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有助於排卵有哪些食譜

  很多想要受孕的女性會關注排卵期,因為有卵子排出是受孕的基本條件,那麼有助於排卵的食物有哪些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吃什麼有助於排卵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吃什麼有助於排卵

  1、穀類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吃些穀類食物,這些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可促進女性排卵。

  2、富含植物雌激素食物

  多吃些穀類、豆類、茴香、葵花籽、洋蔥等含有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能夠幫助促進卵泡發育,幫助排卵、受孕。

  3、葡萄酒

  葡萄酒裡含有白藜蘆醇,有效補充雌激素。

  3、富含維生素C食物

  女性想要促進排卵的話,最好能夠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維生素C能夠促進卵子發育。因此可多吃蔬菜水果,特別是柑橘類水果和深綠蔬菜,以此來補充維生素C。

  4、多吃纖維食物

  纖維食物可以幫助體內清除過量的雌激素,降低因雌激素過量引起腫瘤的風險,促進胃蠕動,減少便祕現象。如:蔬菜、豆類、大麥、蕎麥等。

  5、豆類食物

  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適量的多吃一些含有植物類雌激素的食物,因為很多時候女性之所以會出現不排卵的情況多半是因為體內雌激素過低所導致。生活中含有植物類雌激素的食物有很多,比如像黑豆、黑豆豆漿等。黑豆具有很好的促卵泡發育的功效,同時還能夠補充雌激素,因此專家建議女性朋友,在月經前以及月經後都應該多吃黑豆,以便於刺激雌激素的分泌。

  有助於排卵的食譜

  1、鹽水蝦

  食材:斑節蝦16只,鹽適量,酒適量,薑片3片,味精少許。

  做法:水滾之後放入蝦,加鹽、酒及姜,蝦變色後撈起即可。

  作用:斑節蝦含豐富礦物質,可促進荷爾蒙分泌。

  2、蘆筍手卷

  食材:蘆筍3支,紫菜1張,草蝦去皮3支,沙拉醬少許。

  做法:將備好的蘆筍、草蝦燙熱,之後放入紫菜中捲起,加入少許沙拉醬即可食用。

  作用:含激發女性荷爾蒙分泌的化合物一類膽固醇配合糖體。

  3、花生燉豬腳

  食材:花生2湯匙,豬腳4兩,醬油2湯匙,糖1茶匙,酒2湯匙。

  做法:花生、豬腳洗淨同時放入鍋中烹煮,煮熟後加入醬油、糖、酒即可。

  作用:花生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胸部細胞豐滿。豬腳含動物膠,可促進女性爾蒙分泌。

  女性如何計算排卵期

  1、中間痛法***排卵前下腹疼痛***

  有的人在兩次月經的中間,恰好相當於排卵前的時間裡,下腹部有疼痛的感覺,稱為中間痛或排卵痛。有專家曾調查,有97%的中間痛是在排卵前感覺到的,因此,如有中間痛,則可以認為24小時內將發生排卵。這個方法對有的人來說,可能是最簡便易行的辦法,缺點是有一小部分人沒有中間痛,不能用此法。

  2、測尿法

  測尿法可在醫生指導下B超監測卵泡,當卵泡達1.8釐米左右時,測尿LH,每2-4小時一次,出現跌峰時可認為是尿LH峰。排卵在峰值出現後的12-24小時內。如果不方便監測卵泡,可以結合以前的月經週期,在預計排卵的前兩天,測尿LH,開始間隔的時間可以較大,當尿LH值明顯上升時,可以間隔2-4小時監測一次。此方法為半定量性質,操作簡單,經濟,無損傷,便於自我監測。

  3、阿基諾法阿基諾法

  阿基諾法阿基諾法也稱數學公式法,即從月經週期的最後一天***也就是下次月經開始的第一天***往前推14至15天就是排卵日。如果下次月經來潮的那天為第N天,那麼這次的排卵日就是第N-14天。雖然月經週期的長短每個人有所不同,即使同一個人各個週期長短也不盡相同,但大多數人黃體期的壽命是14天,這是恆定不變的,月經週期的變化是由於卵泡期不同造成的。所以我們可以用數學公式法簡單預測排卵日。

  4、宮頸黏液法

  宮頸黏液在整個月經週期中都會出現,而且它有著微妙的週期性變化。我們知道子宮頸的內膜腺細胞能分泌粘液,黏液的分泌量及其化學物理性質有明顯的週期性變化。月經剛過,黏液分泌量也逐漸增加,並逐漸變得稀薄而透明,類似蛋清,在排卵前達到高峰,也可以這樣說,黏液量最多的一天,排卵的概率最高。此時,用手指伸入陰道深處,沾一些從子宮頸流出的黏液,可以將黏液拉成細絲長達10釐米而不斷。排卵後,在孕激素的作用下,黏液的分泌量顯著減少,稠厚而渾濁,延展性差,拉絲時容易斷裂。瞭解粘液的變化規律,若每晚對黏液狀態進行觀察並記錄下來的話,你可以很容易找到自己的排卵日。

  5、基礎體溫法

  所謂基礎體溫是指清晨醒來,身體保持安靜,心情也處於平靜狀態時的體溫。在月經週期中,基礎體溫呈週期性變化。在月經後及卵泡期基礎體溫較低,排卵後因卵巢有黃體形成,產生的孕酮作用於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使體溫上升0.3-0.5℃,一直持續到經前1-2日或月經第一日,體溫又降至原來水平。由於人的體溫會因為一些原因而變化,所以在測定時,必須有正常的生活規律,每天的睡眠應保持在6小時以上,且每天測量時間要大致相同。

  具體方法:每晚臨睡前將溫度計甩到刻度下,次日醒來,不活動不說話,拿起溫度計,放在舌下,含測五分鐘。應從月經的第一天***即經血來潮的那一天***開始測量。將逐日測量的體溫記錄下來做成一個基礎體溫表。

  也可以到醫院購買一張專門的基礎體溫表格,按說明將體溫一一標上。正常月經週期,將每日測得的基礎體溫畫成連線則呈雙相曲線。若無排卵,基礎體溫無上升改變而呈單相曲線。正常排卵婦女,體溫升高後應持續12-14日。這張表格作用可是不小。可以用來指導避孕與受孕,協助診斷妊娠,協助診斷月經失調。基礎體溫上升4日後可肯定已排卵,此時至月經來潮前的10日稱安全期。基礎體溫上升前後2-3日是排卵期範圍,易受孕稱為易孕期。如果你掌握了這個規律,可以很好的指導避孕及受孕。

有助於排卵的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