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怎麼調理胃炎調理措施

  胃炎是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不良的飲食習慣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因此,想要治療胃炎也要從飲食著手。那麼胃炎應該如何進行調理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胃炎調理措施

  1、注意營養平衡

  日常食譜除忌食的之外,宜寬不宜窄,食物的種類儘可能吃得雜些,葷素搭配,稀稠結合,不要偏食,以保證各種營養素攝入,滿足機體需要。主食方面應細糧、雜糧混合吃,粗雜糧如小米、玉米、小豆、標準粉、標準米等,這些粗雜糧比精米、精面所含營養成分更全面在日常生活中可適當多吃些。另外,粗雜糧含食物纖維多,具有清理腸胃、通便排毒的功用。

  2、注意食物酸鹼平衡

  當胃酸分泌過多時,可喝牛奶、豆漿,吃饅頭或麵包以中和胃酸;當胃酸分泌減少時,可用濃縮的肉湯、雞湯、帶酸味的水果或果汁,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幫助消化。

  3、吃飯應細嚼慢嚥

  細嚼慢嚥能充分發揮牙齒的機械作用和唾液分解澱粉、滑潤食團的作用,從而減輕胃的負擔。反之,狼吞虎嚥,大塊硬塊及粗糙纖維的食物入胃,不僅直接增加胃的負擔,而且還能刺激病灶處,導致胃病復發,增加病人病苦。

  4、胃炎患者要忌菸酒

  若急劇過量飲酒能使胃黏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可產生急性胃炎。長期飲烈性酒,對胃黏膜細胞會有嚴重損傷,可使慢性胃炎的發病率明顯增高。菸草中的有害成分能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對胃黏膜產生刺激。過量吸菸還可導致幽門括約肌功能紊亂,引起膽汁返流,使胃黏膜受損。

  5、不吃刺激的食物

  生冷的食物不僅不易消化與吸收,而且會促進胃酸分泌增多,並直接刺激炎性病灶;過熱的食物可使胃黏膜血管擴張,容易誘發出血或病變處糜爛;過甜食物也容易使胃酸分泌增多,使病情加重;過鹹食物也可損傷胃黏膜,不利於胃炎病人的康復。

  6、常備酸奶

  當患有萎縮性胃炎時,宜飲酸奶,因為酸奶中的磷脂類物質能對胃黏膜起到保護作用,增加胃內的酸度,抑制有害菌分解蛋白質產生毒素,同時使胃免遭毒素的侵蝕,有利於胃炎的治療和恢復。

  7、睡前兩小時不要進食

  經常在睡覺前兩小時內吃東西,容易致使括約肌鬆弛,導致胃酸倒流入食道的情況發生。有的人習慣吃夜宵,飽著肚子仰臥即睡,這樣也使胃酸更容易倒流。

  慢性胃炎患者飲食原則

  1、慢性胃炎患者平時要進食一些有營養、容易消化、軟、爛的食物為主,過硬的食物要少吃或煮透、燒熟使食物變爛、變軟,容易胃消化,過冷、過期、過熱、甜點心、油炸、刺激性的食物要少吃或不吃,辣椒、芥茉、胡椒等食物都會損害胃黏膜的。

  2、慢性胃炎患者平時要多吃一些新鮮、清淡的食物,放存長時間的食物不吃,可以多吃含有纖維少的蔬菜、水果,如蘋果、梨、香蕉,清淡少油的膳食。清淡膳食既易於消化吸收,又利於胃病的康復。

  3、慢性胃炎患者平時要不喝烈性的酒、不吸菸、不喝濃茶、咖啡等,這些食物有大量損害胃黏膜的元素,不利於慢性的治療和癒合。

  調理慢性胃炎的食物

  1、主食類:主要有米飯、饅頭、麵條、麵包、包子、餃子、混沌、粥等品種。由於每個患者病情不同,飲食習慣有差異,對主食的選擇也會不同。但總體來講,發酵的食物比未發酵者宜消化;含餡的食物往往不易熟透和餡過於油膩、粗糙而使之不易消化;粥是最值得推崇的養胃護胃食品。吃粥可以作為胃病的輔助治療方法。

  2、肉類:可以擇新鮮瘦嫩的豬肉,雞胸脯肉、水鴨肉、魚片等,經精細加工烹飪後食用;不能食用油膩、陳腐肉食。人們通常以為牛羊肉、狗肉、為大補食品,多食能強壯身體,但牛肉肌纖維較粗的食之不宜消化;羊肉狗肉味甘性熱,為補陽之品,而胃炎患者辨證多屬鬱熱陰傷兼溼熱內蘊,食之更助火傷陰,不利於病情故以不食為佳。

  3、蛋類:蛋類的補益作用人所共知,但每日不可多食,以1-2個為宜,胃病病人應選擇最易消化吸收的軟蛋羹形式來烹飪食用。

  4、奶類:喜歡飲牛奶而無腹脹、腹痛或腹瀉等乳糖不耐症發生的胃病患者,可適量飲食,每日250克為宜。但胃酸偏低的萎縮性胃炎患者最好不飲或少飲牛奶,因為牛奶一直被認為可以中和胃酸,而在治療胃酸過多的潰瘍病時大量飲用。

  5、豆果類:黃豆的營養價值很高,但因其內部結構和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的原因,許多人吃了炒、煮、爆的黃豆往往感到腹脹,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腹瀉。豆製品比黃豆要容易消化,但仍有一部分人尤其是胃病患者吃後會出現上述情況。紅小豆、綠豆、大棗等食品有很好的清熱解毒、利溼、健脾和胃功能,但其豆皮、棗皮難以消化,有時還會誘發潰瘍病出血,故應熬成粥食,並棄皮食用。

看過胃炎調理措施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