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攝影作品打動人的技巧

  攝影在數碼普及以後,變得極易操作,就像寫文章,誰不會?但是,在我看來,一組好的照片,就如同一篇好的文章,卻是能夠說話的。它能夠打動人,讓感同身受的人因這作品說出了他無法言說的話,觸動了內心的某根弦,而心生喜歡。

  至於怎樣才能拍出動人的作品,我想,這或許不是單單是能靠技術或是技巧能解決的,更多的功夫需花在攝影之外來積累和提升自己。儘管如此,畫面的立意內涵總得還是需畫面來體現,所以掌握一些基本拍攝的技巧也是必須的。小編為您總結了十點技巧,希望能提供給大家一些參考和幫助。

  

  嘗試加入人物,給照片注入情感

  有些攝影人認為風光攝影就只能是純風光,總要相片中沒有任何人物或動物出現才滿意,其實,相片中的人物一方面可以平衡畫面,豐富構圖,而且很多時都能夠為整個畫面注入生氣與活力,又或者讓讀者有豐富想象的空間。

  

  注意細節

  一般我們都認為所謂風光大片,肯定就是視野開闊,場景大氣。不少的初學者在風光攝影的時候也就只注重拍攝大場景,只著重表達出事物的全貌。遼闊的草原固然值得欣賞,但是大家又有否留意山腳邊的一顆柏樹同樣值得拍攝?特別是作為組圖拍攝,一般來說應該是大景和小景的搭配。

  

  靈活應對天氣變化

  在陽光普照的日子拍攝,光線充足,畫面色彩豐富,自然是非常漂亮,不過有不少攝影人都把風景相片侷限在好天拍攝,只會在晴天的天氣出門拍攝,卻忽略了在雨天、多雲、多霧、打風的日子裡一樣可以拍攝到出色的風景相片,失去了不少拍得精采相片的機會。筆者就認為陰雨天氣更能體現和表達氛圍,自己有不少好片都是陰天拍攝的。

  

  必要的時候,可以重複再拍

  要拍到一張好的相片,運氣是其中一個要素,如若沒有好的運氣,只有靠勤奮了。雖然拍攝地有去過,但是每天的陽光、雲層、經過的人物、動物都不相同,今次去到,碰巧遇到很漂亮的景色,拍到好相片,第二次再次到訪,陽光、雲層等不再相同,拍攝出來的效果可以有很大分別。有些專業風景攝影師會連續數十天甚至數個月住在拍攝地點附近,仔細觀察每天光線的效果,就是為了可以找到較佳的時機拍攝,雖然大家未必需要花上數個月,但是多去幾次碰碰運氣也是好的。

  

  要有趣味中心點

  每張照片都需要有焦點,風景攝影也不例外。沒有焦點,照片會變得空洞乏味,觀眾的目光亦難以找到落腳點,最後眼睛就會落到其他照片上去了。一張好的相片必須要有趣味中心點,吸引觀眾的目光,以及傳遞訊息。在風景拍攝之中,使用黃金分割構圖或者井字構圖是常見的做法,攝影人把主體放在畫面中黃金分割點或者井字的交叉點上,通常都可以使畫面有更多的變化,又不致於令畫面某一邊過於沉重。

  

  學會放棄

  很多朋友外出拍攝,希望能把所有的景色都盡收眼底,這樣匆匆忙忙的拍攝,極有可能拍回的一大堆照片僅僅只是到此一遊的記錄,記得好的攝影作品是用減法的,我們不要去勉強拍下所有美景,要學會有所選擇的拍攝,挑選必要的素材來構成你的畫面,忌貪心的拍攝。

  七

  注意把握弱光時分的冷色調

  弱光下,太陽出來前或者下去之後的風光色調一般都是偏冷的,大多數風光攝影師喜歡追逐日出、日落時的美好景象,而有經驗的風光攝影師卻經常關注日出前、日落後,甚至深夜裡的自然景色,因為在弱光照下,景物顯得不同尋常和令人激動,容易產生視覺上的愉悅和驚奇。自己很喜歡乾淨,透明,純淨的色彩和畫面氛圍,冷色色調有時候覺得更能夠表達自己在拍攝的時候那種情緒,畫面會更冷峻,透徹,是更容易深入讀者的心靈深處的。

  

  掌握最基本的前中後的構圖法則

  大場面的風景攝影雖然很具有魅力,但是它並不是很容易表現的。因為場面越大,被攝入畫面的元素越多,對於初學者來說,整體感覺的表達就更不容易把握了。所以我對大家的建議是,構圖的時候考慮前中後景的構圖方法,表現出畫面空間感的同時,也可以使得畫面整齊。

  九

  注意用影子在畫面構成中的作用

  在攝影過程中,光與影是同時存在的。但是在我們的攝影創作中,大家往往容易忽視陰影的作用在整個攝影,尤其是風光攝影中的作用,甚至攝影者在拍攝過程中刻意迴避陰影。但是它仍然是很多優秀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攝影者只要恰當的把握好畫面的光影構成,就能夠得到很好的效果。

  十

  觀察和思考

  攝影不僅僅只是簡單的複寫和記錄,它還可以表現和表達拍攝者自己心裡的世界。有些人一見到眼前美景就舉起相機拍攝,亦有些人剛拍完一個地方,便急不及待到下一個地方拍攝。這種做法,很容易就會錯失拍攝的機會。攝影是一種需要耐性的活動,拍攝的時候多觀察和思考,考慮用怎樣的鏡頭語言來說話,把你對它的理解,你自己的情緒,你自己的感動能夠表達出來,這樣的照片是有內容的,是能夠打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