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長征路發言稿範文

  強調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必須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奮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長征路的發言稿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歷史因銘記而永恆,精神因傳承而不滅。在參觀“英雄史詩 不朽豐碑——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主題展覽”時,緬懷紅軍豐功偉績,深刻闡述長征精神,為我們在新的長征路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吹響了集結號、發出了進軍令。中華大地,激盪起弘揚長征精神、實現復興夢想的磅礴力量。

  漫漫征程,巍巍豐碑。展覽中,無論是“遵義會議”“飛奪瀘定橋”“過雪山草地”等大型主題景觀,還是“七根火柴”“金色魚鉤”“半截皮帶”等經典長征故事,無不把觀眾帶回那段崢嶸歲月。80年前,在險象環生的戰爭環境和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下,我們黨領導紅軍戰勝千難萬險,勝利完成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這場驚天動地的歷史壯舉,實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事業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奠定了堅實基礎,將永遠銘刻在中國革命和中華民族的史冊上。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紅軍長征勝利,充分展現了革命理想的偉大精神力量,構築起中國共產黨人無私無畏的精神高地。奇蹟背後,總有一種信念頂天立地;壯舉之中,總有一種精神蕩氣迴腸。在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中,英勇的紅軍展現了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敢於勝利的革命風範。偉大長征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始終是激勵黨和人民奮勇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回望長征,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長征不僅是一次人類精神和意志的偉大遠征,也是一段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優秀兒女尋求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現在,時代變了,條件變了,我們共產黨人為之奮鬥的理想和事業沒有變。”實現民族復興、謀求人民福祉,既是革命先烈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也是我們肩負的歷史使命。仰望歷史的天空,精神力量歷久彌新。在新徵程上,長征精神依然是我們攻堅克難、闖關奪隘的重要動力,指引著我們走好新的長征路。

  “革命理想高於天”,紅軍戰士對理想信念的堅守,對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責任擔當,對美好未來的嚮往,熔鑄成深沉熾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砥礪不屈不撓、不怕犧牲的精神品格,激發出一往無前、不可戰勝的奮進力量。今天,我們面對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面對深化改革的激流險灘,面對脫貧攻堅、轉型升級等硬任務,更加需要弘揚長征精神,使之煥發新的光芒。高揚信仰旗幟、傳承紅色基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能凝心聚力、團結奮鬥;振奮迎難而上、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就能戰勝風險挑戰,奮力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發揚實事求是、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就能久久為功、行穩致遠,不斷抵達改革發展的新境界。

  長征永遠在路上,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讓我們傳承長征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萬眾一心、頑強拼搏、奮勇前進,用改革發展新成就告慰革命先烈,續寫時代的光榮與夢想。

  篇2

  實事求是地說,長征,是我們黨和軍隊,由於一錯再錯的錯誤路線的領導,迫於嚴酷形勢的一次無奈的戰略大轉移。“紅旗飄,軍號響,子弟兵,別故鄉。紅軍主力上征途,戰略轉移去遠方……”這是老紅軍蕭華同志所創作的《長征組歌》裡對中央紅軍離開江西革命根據地時的悲壯寫照。但是,正是在這個戰略大轉移的過程中,一次次失敗的教訓和血的事實,使我們的黨和軍隊認清了錯誤路線的本質和危害,從而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內的領導地位。毛澤東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銳目光洞察形勢,用他那軍事家的雄才大略指揮紅軍,戰勝了無數的艱難險阻,終於到達了陝北,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也使中國革命走向了一個新的起點,從此踏上了勝利的坦途。

  在長征勝利以後的歲月裡,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同志領導著中國人民前赴後繼,用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又經過了十幾年的艱苦鬥爭,終於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長征,就沒有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沒有改革開放的今天。而在堅苦卓絕的長征過程中所形成的長征精神,正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能夠領導中國人民取得輝煌勝利的強大精神保證。

