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桿大蔥如何種植方法有哪些

  大蔥是人們常吃的蔬菜,那麼大家知道鐵桿大蔥怎麼種植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鐵桿大蔥種植方法,一起來看看。

  鐵桿大蔥種植方法

  1、澆水:大蔥定植後管理中心是促根,應控制澆水,雨後排水防澇,防止引起爛根、黃葉和死苗;同時加強中耕,促進根系生長。立秋至白露節之間,灌水應掌握輕澆、早晚澆水的原則。白露以後大蔥進入生長盛期,灌水應掌握勤澆、重澆的原則,每隔4-6天澆一次水。配合澆水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溫保墒,防止水分蒸發,隔離氣傳性病菌侵入;在霜降以後氣溫降低,大蔥基本長成,需水量減少,要保持土壤溼潤。收穫前5-7天停止澆水,利於收穫儲運。

  2、追肥:大蔥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還要分期追肥。立秋以後植株生長加快時,追施“攻葉肥”,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1500-2000公斤,過磷酸鈣20-25公斤,促進葉部增長。白露節後進入蔥白生長盛期,是大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應結合澆水追施“攻棵肥”2次,每次畝施尿素15-20公斤、硫酸鉀10-15公斤,追施撒於行間,淺中耕後澆水,同時噴施新高脂膜提高養肥有效成分利用率。

  3、培土:培土是軟化葉鞘、防止倒伏、提高蔥白產量和品質的重要措施。從立秋節到收穫前,一般培土三次,前兩次結合中耕,將壟土壅入蔥溝內,處暑後將溝填平;大蔥每次培土高度,應根據假莖生長高度而定,每次3-4釐米,將土培到最上葉片的出葉口處,切不可埋沒心葉,防止葉片腐爛,結合培土及時噴施壯莖靈使大蒜植物杆莖粗壯、葉片肥厚、葉色鮮嫩,天然品味濃,商品價值高。

  大蔥種植要點

  1.栽培季節

  春播大蔥可採用三田蔥或錦藏蔥。這兩個大蔥品種冬性強、耐抽苔、抗病、產量高、品質好,適於春播種植,可於3月下旬播種、育苗,6月栽植,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採收。

  2.播種育苗

  選擇未種過蔥蒜類、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壤土作苗床地,翻耕細耙,每分面積***約67平方米***苗床地潑施腐熟人糞尿100~150千克,下滲後做成1米寬高畦,溝寬30~40釐米,畦面整細耙平,每畝***1畝=667平方米,下同***大田需用種子100克左右。種子拌適量細砂或細土,均勻撒播床面,覆土或泥灰1~2釐米,以蓋沒種子為宜,然後床面覆蓋稻草或薄膜增溫保溼,促進種子發芽。種子萌芽出土後,及時於傍晚揭草或揭膜。當蔥苗高達6~10釐米及15~20釐米時,分別進行間苗、拔草,間拔瘦弱苗和過密苗,留苗距2釐米左右。當苗高30~40釐米時,即可安排種植至大田。

  3.整地施基肥

  大蔥忌連作,蔥地宜選擇疏鬆肥沃、排水良好、1~2年內未種過蔥蒜的地塊。大蔥生長期長,需肥量大,又要培土軟化,整地時要深耕細耙,南北向作畦,畦寬60~90釐米,溝寬30~40釐米。畦中開定植溝,溝寬20釐米,深13~17釐米,其中一邊溝壁宜垂直,以免栽後蔥苗彎曲不正。種植溝內畝施有機肥3000~5000千克,或菜餅100千克,複合肥100千克及生物肥料1千克作基肥,與土充分混合,整細、鋤鬆。

  4.定植與管理

  定植前1~2天,將苗床澆透水,留苗高25~30釐米,剪去頂端葉片,並將大、小苗分級起苗。定植時,按株距3~5釐米將大小一致的蔥苗排在定植溝內,儘量使蔥葉著生方向與行向垂直,然後覆土,以埋沒鱗莖、露出蔥心***分叉處***為度。栽植後澆清水糞,使蔥根與土壤密接。

  大蔥苗恢復生長後,於7月開始追肥,畝施人糞尿750~1000千克,或複合肥30~50千克,促進蔥苗生長。在大蔥生長盛期,畝用50%鋅硫磷350~500克,兌水500~700千克灌根,殺死蔥蛆,間隔40天左右再灌根一次;用40%樂果1000倍液與馬拉硫磷1000倍液混合噴霧,防治薊馬。

  在陰雨、高溫天氣,大蔥鏽病及紫斑病發生嚴重,須噴銅氨合劑,將碳酸氫氨550克,硫酸銅100克,拌勻後在塑料袋內悶24小時後,加水250千克,噴灑防治。8~9月間畝施腐熟人糞尿1000~1500千克,或複合肥40~60千克,促進蔥苗旺盛生長。

