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長征路發言稿

  長征是一次檢驗真理的偉大遠征,真理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檢驗,真理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確立。不忘初心才能走好新的長征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說,長征永遠在路上。這次專程來這裡,就是緬懷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長征路。今天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新長征。我們這一代人要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80載歲月崢嶸,縱然時代變遷,但長征烙印在中華民族靈魂深處的紅色印記,從未淡去。面向未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剛剛啟程,唯有不忘初心,才能走好新的長征路。

  二萬五千里長徵,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用鮮血與汗水鑄就了中華民族今天的輝煌。回首往昔,翻雪山、過草地、戰伏擊,在充滿困難和曲折的鬥爭中,中國共產黨人捨生忘死、浴血奮戰,以堅如磐石的革命意志,一次次在生死攸關之際贏取勝利,譜寫出中國革命最壯麗的篇章。

  長征的勝利是革命精神的勝利。革命理想高於天的情懷,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爭取勝利的堅定意志,不怕犧牲、決一死戰的英雄豪氣……長征精神讓中國共產黨人戰勝了血與火的洗禮,也成為激勵中國人民贏得革命鬥爭勝利的力量源泉。

  明鏡照形,古事知今。80載歲月更迭,幾代人不懈努力,今天的中國不僅“站起來”“富起來”,更“強起來”,創造了人類史上的發展奇蹟,昂然於世界民族之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黨的提出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踐行,成為新時代的長征路,需要我們繼續弘揚長征精神,去書寫新的篇章。

  新長征永遠在路上。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路上,繼承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傳遞紅色基因,讓中華民族精神在新的長征路上煥發出璀璨的時代光芒,永遠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新的長征路上,我們要高擎起長征精神的火炬,才能凝聚起最強大的力量,以橫刀立馬的氣概、開天闢地的豪邁,在新長征路上不斷攻堅克難。

      篇2

  實事求是地說,長征,是我們黨和軍隊,由於一錯再錯的錯誤路線的領導,迫於嚴酷形勢的一次無奈的戰略大轉移。“紅旗飄,軍號響,子弟兵,別故鄉。紅軍主力上征途,戰略轉移去遠方……”這是老紅軍蕭華同志所創作的《長征組歌》裡對中央紅軍離開江西革命根據地時的悲壯寫照。但是,正是在這個戰略大轉移的過程中,一次次失敗的教訓和血的事實,使我們的黨和軍隊認清了錯誤路線的本質和危害,從而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內的領導地位。毛澤東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銳目光洞察形勢,用他那軍事家的雄才大略指揮紅軍,戰勝了無數的艱難險阻,終於到達了陝北,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也使中國革命走向了一個新的起點,從此踏上了勝利的坦途。

  在長征勝利以後的歲月裡,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同志領導著中國人民前赴後繼,用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又經過了十幾年的艱苦鬥爭,終於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長征,就沒有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沒有改革開放的今天。而在堅苦卓絕的長征過程中所形成的長征精神,正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能夠領導中國人民取得輝煌勝利的強大精神保證。

  歲月悠悠,轉瞬已經八十年過去了。當年那支衣衫襤褸、疲憊不堪,依靠著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實現共產主義,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讓全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堅定信念走出雪山草地的軍隊,已經成為了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的國家武裝力量,成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師。撫今追昔,讓我們深深的理解到,人是要有理想和信念的,正因為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撐,我們的紅軍才走出了雪山草地,才完成了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徵。理想和信念,是革命勝利的可靠保證!可以設想,如果沒有了理想和信念,或者說失去了理想和信念,那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我們的國家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現在,經歷了社會主義革命和改革開放的祖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千變萬變,人民群眾的理想和信念沒有變,對黨和政府的期望和信任沒有變。人民群眾渴望革命老傳統、老作風的迴歸,期盼著革命老前輩為之奮鬥的目標早日實現的願望沒有變。

  隨著時光的流逝,老一輩紅軍戰士大都作古,離開了我們,但他們的精神和信念卻留存了下來,成為了我們黨,我們國家的寶貴財富。現在,在我們的黨內,特別是在一些領導幹部中,很有一些人對長征精神,對老紅軍的革命精神和信念、對革命的老傳統不屑一顧,有的甚至於肆無忌憚地糟蹋這些寶貴財富,這是非常令人震怒和痛心的。誰褻瀆了紅軍的精神和信仰,誰就是人民的敗類,就是人民的罪人!

