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泡水喝的功效和作用

  黃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中藥藥材,黃芪的營養價值很高,而且用來泡水喝養生功效更好。下面由小編跟你詳細介紹,一起來了解吧!

  是什麼?

  1、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黃芪泡水喝能治療由於氣虛而導致的汗多問題,脾虛會導致乏力,肺虛會導致咳嗽氣短,這些問題泡黃芪喝就能解決。在流感高發期,或者秋冬季節,黃芪泡水能預防感冒。

  2、保護心血管系統

  黃芪本身具有強心、降壓、抗心律失常、保護心血管系統等作用,因此黃芪泡水喝適用於心臟病、心絞痛、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壓等人群。

  3、護肝

  黃芪泡水喝能保護肝臟,有肝炎、胃潰瘍、胃炎或者肝損傷的人平時可以泡點黃芪喝很有好處。

  4、調節血糖

  黃芪泡水喝還能降低血糖,而對苯乙雙胍及胰島素引起的低血糖有升高作用。

  5、抗腫瘤

  黃芪中含有的多糖配合抗腫瘤藥物能夠增強藥效,而且副作用會降低。有癌症的人,長期服用黃芪,能起到較好的抗癌效果。

  6、利水消腫

  無論是早上起床出現眼皮腫,或者腿腫問題,還是由於高血壓和糖尿病引起的水腫,都可以泡黃芪喝消水腫。

  7、抗菌及抑制病毒

  黃芪泡茶喝對痢疾、肺炎雙球菌、溶血性鏈球菌A,B,C及金黃色、檸檬色、白色葡萄球菌都有抑制作用。

  8、補氣昇陽

  黃芪泡茶喝可用於氣虛引起的脫肛、子宮脫垂、崩漏、眩暈乏力等,並常與升麻、柴胡等同用。

  9、固表斂汗

  多用於體虛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氣不固,外感風寒而汗出,用黃芪配白朮、防風治之,久服必效。

  10、託瘡排膿

  用於瘡瘍久不潰破而內陷,有促進潰破及侷限作用。用於瘡瘍潰破後,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銀花、皁刺、地丁等。

  黃芪怎麼泡水

  民間流傳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意思是說經常用黃芪泡水當茶喝,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黃芪茶能補中蓋氣,而且補而不膩,可改善氣虛和貧血,增強體質,延年益壽,若熊再加上枸杞、黨蔘、茯芩等藥材一起沖泡,效果更好。

  1、每天用黃芪30克左右,水煎後服用。或水煎好後代茶飲用。用黃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後服用,對氣血虛弱的人效果更佳。

  2、取黃芪50克左右,煎湯以後,用煎過的湯液燒飯或燒粥,就變成黃芪飯、黃芪粥,也很有益。

  3、還有些人喜歡在燒肉、燒雞、燒鴨時,放一些黃芪,增加滋補作用,效果也不錯。

  黃芪是可以泡水喝的,不過一定要剛燒開的開水,那樣才能夠泡出藥味,不過最多也只能析出十分之三四的藥效而以,有點浪費藥才,建議應以煎煮為主那樣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