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具體方法有哪些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才,所以都想找到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為了幫助家長們更好的教育孩子,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尊重孩子的“狡辯”-----反饋效應

  每當家長指出孩子的錯誤時,孩子總會找出很多個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時,家長一般都會氣憤地稱孩子的這種行為為“狡辯”,其實,這並不是狡辯,而是孩子對家長教育的一種反饋。

  教育是雙向的,家長不僅要教,還要接受孩子的反饋,教育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又很多家長卻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只管自己“教”,一點都不在意孩子反饋回來的資訊,這樣的教育往往達不到家長想要的目的。

  二:分析並尊重孩子的反饋

  當孩子對我們的教育作出反饋時,我們首先要對孩子的這種反饋作出分析,當然,這種分析不僅僅是針對孩子的語言進行分析,還要連同孩子的動作及神情進行分析。

  但是值得家長們注意的是,不管是孩子的反饋是不是“狡辯”,都務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饋。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當孩子說出“我們班小朋友搜這樣說”的理由時,那位媽媽沒有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分析,就對孩子大吼,這是不是不尊重孩子反饋的一種表現。所以,這位媽媽也並知道孩子反饋的真正還以----並不認為“你真蠢”是髒話。

  可以想象,家長誤解孩子的反饋,並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壓制,長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會對媽媽的教育進行積極反饋了。沒有孩子的配合,家長勢必將更沒有辦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三:針對孩子反饋出的問題,對其進行有目的的教育

  當家長分析出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就可以針對孩子的反饋進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他不知道將禮貌的重要性,家長就再也不會,就可以通過例項,道理來講述講禮貌的重要性,引導孩子做一個講禮貌的好孩子;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是他不想知道承擔最近錯誤言行所造成的責任,家長就要孤立孩子做一個知錯就改,敢作敢為的人……

  總之,不管孩子對家長的教育作出任何反饋,尊重和認真分析孩子的反饋,都是達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提。

  四:家庭教育不能前後矛盾-----手錶定理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給一個人一塊手錶,當別人問這個人時間時,這個人能夠快速而且自信地說出時間;然而,當給這個人兩塊不同的手錶時,這個看錶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說出時間了。因為兩隻手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手錶現象”,並由此而引伸出了一個結論:在做事情時,只能有一個指導原則或價值取向。後來,人們把這個結論稱為“手錶定理”。

  教育孩子的建議

  01、放下強勢,多反思

  在親子關係中,作為強勢群體的父母親,若能在親子衝突中多反思一下自己的責任,孩子也許就會更加體諒你的難處,更容易依賴你,從而也就更樂於接受你的教誨。相反,如果只是高高在上不分青紅皁白地指責,只會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

  02、學會鼓勵孩子

  家長一定要記住,一個心理長期受到打擊的孩子必然會變成一個毫無作為的人。如果說得不到鼓勵的孩子如同久旱的秧苗,那麼,一些不但沒有得到鼓勵反而時常受到打擊的孩子,只會變成渴死的枯草。因此,除了對孩子的錯誤提出指責,也要給他們相應的鼓勵。

  03、重視孩子的失意

  當一個孩子告訴父母“我感到難受”、“我很失望”時,粗心的父母往往會一笑了之。他們會說:“小孩子嘛,能有什麼失意的感受呢?”“別淘氣了,你沒有什麼可失望的。”然而,既然成年人有失意,那麼,孩子也有。

  因為無論年齡大小,我們都是人,只要是人,就會有不同的感受。成年人在失意的時候需要別人的幫助,難道孩子就不需要嗎?當然也需要!

