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和佛教開光的區別

  開光”的正式啟用來自道教,開光即為道教科儀之一,佛教本來沒有開光,但有種佛像加持的儀式,跟開光差不多,流傳到現在,就都統統的叫開光了,兩者有何區別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道教開光和佛教開光的區別

  從宗教意義上講,吉祥物在未開光前,如同芸芸世間的眾生一樣,真正的靈光被無明塵垢所汙染,而不能激發出真實的能量,開光就是修行者與道心相應,與宇宙中的強大能量相合,以自身的真力祈請諸神駕臨,盪滌掉開光物品自性中的塵垢,激發其原有的能量內涵,只有通過修行證法的人開光,才能請到真中有修持的真神護法,加持供奉者或修行者開啟智慧,修正真心,因此,開光的效果完全取決於主持開光的高功法師的修行正道水平。

  現在很多人不懂找什麼出馬仙開光,找什麼民間神婆,香頭開光,也有直接在廟裡面隨便請一尊回家就供奉,更有貪便宜直接不要的像搬回家供奉,我在前幾天文章提到過,像不如法開光小心鬼怪邪精邪裡面。很多人不懂就亂說亂講,你雲吾雲的。如果你持戒行善念經打坐到一定水平開天眼之時,你會發現光鬼就比人類多數以萬倍,何況山精妖怪,他們沒地方住,正好貪迷人間香火附在像中,人嘛要修就修正法,要供就供正神。佛教的開光本人不做多的評價,如果此人真的修為到一定水平也是可以開光的。但是如今商業化如此嚴重,請大家用雪亮的眼睛好好去觀察。

  而在道教科儀中,對主持開光的高功法師的要求很高,只有常年修行且經過拔職與授籙的高功法師,才具有為吉祥物開光的資格,而真正的高功法師以自身修為為吉祥物開光後,開光的吉祥物佩戴時就如同一位活生生的天尊與供奉者或佩戴者身心相隨,在婆娑世界的眾生看來,開光吉祥物只是一個物體,一個形象,而在法界眾生的眼裡,開光吉祥物卻是天尊的化身,故能起到防止邪崇,消災祛病,趨吉避凶,旺運助運之奇效,其價值實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開光到底是什麼

  開光一詞緣於道教,佛教在歷史上只有加持一說,只是到了近代全部用了這個名詞,搞得大家以為請幾位僧人念念咒撒撒水拿鏡子晃一晃就可以了,其實根本沒有那麼簡單。所以對於佛教來說開光不是誰都可以的,因為現在的僧人有很多,至少要德高望重的老修行境界非常高,可以進行加持開光.但佛教還有一種說法,他們認為佛像還需要人開光嗎,佛像本來就是給人開心光的,其實這種說法侷限於破相境界的了,也就是心不隨外界所轉境界的人才能知道佛像做的在莊嚴只是一個像,只有把其教導與精神放在心中才會與之相應,所以就有一種說法數佛像不用開光,這完全看個人境界。這也是其中其中爭議。

  非得佛像開光才具備靈性嗎

  其實根本不是。對於佛教開光來說,道教開光則是認為,沒有開光的神像只是一尊工藝品,不具備靈性,如果人,如果人供奉沒有開光的神像就會造成一些不乾淨的陰性資訊附入像中給福主帶來凶厄,這是肯定的.因為民間很多家庭都有這種情況.因為民間有一些家庭都有這種情況.

  其次開光神像,不是誰都可以,民間的一些神婆也經常開光神像,在神像中裝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而那種像其中多不是正神,只是一些狐黃白柳靈佔位在其中,長期供奉這種像就會出現竄脈的情況,就容易感覺身體區域性跳動,自己總是張口流眼淚犯困,民間有很多人都有這種情況,甚是可悲.其解決辦法是送走這些像,並唸誦經咒堅持鍛鍊增強自身正陽之氣,也可請道教的高功法師封身淨身,便可解決。

  所以對於開光來說不是佛教才靈,而是開光者的修為和境界,道教的開光非常完善,由數位高功與經樂團配合,開壇後經過種種科儀後高功用硃砂筆為神像點各個部位,完畢進行種種儀式,在上表文請下神明天尊的分靈降下,最後在經過種種儀式才會圓滿.開光的科儀是非常複雜而又莊重的,讓在場的人無不會升起敬重恭敬之心。

  對於道教民間的法師來說則不會這麼莊重,但原理也是先清淨塑像,在請神降下分靈入在像中,最後在經過種種儀式,雖無正統做的複雜,但其開光的像也不會出現靈體佔位的情況但要記住的是現在假的比真的多不可看表面對方是否會這些,而是看其人品。三個方面便可看清一個師父的境界,心是否平等,對所有人都會好,不會嫌貧愛富。外表是否平凡,厲害的師父不會穿的招風,而是平平淡淡.狀態是否平和.越接近道的師父,情緒不會有波動,而是平和淡然談笑風生皆能看出其涵養。

  而現在我們大多能見到的是,吉祥物的開光到處都是,似乎請幾位烹飪撒撒水就很受人歡迎,但其實吉祥物和法器則不能稱為開光,佛教稱為加持,道教對於法器則稱為祭煉.認為通過高功法師通過祕傳道法其實將吉祥物賦予靈性,這確實是實打實的。

  所以,人人都是向好的,無論我們供沒供奉神明,都應該知道既然選擇供就得講究,外在開光是要有的,但內心也要有心光,即是依教奉行落實教義經典的教導,那麼便可得善神護佑家門安泰.不然你縱然請再好的師父開光,供奉再好的像,不落實五戒十善不聽從經典教導,也難得其護佑。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