  現在,以為首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正在率領全黨和全國人民,為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讓人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進行著新的長征。我們就是要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長征路,而長征精神必將為激勵和教育全黨、全國人民“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在新的長征中實現我們的最終理想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篇3

  二萬五千里長徵,舉世矚目,彪炳史冊。我們記憶長征,是為了汲取智慧力量;我們不忘初心,是為了繼續前行。推進強軍興軍實踐,需要從走過的每一段路上,接過那些照耀我們順利前行的火炬。

  一、信仰與忠誠

  人類有三種關係:人與物的關係,產生自然科學;人與人的關係,產生社會科學;人與自己的關係,產生宗教和信仰。有信仰的人什麼樣?我們現在還能看到方誌敏烈士臨刑時的照片,披著一件破舊的棉大衣,戴著鐵鏈,目光透著剛毅。他用自己的頭顱,換取心中那堅定的信仰。這就是有信仰的人。

  信仰與忠誠靠行動來詮釋。法國思想家羅曼·羅蘭講:“信仰不是一種學問,而是一種行為,她只有被實踐的時候,才有意義。”長征就被所有的紅軍將士賦予了這樣的意義。大渡河鐵索上匍匐前行的勇士,草地裡用自己的身軀為隊伍鋪路的烈士,雪山上把石頭裝進口袋冒充乾糧的戰士,他們用鮮血、用生命,詮釋著什麼叫心中的信仰,什麼叫追隨的忠誠。

  理想仍在遠方,路途依然艱難,前行需要力量。強軍興軍的偉大實踐,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傳承紅軍將士的血脈,用具體行動續寫這種信仰與忠誠。

  鑄牢信仰與忠誠的理論根基。理論上的清醒,決定著信仰與忠誠的堅定。當前,我們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學習領會好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做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對設計的強軍興軍路線圖堅定不移。

  牢記信仰與忠誠的核心內涵。對於人民軍隊來說,信仰與忠誠最核心的,就是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這個永遠不變的軍魂。在這個問題上,不管在什麼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能有絲毫的遊移和動搖,必須堅定對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的高度信賴,堅持軍委主席負責制,確保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要不斷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全面徹底肅清郭伯雄、徐才厚流毒影響,做到在理想信念上忠貞不渝,在價值追求上執著永續,在方向原則上立場鮮明。

  踐行信仰與忠誠的莊嚴承諾。要把對黨的忠誠與追隨,寫在踏石留印的每一個腳窩裡。切實把黨員領導幹部的標準樹起來,做一個名實相符的老實人;把知、行統一在自己的行動中,做一個身體力行的戰鬥員;把慎終如始貫穿於事業的追求中,做一個持之以恆的耕耘者。

  二、重生與動力

  長征的勝利,使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猶如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特別是長征路上的思想解放和大膽創新,使黨和紅軍獲得了重生的動力源泉。推進強軍興軍實踐,同樣需要這種動力,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重整行裝再出發。

  長征,綻放著思想解放的光芒。人的頭腦就像降落傘,只有開啟,才能起作用。思想和觀念一旦被束縛和禁錮,帶來的後果無疑是災難性的;而一旦得到解放和更新,煥發出的力量,便是無窮無盡的。第五次反“圍剿”期間和長征初期,曾因無法擺脫蘇聯經驗,以及理論和觀念上的束縛,導致蘇區和紅軍的重大損失。遵義會議的召開,使紅軍重新走向正確的道路。“走”與“打”相得益彰,戰鬥力勃然迸發。思想一解放、觀念一更新,天翻地覆。

  長征,充滿著大膽創新的活力。重生的最大阻力,來源於陳舊的思想、習慣的阻礙、利益的羈絆;重生的最大活力,在於不斷自我糾錯、革除自身舊弊的大膽創新。長征的勝利,歸功於黨領導紅軍,在思想理論、路線方針、戰略戰術、指揮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創新。正是有了這樣的創新,克服了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戰勝了張國燾的分裂主義,擺脫了國民黨上百萬軍隊的圍堵,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

  向革除舊弊要動力。推進強軍興軍實踐,要有敢於向自身開刀的非凡膽識和勇氣。嚴酷的現實證明,只要是私利,終究會被打破。不被自己打破,就被別人打破。今天不打破,明天必打破。我們要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魄力,衝破個人利益、部門利益的藩籬,以更開闊的視野、更寬廣的胸懷、更堅決的行動,打贏改革強軍這場攻堅戰。

  長征勝利已經80年,她留給我們的,是融入我們血液的,那份信仰、那份忠誠,那份執著、那份擔當。我們堅信,即使再過80年,後來人追憶起前輩走過的長征路時,同樣會記憶起我們這代人的信仰與擔當。


看完“”的人

1.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長征路優秀髮言稿

2.2016年

3.黨員

4.範文

5.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