  04、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

  一個人是否幸福往往取決於這個人有什麼樣的性格。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要把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始終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在一個孩子漸漸長大的過程中,會出現許許多多的問題。

  他們不僅是在身體方面慢慢長大,心理上也在一天天地變化。為人父母,千萬不要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身體上,而忽略了孩子成長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心理的成長。

  05、引導孩子相信朋友

  引導孩子不要輕易地去懷疑自己的朋友,各種猜測和疑慮都會加大朋友間的裂痕。應該相信,只要是真正的朋友,彼此之間有著真正的友誼,彼此就不會有絕望的時候。

  06、教育孩子辯證看待事物

  如果孩子的眼睛是太陽,那麼他看到的也是太陽,如果孩子的眼睛是黑暗,那麼他看到的也是黑暗。教育孩子看待人生和社會,一定要有辯證的思維、科學的態度,不能追求完美無缺,不能求全責備。

  07、培養自信心更重要

  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作用。自信心是孩子學習成功的精神支柱,是孩子生活成功的精神支柱。

  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自信心甚至比智力教育更為重要,許多時候,孩子學習不好,往往不是智力問題,而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現。孩子的自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後天的生活實踐和學習中逐漸培養起來的。

  08、將自卑的孩子引向自信

  孩子的自卑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由於錯誤的教育方式及孩子抗挫折能力比較低造成的。當一個孩子被自卑心理所籠罩,其身心發展及交往能力將受到嚴重的束縛,聰明才智也得不到正常的發揮時,他們往往就會開始墮落,甚至感到絕望。

  因此,家長對孩子要多鼓勵少指責,讓孩子在實踐中品嚐到成功的快樂,並從成功中體會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有本領的,自己並不比別人差。

  09、尊重孩子

  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只體現在身體上和智力上,也體現在心理上。一棵小樹苗,只澆水施肥而不見陽光就難以長成參天的大樹。尊重對於孩子,就好比陽光對於小樹苗一樣。得不到尊重的孩子是無法長成父母期望中的參天大樹的。

  10、幫助孩子超越自我

  心的高度影響跳的高度,教育孩子時要培養他超越自己的能力,突破自我設限的高度。只要他的意念不屈服,他就有可能突破障礙、恐懼,達到自己心的高度。

  教育孩子需要看的書籍

  1、愛的藝術***美國***

  本書是德裔美籍心理學家艾裡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以他本人的愛情經歷為實際體驗和研究來源,告訴讀者愛是什麼,以及掌握愛的藝術所應具備的素質或人格特質,並在書的最後一部分提供一些練習的技巧。愛的藝術以愛情為引導,將父母之愛以及到社會的現實狀況,進行了非常詳盡的表達,更能深層次的明白愛的意義。

  4、孩子,把你的手給我***美國***

  這本書通篇講述的只有一個道理:對感受要寬容,對行為要嚴格。它的副標題為“與孩子實現真正有效果溝通的方法”。這本書理論極少,事例極多,可以說是手把手地教父母怎麼和孩子溝通,適用於3歲以上孩子的家庭。

  3、愛和自由

  從這裡你可以讀到什麼是愛,什麼是自由。“孫瑞雪小學”中的“孫瑞雪”就是這本書的作者。她積極倡導蒙臺梭利教育,把蒙臺梭利的觀點都寫進了這本書,並把陪伴和傾聽都用於她的教學實踐中。這是打破傳統教育理念的一本書。什麼是真正的愛?要不要給孩子自由 ......

  4、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本書是被譽為“上天送給孩子和家長的福音”的李躍兒所著。她用最明確最生動的語言來解讀孩子的幸福觀,通過190多個生活和教學中的故事,演繹了一系列實用有效的方法,為父母、老師和孩子快樂交流建立了一個合乎人性和理性的平臺,使孩子變得不同尋常地願意與教育者配合。閱讀本書的經歷,將是教育者學習愛的智慧的過程,不僅對教育孩子有用,對於提高教育者自身的修養也有深刻的意義。

  5、別以為你懂孩子的心

  作者既從教育者的角度闡述了科學的教育觀,又從媽媽的視角講解該如何處理孩子在成長路上面臨的種種問題。書中的案例非常實用,貼近生活、來源生活,為父母培養孩子,提供了一個全新而又典型的標本式的案例集合。

