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頸椎病的誘發因素

  隨著社會的發展,頸椎病已經猶如感冒一樣,常伴人們的身邊,並且這種疾病對人的影響也非常大,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多麻煩,那我們就瞭解下有哪些?才能正確的防範和治療。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頸椎病的誘發因素,希望能幫到你。

  誘發因素

  1.年齡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各部件的磨損也日益增加,頸椎同樣會產生各種退行性變化,而椎間盤的退行性變化是頸椎病發生髮展中最關鍵原因。

  2.慢性勞損:是指各種超過正常範圍的過度活動帶來的損傷,如不良的睡眠、枕頭的高度不當或墊的部位不妥,反覆落枕者患病率也較高。另外,工作姿勢不當,尤其是長期低頭工作者頸椎病發病率特高。再者,有些不適當的體育鍛煉也會增加發病率,如不得法的倒立、翻筋斗等。

  3.外傷:在頸椎退變、失穩的基礎上,頭頸部的外傷更易誘發頸椎病的產生與復發。

  4.咽喉部炎症:當咽喉部或頸部有急性或慢性炎症時.因周圍組織的炎性水腫,很容易誘發頸椎病症狀出現或使病情加重。

  5.發育性椎管狹窄:椎管狹窄者更易於發生頸椎病,而且預後也相對較差。

  6.頸椎的先天性畸形:各種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椎體融合、顱底凹陷等情況都易於誘導頸椎病的發生。

  7.代謝因素:由於各種原因所造成人體代謝失常者,特別是鈣、磷代謝和激素代謝失調者,容易產生頸椎病。

  8.精神因素:從臨床實踐中發現,情緒不好往往使頸椎病加重,而頸椎病加重或發作時,病人的情緒往往更不好,很容易激動和發脾氣,頸椎病的症狀也更為嚴重。

  正確防範

  一要保持精神樂觀,既不要求之過急,期望一覺醒來就能痛去痛消;也不能聽之任之,使自己經常處於痛苦中而漠然置之。頸椎病患者正確的態度是,認真對待它,積極順應它,努力戰勝它。

  二要加強頸、肩部肌肉鍛鍊,有意識地加強頸、肩部和全身的活動,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和減輕痰病的程度。需要注意的是,活動量、度的大小,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確定,適量是最基本的原則。

  三要選擇合理的臥具,如睡硬板床.不睡高枕頭等,以保持頸椎的生理角度相對穩定。

  四要注意行、坐、臥的姿勢,改變長期低頭走路、伏案時間過長不注意休息等有害頸椎的不良習慣。

  治療方法

  1、牽引療法是頸椎病的治療方法。適應症:牽引療法適用於大部分的頸椎病,在臨床治療中最常用,簡單易行,治療效果明顯,尤其對早期頸椎病療效顯著。少數脊髓型頸椎病患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或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採用。

  2、推拿按摩療法也是頸椎病的治療方法之一。適應症:該療法是中醫主要療法,在頸椎病的治療中也較常用,同樣適合大部分頸椎病患者,但也同樣對於脊髓型頸椎病患者要慎用或者禁用,以免造成其他意外傷害或嚴重後果。

  3、運動療法。作用:運動療法是治療頸椎病的最綠色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一些醫療體操練習,來減輕頸椎病症狀,增強頸部肌肉及韌帶輕度,對頸椎病的治療起到一定的協助作用。也是常見的頸椎病的治療方法。

  4、藥物療法即其他物理療法。作用:多不作為主要治療方法單獨使用,主要作為其他療法的輔助治療,使頸椎病的治療達到更理想的治療效果。是主要的頸椎病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