  歲月悠悠,轉瞬已經八十年過去了。當年那支衣衫襤褸、疲憊不堪,依靠著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實現共產主義,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讓全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堅定信念走出雪山草地的軍隊,已經成為了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的國家武裝力量,成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師。撫今追昔,讓我們深深的理解到,人是要有理想和信念的,正因為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撐,我們的紅軍才走出了雪山草地,才完成了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徵。理想和信念,是革命勝利的可靠保證!可以設想,如果沒有了理想和信念,或者說失去了理想和信念,那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我們的國家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現在,經歷了社會主義革命和改革開放的祖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千變萬變,人民群眾的理想和信念沒有變,對黨和政府的期望和信任沒有變。人民群眾渴望革命老傳統、老作風的迴歸,期盼著革命老前輩為之奮鬥的目標早日實現的願望沒有變。

  隨著時光的流逝,老一輩紅軍戰士大都作古,離開了我們,但他們的精神和信念卻留存了下來,成為了我們黨,我們國家的寶貴財富。現在,在我們的黨內,特別是在一些領導幹部中,很有一些人對長征精神,對老紅軍的革命精神和信念、對革命的老傳統不屑一顧,有的甚至於肆無忌憚地糟蹋這些寶貴財富,這是非常令人震怒和痛心的。誰褻瀆了紅軍的精神和信仰,誰就是人民的敗類,就是人民的罪人!

  現在,以為首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正在率領全黨和全國人民,為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讓人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進行著新的長征。我們就是要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長征路,而長征精神必將為激勵和教育全黨、全國人民“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在新的長征中實現我們的最終理想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篇3

  歲月崢嶸,歷史常青。80年後,主席深情回望那段苦難輝煌的壯闊歷程,高度評價那場艱苦卓絕的偉大長征,為我們這一代人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指明瞭方向,提出了希望。我們要牢記歷史,不忘初心,走好改革強軍長征路。

  長征的勝利,靠的是紅軍將士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壓倒、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的英雄氣概和革命精神。艱難可以摧殘人的肉體,死亡可以奪走人的生命,但紅軍將士“跟黨走”的信念不可動搖!80年來,世界範圍內關於紅軍長征的報道和研究層出不窮,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紅軍長征是20世紀最能影響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充滿理想和獻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氣譜寫的人類史詩。長征迸發出的激盪人心的強大力量,跨越時空,跨越民族,是人類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偉大史詩。

  不忘初心,走好改革強軍長征路,要緊緊扭住政治建軍不放鬆。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繼承和發揚我軍政治工作的革命本色,切實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各項建設的首位。要始終如一抓住鑄牢軍魂這個根本,把黨領導軍隊各項制度貫徹到部隊建設各領域和完成任務全過程,確保部隊平時聽招呼、戰時聽指揮、關鍵時刻不含糊,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始終與黨中央、中央軍委和保持高度一致。

  不忘初心,走好改革強軍長征路,要緊緊扭住改革強軍不放鬆。80年前的長征,是中國革命事業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共產黨和紅軍將一次危機四伏的被動撤退,變為一個開創革命新局面的起點;將一段險象環生的艱難跋涉,變成一曲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今天我們正在進行的改革,同樣是一場決定前途命運的長征。如果說戰場勝負可能只是一朝一夕之間的事,但決定勝負的力量卻消長於朝朝夕夕的改革與建設之中。不斷從改革走向改革的人民軍隊,必將能從勝利走向勝利。

  不忘初心,走好改革強軍長征路,要深入貫徹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在“軍民融合”的國家戰略指導下,要著眼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域性,明確新形勢下軍民融合發展的總體思路、重點任務、政策措施,統籌推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開創強軍新局面,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黨旗飄飄,軍徽熠熠。雖然80年後的我們遠離了長征的槍林彈雨,可80年前長征擎起的熊熊革命聖火,沒有隨著長征勝利而熄滅。它根植在炎黃子孫的血脈裡,烙印在華夏兒女的脊樑中,隨著歷史的發展煥發時代生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業,一輩人有一輩人的擔當。我們要做的是,探尋英雄的制勝密碼,賡續英雄的紅色基因,為實現強國強軍的偉大夢想建言獻計、出謀劃策,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看完“”的人

1.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長征路優秀髮言稿

2.2016年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長征路發言稿

3.領導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長征路發言稿

4.黨員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長征路發言稿

5.關於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長征路發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