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寶貝清醒紀散文推薦三篇

  《清醒紀》是安妮寶貝最新創作的一部小說散文集。裡面包含了非常深入的對生命主題的探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安妮寶貝清醒紀散文三篇,供大家欣賞。

  安妮寶貝清醒紀散文推薦一:十八日自省

  有一些盛名繁華之下結束生命的人,也許是因為長久反覆的自省。

  華麗的表演者,在形式感之中忘記了自己的所求。而清醒的表演者,聽到內心的聲音,並試圖表達。只是,表達之後,入戲與齣戲雖只有一步之遙,但太過投入,最終惘然於內心的途徑該通往何處。

  試圖告別童年孤獨的陰影,所以進入最喧譁的圈子。試圖尋求到感情的慰藉,所以經歷男男女女,尋找情途終點。試圖結束表演,舉行了告別演唱會。而落幕之後的寂寞,又是幾個人能夠忍受,而且曾經如斯輝煌。又再復出……清醒的人不代表能夠控制自己。他看到問題,掙扎得劇烈。反倒失去某種定向之後的簡單與安穩。

  站在高樓上看完沸騰夜色和萬千燈火,之後,縱身一躍……我想,他所看到的,依然只是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的疑問。

  若對自己有太多自省,觸控到的生命之深淵,便更暗更長。

  二十一日拍照

  她經常在拍照片的時候抿住脣角,微微探出脖子,眼神極其寂寞。他經常在拍照片的時候把手臂互相交纏在胸前,雖神情顯得激昂,但那是不安全感的表示。她經常在拍照片的時候露出牙齒做歡笑狀,閃光燈一亮,笑容就被自動開啟,並不來自內心。他經常在拍照片的時候揚起下巴露出驕傲表情,但卻是一個容易被激怒的男人,並且沒有自信。

  在被拍照的時候,人顯得起伏不定,顧此失彼。

  人物攝影,拍到的無非就是一個人的面具,或者真相。

  二十三日春恥

  深夜回家的計程車上,看到公路兩邊有潔白的花樹盛開,不知道是櫻花桃花還是梨花。四月,城市裡所有的花都熱熱鬧鬧地開了。開得不知道時間的界限。忘記了生與死。開成一片被廢棄的大海。

  凜冽的氣勢,累累層疊,壓折了樹枝,一直彎到泥地上。這樣仗勢欺人的熱烈的花。沒有芳香。只有顏色形容及陣勢。春天被寵愛得無以為繼。可以深情直至潰不成軍。破罐子破摔般的放肆。意興闌珊的頹唐。

  總是有一種傷感在內心細細灼燒。不安的預感。春天,它對重複的事情從不輕易動容。它從不羞恥。春風沉醉的夜色就這樣來臨。

  安妮寶貝清醒紀散文推薦二:二十五日愛人

  愛一個人,是一件簡單的事。就好像用杯子裝滿一杯水,清清涼涼地喝下去。你的身體需要它,感覺自己健康和愉悅。以此認定它是一個好習慣。所以願意日日夜夜重複。

  愛一個人,沒有成為一件簡單的事,那一定是因為感情深度不夠。若要懷疑,從價值觀直到面板的毛孔,都會存在分歧。一條一條地揪出來,彼此挑剔和要求。恨不能讓對方高舉雙手臣服。但或許臣服也並沒有用。

  因為你就是愛這個人不夠。所以連他多說一句話都會有錯。

  年少的愛情,務必要血肉橫飛才算快意。

  玩具已經不是所需要的款型,但習慣了抓在手裡,所以依舊丟不下。一邊抱怨一邊絕對不離不棄。置身感情之中並不懂得寬憫。除了需索還是需索。開口質問必是,你為什麼不再愛我。

