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參和黃芪泡水喝的功效和作用

  西洋參和黃芪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是通過西洋參和黃芪這兩種藥食兩用的食材體現出來的,西洋參能夠調節血壓,消除疲勞,而黃芪則具有增強身體免疫力等功效,將這兩種食材一起泡水喝,既簡單又方便,而且它的保健功效與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哦!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

  一、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功能

  西洋參中的皁甙可以有效增強中樞神經,達到靜心凝神、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等作用,可適用於失眠、煩躁、記憶力衰退及老年痴呆等症狀。

  二、保護心血管系統

  常服西洋參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強化心肌收縮能力,冠心病患者症狀表現為氣陰兩虛、心慌氣短可長期服用西洋參,療效顯著。西洋參的功效還在於可以調節血壓,可有效降低暫時性和永續性血壓,有助於高血壓、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腦血栓等疾病的恢復。

  三、提高免疫力

  西洋參作為補氣保健首選藥材,可以促進血清蛋白合成、骨髓蛋白合成、器官蛋白合成等,提高機體免疫力,抑制癌細胞生長,有效抵抗癌症。

  四、促進血液活力

  長服西洋參可以降低血液凝固性、抑制血小板凝聚、抗動脈粥樣硬化並促進紅血球生長,增加血色素。

  五、治療糖尿病

  西洋參可以降低血糖、調節胰島素分泌、促進糖代謝和脂肪代謝,對治療糖尿病有一定輔助作用。

  西洋參的副作用

  西洋參雖然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但並非人人都適合服用,如果藥不對症,很可能會起到反作用。西洋參屬於涼藥,宜補氣養陰,但如果身體有熱症,諸如口乾煩躁、手心發熱、臉色發紅、身體經常疲乏無力,使用西洋參類補品可以達到調養的目的。反之,若咳嗽有痰、口水多或者有水腫等症狀,就要避免服用西洋參類補品,以免病情加重;“非虛勿補”,如果身體並無不適,不宜經常服用西洋參;西洋參不利於溼症,服用時還要考慮季節性。春天和夏天氣候偏幹,比較適合服用西洋參,不宜服用人蔘或紅參,而秋冬季節則更適宜服用人蔘。

  黃芪的副作用

  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現“上火”症狀,如面紅、心煩、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壓升高或頭暈等,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轉病勢。臨床上,一般人經常單獨使用黃芪進補或一次性大量進補,那是沒病找病或加重疾病的危險行為。使用黃芪進補,一般要由少逐漸增加,邊服邊觀察有無上火的表現或身上原有疾病有無加重或是否出現悶、痛的感覺,一旦有則應停用或配藥才能用;如果乏力、多汗或氣喘等症狀減輕,精神和體力改善而又無上述副作用,可增加用量。更安全的辦法則是先用黨蔘,有效而無副作用後再加用或改用黃芪,使用黃芪時採用逐步加量的辦法,以身體能耐受而無副作用為度。最安全的辦法是配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