具有有機物質性質,一般在燃燒時能產生灼熱的餘燼。如木材、煤、棉、毛、麻、紙張等火災。

  B類火災:指液體或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如煤油、汽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等火災。

  C類火災:指氣體火災。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丙烷、氫氣等火災。

  D類火災:指金屬火災。如鉀、鈉、鎂、鋁鎂合金等火災。

  E類火災:指帶電火災。物體帶電燃燒的火災。

  F類火災:指烹飪器具內的烹飪物,如動植物油脂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