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飼養管理的論文欣賞

  動物的飼養關係著畜牧養殖企業的經濟效益,做好加強畜產品質量監管工作,是我們面臨的重要工作。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

  淺析飼養動物侵權責任

  摘 要:隨著社會物質水平的提高,飼養動物在社會生活中越來越流行,但隨之而來的動物侵權事件發生率也越來越高。對此類事件的處理,我國《侵權責任法》用專章做了較為完善的規定,但對動物侵權的構成要件以及特殊的歸責原則仍沒有明確的規定。本文將從這兩個方面著手,結合現行法律作具體分析。

  關鍵詞:飼養動物損害 構成要件 歸責原則

  一、動物損害責任概述

  ***一*** 飼養動物損害責任的含義

  飼養動物損害責任是指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在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時,根據致害動物的種類和性質適用無過錯責任或者過錯推定責任原則,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特殊侵權責任。

  ***二*** 飼養動物損害責任的構成要件

  1. 存在損害。損害存在,意味著民事主體的權利遭受損害,包括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害。動物造成被侵權人的人身損害,包括死亡、殘疾和一般傷害。動物造成被侵權人的財產損害,例如動物致傷他人的動物,動物闖入他人房屋造成傢俱的損壞等,都構成財產損害的事實。飼養動物致害的事實還包括妨害。動物妨害是客觀存在的,比如學童因惡狗常立於其赴校必經之路而不敢上學等 這也是一種對他人合法權益的侵害。

  2. 該損害是由飼養的動物造成的。只有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才能產生動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關於"飼養的動物"的理解,說法不一。張新寶教授認為,"飼養的動物"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第一,它為特定的人所有或佔有,換言之,它為特定的人所飼養或管理;第二,飼養或管理者對動物具有適當程度的控制力;第三,該動物依其自身的特性,有可能對他人的人身或財產造成損害;第四,該動物為家畜、家禽、寵物或馴養的野獸或爬行類動物。我們認為,應該從下方面界定"飼養的動物",一是與人的關係的從屬性和依附性;二是具有的人身和財產危險性;三是可劃分為動物類的生物區別性。

  3. 損害是由動物的獨立動作造成的。動物侵權的特點在於:致人損害的結果並非人的行為,而是動物的獨立動作所致。如果動物的飼養人、管理人或第三人故意利用動物致人損害,那麼這時就不是動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問題,而是飼養人、管理人或第三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問題,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動物只是作為人損害的工具而已。所謂獨立動作是指動物不在人的意志支配下獨立加害於他人,其飼養人或者管理人的管束不周的行為。

  二、 飼養動物損害責任的歸責原則

  在各類侵權行為中,飼養動物致人損害是一種特殊的形式,其特殊性在於它是一種間接侵權引發的一種直接責任,其加害行為是人的行為與動物的行為的複合。動物侵權的特殊性質也決定了其歸責原則的多樣性。《侵權責任法》根據具體情形分別規定了以下歸責原則。

  ***一*** 無過錯責任原則

  《侵權責任法》第78條規定了飼養動物損害責任的一般情形:"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按照這條的規定,對於一般的飼養動物致人損害,並不要求有過錯的要件存在即可構成侵權責任,即只要有損害的發生,被侵權人就可以要求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賠償損害。《侵權責任法》第79、第80、第82條規定了適用無過錯責任的三種特殊情形。

  第一,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界定是否"採取安全措施"呢?根據最高法院的意見本條主要是針對動物進入公共場所而言,因此我認為既然違反規定將動物帶入公共場所,如果動物傷人,就可以推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就應該承擔民事責任,採取嚴格的、無免責的無過錯責任原則。如狗的主人攜狗乘電梯,沒有給狗戴嘴套,一個小孩子零食去喂小狗,被狗咬傷。這時就不得以小孩子的監護人沒有盡到監護職責而認定監護人有過錯,全部責任應由狗的主人承擔,因為狗的主人沒有采取安全措施給狗戴嘴套。

  第二,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只要違反管理規定飼養了烈性犬等危險動物,並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就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在烈性犬潛伏種種危險的情況下,讓它的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更加嚴格的責任是對社會、對公眾負責的態度。本條規定了如此嚴格的責任就是引導那些喜歡飼養高危寵物的人認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和法律責任,為自己、為他人、為社會著想,不要違反規定飼養烈性犬等危險動物。