  6、童年的祕密***義大利***

  蒙臺梭利博士詳細而生動地描繪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徵。作為家長,想了解孩子成長的祕密,走進孩子的心靈,讀這本書會有很大的幫助。尊重孩子貫穿了全文,蒙臺梭利也始終在強調這一點:尊重孩子,敬畏孩子,孩子是成人之父。

  7、父母效能訓練***美國***

  這本書是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寫的,內容通俗易懂,舉得例子也都很豐富,又切合實際,。作者提出了很多跟傳統教育理念及文化習慣相沖突的觀點,著重介紹了父母如何傳授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技巧,並恰當的地提出建議,告訴你怎樣維持家庭的和諧。

  如果不知道怎麼和老婆孩子好好說話的。這本書裡面的方法很好用。簡單來說就是把你能夠接受的事情。和不能接受的事情分兩塊寫出。當把這些事情逐漸列出之後。你就會發現自己其實很多時候給孩子指令的時候會很模糊。夫妻之間還會有互相矛盾的地方。在將這些內容攤在桌面上以後。就可以有針對性的調整自己***注意,是自己哦***。久而久之,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都會改善。在有效的溝通之後。我相信你孩子往往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熊”。

  需要說明一下,《孩子,把你的手給我》《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會說》其中很多操作內容和P.E.T的內容是重合的。

  8、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美國***

  很多時候面對孩子我們不是不知道怎麼做,而是不知道如何去做,換個方式和思維,很多事情也許會有不同的發展。這本書很精簡、實用,書中的例子有很強的操作性,能幫助你如何面對孩子傾聽他們的感受。非常有啟發的一本書,看過後也許會有很多新的教育想法。

  9、愛的教育***義大利***

  這本書被評為“對當代美國文化影響最為重大的書籍之一”,這部書是特地奉獻給九歲到十三歲的小學生的,以貼近少兒學習生活的篇篇日記構成。以兒童視角觀察世界,用孩子天真質樸的語言寫成,講述一位四年級孩子的成長故事。

  10、兒童心理學***英國***

  這本算是很入門級的兒童心理學書籍,內容很專業,深入淺出。簡單的講述了一些心理學的概念和一些常見的認識錯誤。比如說單親家庭對於孩子會產生負面影響。實際的研究資料並不支援這一說法。

  教育孩子的電影推薦

  夏洛特的網

  《夏洛特的網》是個關於友誼、磨難的故事,改編自美國散文名家E. B. White所著的同名童話書。從小喜歡動物,長大後更擁有自己農場的作家E.B.White,對於動物的刻劃細膩傳神而不落俗套,故事的鋪陳更是充滿驚奇引人入勝,搭配上流暢生動的行文,讀過的孩子都愛不釋手大呼過癮。根據統計,《夏洛特的網》自一九五二年出版迄今,已經在全球各地以二十三種語言版本推出,總髮行量高達四千五百萬本,數十年來陪伴了世界各地無數兒童與青少年成長,更是老師們閱讀書單中不可或缺的指定書籍,其在歐美經典之地位足堪媲美《小王子》。

  好玩佳佳龜

  佳佳龜是李大米的老師在聯歡會上送給他的禮物.當初李大米並不樂意接受這個又醜又沒用的禮物.可是佳佳龜告訴李大米:只要李大米記住口訣,它就能滿足他三分鐘的願望.什麼口訣呢?就是"好玩兒,佳佳龜,一分鐘在跑,一分鐘在飛,還有一分鐘在打瞌睡."

  在這句口訣的幫助下,李大米看到了自己的過去與未來.在佳佳龜的啟發之下,李大米決定將過去的事情都忘掉,為自己的將來好好打算打算.當然最要緊的任務就是要努力學習,將來不做乞丐,不做清潔工,做一個有知識有學問的科學家.