  生長期間,結合培土2~3次,第一次培土在生長盛期之前,培土厚7~10釐米;第二次培土是生長盛期之後,填平定植溝;第三次培土高13~17釐米,培成高壟。培土需在清晨或陰天進行,每次培土都不能埋沒蔥心,土粒也不能落入蔥心,以免引起腐爛或妨礙生長。雨後或灌水後,如土壟崩塌,須及時補培。蔥白形成期,畝施複合肥40~50千克及磷、鉀肥10~20千克。乾旱時要注意勤澆水。

  5.採收

  當蔥白長度達到25~35釐米、直徑達1.2釐米以上時,即可分批採收上市。畝產可達2500~4500千克。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春季大蔥種植技術,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另外小編提醒蔥不可與蜂蜜、大棗、楊梅和野雞一同食用。在服用中藥地黃、常山、首烏之時,也忌食蔥。

  大蔥栽培技術

  一、大蔥生長環境

  1、溫度:蔥起源於半寒地帶,好冷涼而不喜炎熱,在冷暖的氣候下,產量高,品質好。蔥的耐寒能力較強,在裸體條件下,能忍受-20℃的低溫,幼苗在-10℃的條件下能安全越冬。幼苗和種株在積雪和保護物覆蓋的條件下,可以忍受,-30---40℃的低溫。蔥不喜歡熱,最高能耐45℃的高溫。

  種子在2一5℃條件下能發芽,在7--20℃的溫度範圍內,溫度越高,萌芽出土越快,但溫度超過20℃時無效應。從發芽到子葉出土,需要7℃以上的積溫140℃左有。適宜蔥生長的溫度是7--35℃,在溫度13--25℃範圍內,莖葉生長旺盛;10--20℃下,蔥白生長旺盛,溫度超過25℃生長緩慢,形成的蔥白和綠葉品質均差。

  大蔥是綠體通過春化階段的植物,3葉以上的植株在低於7℃的溫度下,經7--10天便可通過春化階段。

  2、光照:大蔥對光照強度要求不高,對日照時間的長短要求為中性,只要在低溫作用下通過春化,不論日照時間的長短都能正常抽苔開花。

  3、水分:大蔥的葉片呈管狀,有蠟質,具有抗旱性,能減少水分蒸發而耐乾旱。群眾有“旱不死的蔥”的說法。把5片真葉以上的蔥放在陽光下晒10天,雖然根幹,葉縮,但不能危害生命。

  但在生產中的蔥根系無根毛,吸水能力差,各個生長時期都要滿足水分供應,才能生長健壯,蔥白粗大,產量高。

  4、土壤營養:大蔥本來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它根群小,無根毛,吸肥能力差,如奪高產,必須選用①土壤疏鬆;

  大蔥對酸鹼度的要求:PH值為7--7.4為好,低於6,大於8.5,對種子發芽,植株生長有抑制作用。

  大蔥對土壤中的氮肥最為敏感,當土壤中水解氮低於60mg***毫克***/升時,施用氮肥有良好的效果;高產田的土壤水解氮應達到80--100毫克/升,必須施鉀。

  每生產1000kg大蔥,需要純N2.7kg、P0.5kg、K3.3kg。

  二、大蔥施肥技術

  1.定植

  定植地選擇好後要施足基肥,施肥方法視肥料用是而定。數量多時可全面撒施,少時宜施在定植溝底層,以腐熟或半腐熟有機肥為主。一般每667平方米菜田施質量好的腐熟廄肥5000~8000kg。含磷少的土壤每667平方米施過磷酸鈣25kg、草木灰150kg或硫酸鉀8~10kg。

  2.定植後

  定植後蔥苗生長緩慢,當渡過雨季後,天氣逐漸轉涼,蔥株進入旺盛生長期,老葉逐漸枯黃,新葉不斷髮生。在具備良好的營養狀況和黑暗的條件,可以促使多發葉和葉鞘的生長。立秋以後立即追肥,並要掌握好有機肥料與速效化肥的配合施用。每一次追肥,每667平方米施土雜肥4000kg於壟背上,或施用餅肥150kg或炕洞土3000kg,施後隨即淺鋤1次,並澆水1次。過15天左右追第二次肥,澆施人糞尿750kg,或撒施草木灰100kg、腐殖酸銨30kg、過磷酸鈣30kg,施肥後結合深鋤,進行培土,隨即澆水。再過25~30天進行第三次追肥,每667平方米追施氮素化肥15~25kg,追肥後澆水、培土,此時蔥白迅速增重而充實,直至收穫。如果土壤肥力較高,底肥充足,可不進行第一次追肥。生長期較短和土壤保肥力好的地區,可免去第三次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