  第三,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對於脫離佔有的動物造成損害的,古羅馬法規定動物的所有人不承擔責任,後世大多數國家立法承襲了羅馬法的這一做法,但也有例外。如《法國民法典》就規定,動物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動物走失或逃脫時造成的損害,應負賠償責任,英國的判例認為,如果尚能認為喪失佔有的動物為被告之物,即使該動物已恢復天然狀態,被告仍應負責。我國沒有明確規定這個問題,根據民法基本精神,我國學者認為應按下列不同情況確定責任的承擔:第一,如果喪失佔有的動物已恢復其天然狀態,則不屬於飼養的動物,應按野生動物看待,動物的原佔有人不承擔責任。第二,如果動物在脫離佔有,沒有恢復其天然狀態,又沒有處於他人管束之下,而被第三人不當得利而佔有,則動物的佔有人和不當得利人對該動物造成的損害都應承擔責任。第三,如果動物脫離佔有後,被第三人無因管理而佔有,對該動物造成的損害,動物的佔有人仍應承擔民事責任,無因管理人不承擔責任;但無因管理人管束動物有過失的,也應承擔一定的責任。

  ***二*** 過錯推定原則

  《侵權責任法》第81條規定,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此類情形適用的是過錯推定責任,即先推定侵權人具有過錯,侵權人能夠證明已經盡到了管理責任的,為無過錯,免除責任;不能證明者,為有過錯,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動物園作為一個公共場所,無論在建設規模上,還是人力、物力的投入上,都應該比一般動物飼養人的要求高,再加上動物園本來就收取了門票,就有義務承擔更重的責任,因此,對於動物園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我們一開始就推定動物園一方有過錯,但如果動物園能夠證明獸舍設施、裝置沒有瑕疵,有明顯的警示牌,管理人員對遊客挑逗、投打動物或者擅自翻越欄杆靠近動物等行為進行了勸阻,可以說,該盡的管理職責已經做得很好了,那麼動物園就可以不承擔侵權責任。

  ***三***不真正連帶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83條規定,"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第三人承擔責任的基礎是其對動物造成他人損害有過錯。如果沒有過錯,第三人則不承擔侵權責任。因此,本條實際上是兩種歸責原則。一方面,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的是無過錯責任。另一方面,第三人致使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第三人承擔的是過錯責任。 為了能夠更加充分、周到地保護被侵權人的合法權利,有利於賠償得到更好的實現,本條規定採用的不真正連帶責任的規則,被侵權人既可以向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

  參考文獻:

  [1] 張新寶著.侵權責任法[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

  [2] 楊立新.《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條文釋解與司法適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

  [3]全國人大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民法室,《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條文說明、立法理由及相關規定[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

  談如何加強動物飼養安全監管

  摘要:動物的安全可以有效減少疾病的發生,防止病例的傳播。因此動物安全監管工作十分重要,要加強監管措施。

  關鍵詞:加強 動物飼養 安全監管

  1、動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動物的安全關係著畜牧養殖企業的經濟效益,關係著人民的生活健康。加強安全監管可以有效防止疾病的傳播,遏制病情。這樣畜牧產品流傳到市場,才能乾淨衛生,保障人們的正常食用。畜產品安全安全監管工作是涉及獸藥、飼料等養業投人品的生產、經營、使用,動物飼養管理,動物病的防治,動物疫病的預防、控制、撲滅和動物的宰、加工、包裝、貯藏、運輸和銷售等多個環節的綜性工作,是農業發展到新階段後亟待解決的主要盾,直接關係到人體的健康和畜牧業的發展,關係社會穩定和國民經濟發展。做好加強畜產品質量監管工作,是我們面臨的重要工作。

  2、加強動物安全監管的幾點措施

  2.1加強宣傳,增強意識

  提高全社會畜禽質量安全意識,是動物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我區畜牧養殖業多以分散分戶養殖為主,規模小,加之部分群眾對畜產品安全問題認識不足,違規使用不符合國家規定的飼料新增劑、獸藥,安全意識淡薄。飼養水平不高,環保意識差,增加了人畜共患病的傳播機率。因此,要廣泛宣傳畜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和有關畜產品質量安全的法律法規,組織相關人員認真學習《動物防疫法》、《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及省市縣有關檔案精神,提高其認識水平和業務素質,同時增強工作緊迫感和責任感。利用多種有效途徑,廣泛宣傳涉及相關法律法規及畜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利用全社會的力量,依法自覺搞好畜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2.2加強飼養過程中的監督管理

