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網路安全知識

  網路的發展給社會帶來無限生機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潛在危險,網路安全成為一個世界性的課題。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網路安全知識普及

  安全工具

  安全工具相當於給你的賬戶或者資金上了一道道鎖,如果能合理使用網路安全支付工具,能夠大大降低網路支付風險,使你的支付更加安全,更有保障。目前,市場上主流的網路安全支付工具主要有下面幾類:

  一是數字證書。電腦或手機上安裝數字證書後,即使賬戶支付密碼被盜,也需要在已經安裝了數字證書的機器上才能支付,保障資金安全。

  二是簡訊驗證碼。簡訊驗證碼是使用者在支付時,銀行或第三方支付通過客戶繫結的手機,下發簡訊給客戶的一次性隨機動態密碼。

  三是動態口令。無需與電腦連線的安全支付工具,採用定時變換的一次性隨機密碼與客戶設定的密碼相結合。

  四是USB Key。連線在電腦USB介面上使用的一種安全支付工具,支付時需要插入電腦,才能進行支付 。

  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銀行或支付機構的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網路安全支付工具。

  發現被騙,怎麼辦?

  網路安全重在防範,一旦發現被騙,要在第一時間聯絡銀行、支付機構,採取相應應急措施,同時向當地警方報警。

  已經在釣魚網站輸入了密碼怎麼辦?

  1.如果您還能登入您的賬戶:請立刻修改您的支付密碼和登入密碼。同時,進入交易明細查詢檢視是否有可疑交易。如有,須立刻致電銀行或支付機構的客服電話。

  2.如果您還輸入了銀行卡資訊:請立刻致電銀行申請臨時凍結賬戶或電話掛失***此時您的銀行賬戶只能入賬不能出賬***。

  3.如果您已經不能登入:請立刻致電銀行或者支付機構的客服電話,申請對您的賬戶進行暫時監管。

  造成網路威脅的十大因素

  一、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病毒是一個程式,一段可執行碼,通過複製自身來進行傳播,通常依附於軟體應用。它可以通過下載檔案、交換CD / DVD、USB裝置的插拔、從伺服器複製檔案,以及通過開啟受感染的***附件來進行傳播。電腦病毒往往會影響受感染電腦的正常運作,或是被控制而不自知,也有電腦正常運作僅盜竊資料等使用者非自發啟動的行為。預防病毒可以通過修補作業系統以及其捆綁的軟體的漏洞、安裝並及時更新防毒軟體與防火牆產品、不要點來路不明連線以及執行不明程式,來預防。

  二、蠕蟲

  蠕蟲可以通過各種手段注入網路,比如通過USB裝置和***附件。***蠕蟲會向其感染的電腦內的所有郵件地址傳送郵件,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可信任列表內的郵件地址,這會讓你措手不及。對付蠕蟲病毒就要靠防毒軟體的及時查殺了。

  三、木馬

  木馬一詞起源於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木馬,與一般的病毒不同,它不會自我繁殖,也並不“刻意”地去感染其他檔案,這一特性使得它看起來並不具有攻擊性,甚至你會把它當成有用的程式。但是木馬會使你的電腦失去防護,使得黑客可以輕易的控制你的電腦,盜走的資料。

  四、間諜軟體

  當你下載一個檔案或是開啟某些網頁連結時,間諜軟體會未經你同意而偷偷安裝。間諜軟體可以設定您的自動簽名,監控你的按鍵、掃描、讀取和刪除你的檔案,訪問您的應用程式甚至格式化你的硬碟。它會不斷的將你的資訊反饋給控制該間諜軟體的人。這就要求我們在下載檔案時要多加小心,不要去點選那些來路不明的連線。

  五、廣告程式

  這些惡意軟體主要是釋出廣告,通常以彈窗的形式出現。它不會對你的電腦造成直接的傷害,但是會潛在連結一些間諜軟體。

  六、垃圾郵件

  垃圾郵件可以簡單理解為不受歡迎的***。大部分使用者都收到過,垃圾郵件佔據了網際網路郵件總數的50%以上。儘管垃圾郵件不是一個直接的威脅,但它可以被用來發送不同型別的惡意軟體。此外有些垃圾郵件傳送組織或是非法資訊傳播者,為了大面積散佈資訊,常採用多臺機器同時巨量傳送的方式攻擊郵件伺服器,造成郵件伺服器大量頻寬損失,並嚴重干擾郵件伺服器進行正常的郵件遞送工作。

  七、網路釣魚

  攻擊者通過假冒的***和偽造的 Web 站點來進行網路***活動,受騙者往往會洩露自己的私人資料,如信用卡號、銀行卡賬戶、身份證號等內容。***者通常會將自己偽裝成網路銀行、線上零售商和信用卡公司等可信的品牌,騙取使用者的私人資訊。

  八、網址嫁接

  一個更復雜的形式的釣魚。利用DNS系統,一個文盲就可以建立一個看起來和真的網上銀行一模一樣的假網站,然後就可以套取那些信以為真的受騙者的資訊了。

  九、鍵盤記錄器

  鍵盤記錄器可以記錄使用者在鍵盤上的操作,這樣就使得黑客可以搜尋他們想要的特定資訊,通過鍵盤記錄器,和可就可以獲取你的密碼以及身份資訊。

  十、假的安全軟體

  這種軟體通常會偽裝成安全軟體。這些軟體會提出虛假報警,來讓使用者解除安裝那些有用的安防軟體。當用戶進行網路支付等操作時,這些軟體就會藉機盜取使用者資訊。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