  從此以後,李大米和佳佳龜成了好朋友,在佳佳龜的幫助之下,李大米做了很多對社會對他人有利的事情.他幫助盲人叔叔看見了自己的女兒,還把盜竊銀行的小偷送到了警察局;它幫助愛花如命的老科學家實現了自己的願望,還把幸運大獎送到了真正中獎人的手裡……他還知道了為人父的難處,知道了人要以誠為本,知道了做人要有一顆愛心,他還知道了很多很多……

  別惹螞蟻

  10歲小男孩盧卡斯最近正經歷著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剛搬到陌生的新家,在學校沒交到一個朋友,在家裡老被姐姐蒂凡妮取笑,父母又忙著計劃結婚紀念日旅行完全忽略他,連一向最好的奶奶也光顧著為八卦雜誌上講的外星人入侵憂心忡忡,更糟糕的是,他還成了鄰居小霸王史蒂夫欺負的物件!

  手無縛雞之力的盧卡斯只好把怒氣全出在後院的蟻丘身上,他用水槍製造了螞蟻王國的一場大洪水,一瞬間破壞了螞蟻們的家園。可盧卡斯不知道的是,他眼中的“愚蠢小螞蟻”卻擁有一個完整齊備的王國,憤怒的螞蟻們經過審判商討,決計要讓盧卡斯受到教訓。

  巫師螞蟻薩克用研製出來的神奇藥水,將盧卡斯變成了螞蟻般大小,並把他帶回了螞蟻王國。在王國裡,被判做苦工的小男孩必須學習如何在昆蟲世界生存下來,而在和螞蟻們漸漸成為朋友的他,也最終領悟到了人生意義,並決定向陷入危機的昆蟲世界伸出援手。

  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義的電影,讓觀眾有所觸動,理解了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

  川川和洋洋

  《川川和洋洋》又名《舊照片》,本片講述了兩個來自單身家庭的孩子在父母雙亡後生活的故事。拍這部電影是為了鼓勵四川地震中的那些小孩子們,導演說當時被地震中的一些小孩感動而決定接下這一部電影,為的是希望他們都可以向電影中的川川和洋洋兩兄弟一樣堅強,不向生活帶來的困難所屈服。

  小淘氣尼古拉

  小淘氣,尼古拉是個想像力豐富的小學生,每天上學時有一群棒透了的死黨一塊玩,與爸媽一起的三人和樂小家庭也是開開心心的……不過自從媽媽懷孕之後,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古靈精怪的死黨們開始危言聳聽,誇大其辭的描述「101種棄養小孩的方式」,像是假裝去郊遊然後把小孩丟在森林中,搞得尼古拉很憂鬱,真的開始擔心自己會被爸媽遺棄。果然,這天爸媽突然提議要去郊外散心,這可把尼古拉嚇壞啦,趕緊向死黨們求救。於是一群小學生異想天開,想出一連串搞笑奇謀,展開「保衛尼古拉大作戰」……結果不只徒勞無功,而且還把全鎮上下搞得人仰馬翻!但誰曉得原來一切都是誤會一場,媽媽其實沒有懷孕啊……不過,生命中處處皆意外,尼古拉與他的親愛爸媽,又會遇上什麼意料不到的大驚喜呢?

  千與千尋

  10歲的小學四年級生,隨父母搬家到新城鎮,然而事與願違卻進入了一個神祕的城鎮,為了拯救變成豬的父母,她留在澡堂“湯屋”工作,逐漸成長。湯婆婆為了控制來到這裡的人,將她名字改為小千。忘記後白龍幫她找回並說回家時要用。這個角色跟宮崎駿以往動畫中的女主角相比,顯得相貌平平,是被刻意塑造成這樣一個鄰家女孩的形象的。宮崎駿本人承認,這個角色是根據他朋友的女兒的形象設計的,真實的表現了一個現代日本普通小女孩的形象。

1.家長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有哪些

2.教育孩子的有效方式有哪些

3.家庭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有哪些

4.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有哪些

5.教育孩子方式具體有哪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