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知識經濟時代

  知識經濟時代就是以知識運營為經濟增長方式、知識產業成為龍頭產業、知識經濟成為新的經濟形態的時代。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知識經濟時代的定義

  作為新的經濟形態的知識經濟,在中國著名學者陳世清先生在其所著的《經濟領域的哥白尼革命》和《對稱經濟學叢書》中第一次提出並加以系統的闡述。只有運用對稱的、五度空間的、複雜系統論方法的對稱經濟學才有可能真正揭示知識經濟的本質、結構、意義和功能,才有可能建立真正科學的知識經濟學,知識經濟才有可能成為嚴格意義上的經濟學概念,才能合理定位知識經濟時代。

  知識經濟

  概念

  知識經濟,亦稱智慧經濟,是指建立在知識和資訊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上的經濟。它是和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相對應的一個概念。

  ***1***這裡的以知識為基礎,是相對於現行的“以物質為基礎的經濟”而言的。現行的工業經濟和農業經濟,雖然也離不開知識,但總的說來,經濟的增長取決於能源、原材料和勞動力,是以物質為基礎的。

  ***2***知識經濟是人類知識,特別是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以及知識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增加到一定階段的歷史產物。同時又是新的資訊革命導致知識共享以高效率產生新知識時代的產物。

  興起

  知識經濟理論形成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1983年,美國加州大學教授保羅·羅默提出了“新經濟增長理論”,認為知識是一個重要的生產要素,它可以提高投資的收益。“新經濟增長理論”的提出,標誌著知識經濟在理論上的初步形成。但是,知識經濟作為一種經濟產業形態的確立,其主要標誌是美國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為代表的軟體知識產業的興起。蓋茨的主要產品是軟盤及軟盤中包含的知識,正是這些知識的廣泛應用打開了計算機應用的大門,微軟公司的產值已超過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產值的總和。來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就是5000家軟體公司,它們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不亞於名列前茅的500家世界大公司。所有這些表明,在現代社會生產中,知識已成為生產要素中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以此為標誌的知識經濟將成為21世紀的主導型經濟形態。

  特徵

  知識經濟的特點表現在:知識經濟是促進人與自然協調、持續發展的經濟,其指導思想是科學、合理、綜合、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同時開發尚未利用的資源來取代已經耗盡的稀缺自然資源;知識經濟是以無形資產投入為主的經濟,知識、智力、無形資產的投入起決定作用;知識經濟是世界經濟一體化條件下的經濟,世界大市場是知識經濟持續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知識經濟是以知識決策為導向的經濟,科學決策的巨集觀調控作用在知識經濟中有日漸增強的趨勢。

  意義

  與依靠物資和資本等這樣一些生產要素投入的經濟增長相區別,現代經濟的增長則越來越依賴於其中的知識含量的增長。知識在現代社會價值的創造中其功效已遠遠高於人、財、物這些傳統的生產要素,成為所有創造價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知識經濟的提法可以說正是針對知識在現代社會價值創造中的基礎性作用而言的。

  經濟時代的劃分重要的不是生產什麼而是用什麼生產,知識對現代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並準確地反映了知識經濟的現實。知識經濟是繼自然經濟、工業經濟在人類財富創造形式上的嶄新時代。我們稱之為知識經濟的,就必須使這種稱謂有相應的經濟學理論基礎。這需要一個切入點,而這個切入點則需要得以論證。

  未來走向

  知識經濟作為一種嶄新的經濟形態正在悄然興起。在知識經濟的模式中,知識、科技先導型企業成為經濟活動中最具活動的經濟組織形式,代表了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