  加強飼料監管力度,確保飼料安全。進一步完善飼料法律、法規,加強飼料質量監督的力度,尤其是將獸藥殘留監測納入飼料安全監督範圍的重點,取締生產銷售含有違禁藥品的飼料企業。建立飼料安全資訊體系,提高飼料行業管理水平,提高飼料產品質量。加快新型飼料新增劑的開發、推廣,通過宣傳和教育,實現飼料和飼料新增劑生產、經營、消費的良性研發,並提高使用者對飼料安全因素的認識,確保飼料安全。規範獸藥管理,嚴格休藥期制度。嚴格執行《獸藥管理條例》,規範獸藥生產、經營、銷售和使用行為,清理整頓獸藥市場,嚴厲打擊製售假劣獸藥的活動。

  2.3加強屠宰管理

  政府對動物的屠宰要統一規劃,減少個體的屠宰,堅持安全管理的原則,合理配置生豬定點屠宰場,改變當前定點屠宰場過於集中或過多、過濫的極端狀況。對屠宰場過於集中的縣***市區***,當地政府和經貿部門要督促定點屠宰場方,做好生豬上門收購、肉品配送到點等配套服務工作。對與條件過差的生豬定點屠宰場點要科學合理的整合與改造,建立健全屠宰條件與動物防疫條件。對於還未完全實施定點屠宰的縣,政府要加大投人力度,努力創造條件,全面實行定點屠宰。並且,政府和相關部門對濫宰行為要加強監管,對私屠濫宰嚴重的地方,政府要組織公安、經貿、農業等聯合執法隊開展集中整治和取締,對拒絕和阻礙執法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4建立健全藥物殘留監測體系

  經過國外長期的畜牧養殖經驗總結,動物檢疫檢測制度的建立,是防止動物傳播的保障。建立藥物殘留檢測機制,要加大資金投入,引進先進裝置,招賢畜牧專業技術人才。對病原微生物和藥物殘留及時進行檢測,對畜產品和飼料、獸藥等投入品努力實現全覆蓋質量監督,提高監管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要提高監測頻次和密度,定點、定時開展殘留檢測和跟蹤監測,發現問題及時果斷處理。隊產品質量安全資訊釋出要及時,保證大家在第一時間得到資訊,這樣才能有效指導好安全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國家監測中心為龍頭,省級監測中心為骨幹,地縣級監測中心為基礎的畜產品質量監測體系。這樣監管工作才能體現公正性、權威性,才能有效地督促生產,使經營者與使用者規範地進行生產,確保上市畜產品質量安全,完全符合國家有關標準。

  2.5加強市場準入

  嚴格控制疾病動物進入市場,加強監督並引領畜產品生產個體或企業,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規定,依法檢查自己的動物產品。監督批發市場對入市產品的檢測,要科學地並建立報告制度,一定要確保上市產品質量安全。應大力加強安全動物產品合格研究工作,只允許經過安全合格和報驗合格的動物進入市場,儘快探索經濟、方便實用的動物及其產品標識,方便工商部門的檢查工作,這樣才能確保真正放心、合格的動物及其產品進人市場銷售。

  3、總結

  目前,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畜禽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做好畜禽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畜禽的安全關係著畜牧養殖企業的經濟效益,關係著人民的生活健康。加強安全監管可以有效防止疾病的傳播,遏制病情。這條道路任重而道遠,廣大工作者應堅持科學發展觀,科學地做好監管工作。

  參考文獻:

  [1]蒙善朝.畜牧養殖專業戶的風險和風險管理.中國畜牧獸醫,2011,27.

  [2]王功元.對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的思考.中國牧業通訊,2010,18.

  [3]徐歡歡,等.淺談動物防疫中存在的問題.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11,2.

  [4]周永春.規模健康養殖防疫應先行.疫情防治,2011,4.

  [5]李慶康.我國集約化畜禽養殖場糞便處理利用現狀及展望[J].農業環境保護,2000,19***4***:251-254.

  [6]任浪,等.畜牧生產帶來的環境汙染及對策[J].當代畜禽養殖業,2003***3***:29-31.

  [7]張欣.畜牧養殖合作社和畜牧業的發展.山東畜牧獸醫,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