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粟米種植方法有哪些

  粟米很多人都有吃過,那麼你們知道粟米是如何種植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粟米種植方法,一起來看看。

  粟米種植方法

  輪作倒茬

  小米不宜重茬,連作一片病害嚴重,雜草多,土壤中的營養要素消耗量大,易造成“歇地”。因此,選擇合理輪作倒茬易於小米豐產豐收。小米較為適宜的前茬依次是豆、馬鈴薯、甘薯、麥、玉米等茬。為配合“小米鮓”生產,擬以蕎麥、糯玉米與小米輪作倒茬。

  精細整地

  秋季深耕可以熟化土壤,改良土壤結構,增強保水能力。加深耕層,利於小米根系下扎,使植株生長健壯,從而提高產量。秋深耕一般20釐米以上,結合秋耕最好一次施入基肥。所以,在秋季整地中要作好深翻、保墒工作,才能保證

  施肥

  基肥在播種前結合深耕整地一次施入,一般以農家肥為主,高產田以7.5~11.2萬公斤/hm2為宜,中產田為2.2~6.0萬公斤/hm2。如將磷肥與農家肥混合漚製作基肥效果最好。基肥以秋施或早春施入較好。

  種肥在小米生產中已作為一項重要的增產措施而廣泛使用。氮肥做種肥,一般可增產10%左右,但用量不宜過多。以硫酸銨作種肥時,用量以37.5公斤/ hm2為宜,尿素11.3~15公斤/hm2為宜。

  追肥增產作用最大的時期是抽穗前15~20天的孕穗階段,一般以純氮75公斤/ hm2左右為宜。氮肥較多時,分別在拔節始期施“座胎肥”, 孕穗期追施“攻粒肥”。在小米生育後期,葉面噴灑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也可促進開花結實和子粒灌漿。

  播種

  1、選用良種與種子處理:選用的良種主要為“黃平糯小米”、“施秉紅小米”、“本地糯小米”。此外可選擇省外的“噸谷1號”、“豫谷5號”、“豫谷7號”、“豫谷9號”、“沁州黃小米”、“吉林綠小米”等品種。小米在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處理的方法有晒種、浸種、藥劑拌種和種子包衣等。藥劑拌種可以防治黑穗病和地下害蟲等。

  2、播種期與播種方式:適期播種是保證小米高產穩產的重要措施之一。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穀雨前後***播種為宜。播種方式有溝播、平作、壟作。溝播,也稱壟溝或平溝種植,在旱坡地上採用較多,優點是保水、保肥、保土。

  3、播量與密度:小米播量一般為0.8~1.0公斤/畝左右,深度3~5釐米。旱地每畝留苗一般4~5萬株左右。

  田間管理

  1、保全苗:小米子粒較小,種子所含能量物質不多,如果出現乾旱,容易造成田缺苗而斷壟,因此要加強田間管理。一般在出苗後2~3片葉時進行查苗補種,5~6片時進行間定苗。

  2、蹬苗促壯:在水肥條件好、幼苗生長旺的田塊,應及時進行蹬苗。蹬苗方式主要在2~3葉時及時控制肥水、深中耕等。

  3、中耕除草:小米的中耕管理大多在幼苗期、拔節期和孕穗期,一般2~3次。第一次中耕結粟米種植方法合間定苗進行,中耕掌握淺鋤、細碎土塊、清除雜草的技術。第二次中耕在拔節期間,並結合灌水追肥進行。中耕要深,同時進行培土。第三次中耕在封行前進行,中耕深度一般一4~5釐米為宜。中耕鬆土除草之外,同時要進行高培土,以促進根系發育,防止倒伏。

  4、病蟲害防治

  ①選用抗***耐***病品種或無病良種:目前抗小米鏽病的品種有“黃平糯小米”、“施秉紅小米”、“本地糯小米”等,還有省外的“噸谷1號”、“豫谷9號”、 “沁州黃小米”和 “吉林綠小米”等品種。同時兼抗小米紋枯病的有“豫谷14號” 和“豫特5號”。發生黑穗病時,無病或病害較輕的田塊,收穫前選擇無病穗作種子,對黑穗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②苗期防治:小米定苗後,如遇氣候乾旱,為防止紅蜘蛛快速生長繁殖,採取三氯殺蟎醇噴霧防治。如遇連雨天,田間溼度大,為防止粟芒蠅的繁殖,應採用菊酯類殺蟲劑噴霧防治。