  彷彿愛是所有企圖的終極。

  要過很久,才會明白,愛,並不是一個事件。一種追尋。也不針對任何一個確定的對方。

  不是拿來滿足自己自私及自大內心的工具,也不是用來對抗虛無本質的武器。

  它只是一種思維方式。它是一種信仰。

  一定不能想要在對方身上獲取你所缺失的東西。不管是物質還是感情。

  原諒對方也是脆弱的有缺失的人,又怎麼能夠去奢求他的保護及成全。

  即使你需要一個偶像。但那一定不會是你的愛人。不要希望互相拯救。

  他應更像是你獨自在荒涼旅途中,偶然邂逅的旅伴。

  夜晚花好月圓,你們各自走過漫漫疲憊長路,覺得日子寂寞而又溫情跌宕。

  所以,互相邀約在山谷的梨花樹下,擺一壺酒,長夜傾談。

  它是願意在某段時間裡,與一個人互相交換歷史,記憶及時間的信任。

  交換各自生命中重要而隱匿的部分。卻對各自無所求。

  當它已經存在的時候,就已經失去所謂的結果。

  三十一日唱片

  是電子音樂動物。喜歡一切迷幻,機械感,有民族異域特性,鎮壓得住的暴烈,收放自如的柔情,以及不知所云,無始無終的音樂。電子合成。

  有一張FlamencoFantasy,是舞曲。放第三首SoleaCanon的時候,酸楚柔情。節奏非常分明。所有熱烈真摯的感情,都將會是從紅到灰。

  有時候也聽Dido。因為她顯得迷惘,並且淡薄。

  在酒吧裡挑選一大堆一大堆的簡裝CD。對不瞭解的歌手,就只憑歌名和封面設計來作判斷。

  買的第一張CD,是愛爾蘭風笛。但現在不聽了。開始慢慢喜歡大提琴。鋼琴都似乎是屬於少年的。只有心的老去,才會明白大提琴那種糾纏的停頓的質感。

  安妮寶貝清醒紀散文推薦三:又四日男子

  每個女人,都會有對男人的好色之心。如同喝水般自然。

  漂亮的男子,如同空氣中的花香,雖不是生活的基本原料,但與精神層面的自我暗示有關。

  它使一個女子對自己的身體和感情產生敏感。

  世間關於美的標準,總是一貫乏味。清涼眼眸,甘甜脣齒。一雙骨結清晰的手,手背上宛轉延伸的藍色靜脈如同山巒起伏。這樣的男子,臉上會混合女人與孩子的輪廓特徵。

  這樣他才會美。

  他們很少出現。對你的生活實際內容沒有實質性推進。你不會希望與他談一場戀愛。因為會畏懼試圖穿越那具光華的皮囊,觸控到一顆庸碌而與常人無異的心。他們像光線一樣出現。漫無邊際,照亮天地。這是惟一的作用。

  而見到最多的平常男子,面容相似,衣著單調,有鮮活雷同的世間性情,用途廣大並且作用實際:共事,戀愛,暢談,或者結婚。他們像所能購買到的結實而價格適宜的牙刷,每天都要相見並且使用。每過幾個月都想換,但換與不換也並無明顯不同。

  你可以在任何一個時間和地點遇見他。此起彼伏。是註定彼此聯盟的另一半。

  男人在睡覺,受傷,吃飯,信任某個女人的時候,會像個孩子,有著天然的脆弱和純真。而女人不同。女人會隨著歲月變得堅硬實用。

  每個女人在對男人的具象選擇上,都會有自己的一些微小記號。有些女人喜歡男人有長的眼睫毛***落淚的時候讓人心碎***,理非常短的平頭***攻擊性的象徵***,穿燈心絨褲子***性格溫和***,偶爾會非常乾淨地穿一件白色細麻襯衣***內心有對人際關係及夢想的潔癖***。這都是私人化的情結。

  她會如何對待她的父親,哥哥或者弟弟,就會如何地對待她愛的男人。越是計較的感情,越是依賴至骨髓。有時候她像一個母親一樣無私。有時候像孩子一樣需索。男人很難明白女人對他們的感情。

  而在一個女人的一生中,其實很少有機會碰到真正適合她的男人。

  她會有大量的時間,浪費在與普通牙刷的互相依存上,從黑暗的青春期開始。就好像大浪淘沙,來勢洶湧,身不由己。她走在超市裡尋覓一柄牙刷的姿態,看起來是一個悲劇的形式。再怎麼走,也是在超市裡。再怎麼找,找到也只是牙刷。每天刷完牙,就還是失望。

  好的男人,能夠幫助一個女人提升自己。帶她摸索靈魂的另一個層面,替她開啟一扇門,看到別處的天地。她因此而更喜歡那個新的被髮掘的自己。被一雙聰慧的手雕琢,有了高貴的線條。她獲得改造。

  而這樣的男人。非常少。並且他們會在塑造完一件作品之後通常有倦怠之心。因為他們不是牙刷,不能被用來日日夜夜使用。

  女人對一個男人的態度,要麼如同隔岸觀煙花,心裡驚動,無關痛癢,滿目照耀。

  要麼就是冷暖自知,血肉糾纏,不依不饒。她從來都沒有中間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