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禁毒知識手抄報

  美麗的人生中,當然會有種種誘惑,致命的誘惑。我們應抑制自己的好奇,永遠比要去碰它們,才會健康成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1:禁毒宣傳標語

  1、***販毒害人害己,禁毒防毒利國利民!

  2、***是犯罪的禍根。

  3、掃除***危害,建立平安鳳崗。

  4、依法禁毒、構建和諧!

  5、四禁並舉,預防為本,嚴格執法,綜合治理。

  6、珍愛生命,拒絕***。

  7、禁毒工作必須持之以恆!

  8、反毒、防毒,淨化社會,振興民族!

  9、學生不***,校園無***。

  10、手拉手遠離新型***齊參與共築防毒長城。

  圖一

  圖二

  圖三

  2:合成***的成癮機制

  從***的成癮機理看,人體細胞的興奮活動是通過一種特殊化學物質——神經遞質的釋放來實現的。正常情況下,神經細胞中神經遞質的釋放是有序的。但是苯丙胺類興奮劑等合成***會促進神經遞質耗竭性的釋放,由此產生持續的、病理性的興奮狀態,導致神經細胞大量被破壞,引起神經功能系統的紊亂。經過數次***作用後,神經細胞釋放的快樂型神經遞質不斷減少,吸食者雖然理智上知道不該吸食***,但需要***的刺激來維持正常或異常的欣快感。由於***的成癮性主要取決於其“精神依賴性”,合成***又是直接作用於人的中樞神經系統,會表現出比***更強烈的精神依賴,因此合成***更易成癮。

  合成***對人體的危害,通俗地講,主要在於它對人體組織器官特別是大腦中樞神經的損害不可逆。合成***作用於大腦中樞神經,吸食***高度興奮後,中樞神經就形成一個水腫,水腫消了後會結疤痕,疤痕結得多,中樞神經受損,吸食者就會精神異常,痴傻癲狂,成為精神病患者。1919年,日本科學家首次合成了***,也就是***,並在二戰期間作為抗疲勞劑在士兵中廣為使用。戰後,日本大量拋售庫存***,造成了世界上第一次***大流行。日本吸食***者一度達55萬人。其中,存在精神障礙的***者20萬人,患嚴重中毒性精神病的5萬多人,也就是10個吸食者中就大約有1個是嚴重精神病患者。“苯丙胺性精神病”就是在當時被發現的。臨床醫學研究表明,這種精神病症狀會長期存在,82%的苯丙胺濫用者即使停止濫用8年至12年,仍然有一些精神病症狀,一遇刺激便會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