  ③成株期防治:小米抽穗後,8月上中旬正值三代黏蟲繁殖生長期,此時注意檢查,如發現有黏蟲,要及時用DDV乳劑進行防治。小米成株期如遇連雨天,氣候潮溼,小米不抗鏽病,病葉率在1%~5%時,及時採取如粉鏽寧兌水噴霧等化學保護方法進行防治。7月下旬,如雲陰雨天較多,小米徑基部容易出現雲狀病班,應採用紋枯靈或井岡黴素進行噴霧防治。

  粟米栽培技術

  繁殖:繁殖用播種法

  1.整地施肥,輪作倒茬,深耕土壤,改良土壤結構,增強保水能力,加深耕層,利於小米根系下扎,使植株生長健壯,從而提高產量。並施足基肥,一般以磷肥加農家肥為主。

  2.種子處理,選用抗病優良品種,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選擇晴天及時晒種,並用新高脂膜拌種***可與種衣劑混用***,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不影響萌發吸脹功能,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和出苗率。

  3.補苗間苗,一般在小米出苗後2——3片葉時進行查苗補種,5——6片時進行間定苗,並適時噴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發,苗體水分不蒸騰,隔絕病蟲害,使幼苗健康成長。

  4.田間管理,蹬苗促壯、中耕除草、適時澆水,合理追肥,並及時噴施促花王3號促進花芽分化,提高花粉受精質量;在開花前噴施壯穗靈能強化小米生理機能,提高受精、灌漿質量,增加千粒重,增加坐果率,使籽實飽滿,達到產量提高。

  5.防治病蟲害,小米生長階段易發生黑穗病、紅蜘蛛等病蟲害,應根據植保要求及時噴施針對***劑進行滅殺防治,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可大大提高農藥有效成分利用率。

  習性:粟以耐乾旱和瘠薄著稱,這與其葉片表皮細胞壁厚,內含大量矽素,葉脈密集,氣孔多,根系緻密,吸收力強等有關。蒸騰係數平均為257左右,低於玉米和高粱。發育前期需水最少,中期需水最多,以小花原基分化到花粉母細胞四分體時期對水分最敏感,灌漿期也需一定水分,以後則需水較少。喜溫,但生育期短,故對積溫要求並不太高,完成生長髮育要求的積溫在1600——3000℃之間。發芽適宜溫度為15——25℃,最高30℃,莖葉生長適宜溫度為22——25℃,子粒形成期適宜溫度為20——22℃,低於20℃則延緩灌漿。粟是短日照作物,對光照反應很敏感,尤以生長點分化前後反應最為強烈。富於短光波的日間光和適當縮短日照可促進發育。

  栽培:

  粟在春季或夏季播種,生育期60——150天。忌連作,否則易滋生谷莠子***野生種***和蔓延病害。種子細小,出苗後需及時間苗,以培育壯苗並保證適宜密度。在不同地區可分別採取精量播種、機械化簇生栽培及大粒化種子等辦法解決間苗問題。中國重視中耕以促進根系發育和增加子粒飽滿度。粟既耐瘠,又能較好地利用肥料。從拔節到穗分化,以及從抽穗到灌漿,是粟整個生育期間吸收肥料的兩個高峰時期。主要病害有白髮病、粒黑粉病、粟瘟病、粟鏽病、粟病毒病等。主要害蟲有粟芒蠅、粟灰螟、粟小緣蝽象和雜食性的粘蟲、地下害蟲等。與粟相似的谷莠子也是一種粟田有害雜草。

  粟米的價值

  粟米能供給人體豐富的營養,它的粟粒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粟米胚中脂肪含量約佔52%,在糧食作物中,其含量僅次於大豆。其蛋白質和維生素的含量亦高於大米。不過,粟米缺少一些必需氨基酸,所以若與豆類、大米、麵條等混合吃,可以彌補它的不足。

  據有關資料顯示,粟米脂肪中的維生素E含量較高,有益於促進人體內分泌活動;粟米中含有的穀氨酸都有健腦作用;玉米鬚有很好的利尿、降壓、止血、止瀉和健胃等功效,對治療腎炎、浮腫、膽囊炎、膽結石、黃膽性肝炎、糖尿病、高血壓、血尿、消化不良性腹瀉等都有良好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粟米油,長期食用粟米油,可降低血中膽固醇並軟化動脈血管,是動脈硬化症、冠心病、高血壓、脂肪肝、肥胖症患者和老人理想的食用油。

  粟米能補養腎氣,去脾胃中熱,益氣。陳者味苦。能治胃熱、消渴,利小便,止洩痢,解丹石及小麥毒。煮粥食性暖。餵養初生小兒,可研細煮粥,如乳汁,每天少量餵食,可以幫助消化,通調腸胃。不能與杏仁同食,否則會引起嘔吐、洩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