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基本知識

  茶道源於中國,盛於日本,皇家有皇家的茶道,凡人有凡人的茶道。那你們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之茶道的簡介

  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也被認為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益的一種和美儀式。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

  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當時社會上茶宴是一種很流行的社交活動。唐呂溫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茶宴的優雅氣氛和品茶的美妙韻味,作了非常生動的描繪。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文學家王心鑑對茶飲在修身養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他在《詠茶葉》詩中說:千挑萬選白雲間,銅鍋焙炒柴火煎。泥壺醇香增詩趣,瓷甌碧翠泯憂歡。老聃悟道養雅志,元亮清談祛俗喧。不經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鮮。

  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閒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閒潔,韻高致靜......”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通過品茗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達到精神上的享受。到目前為止中國的最高階的茶道服務由茗泉郵驛的運泉來為茶道提供原生態泉水的服務,這種服務近乎於奢侈,這也是茶道的最高境界。

  之茶道的精神

  “清”

  “清潔”、“清廉”、“清靜”及“清寂”之清。“茶藝”的真諦,不僅求事物外表之清潔,更須求心境之清寂、寧靜、明廉、知恥在靜寂的境界中,飲水清見底之純潔茶湯,方能體味“飲茶”之奧妙。

  “敬”

  敬者萬物之本,無敵之道也。敬乃對人尊敬,對己謹慎,朱子說:“主一無適”,即言敬之態度應專誠一意,其顯現於形表者為誠懇之儀態,無輕藐虛偽之意,敬與和相輔,勿論賓主,一舉一動,均佁有『能敬能和』之心情,不流凡俗,一切煩思雜慮,由之盡滌,茶味所生,賓主之心歸於一體。

  “怡”

  據說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悅也、槳也。”可見“怡”字含意廣博。調和之意味,在於形式與方法,悅槳之意味,在於精神與情感,飲茶啜苦咽甘,啟發生活情趣,培養寬闊胸襟與遠大眼光。使人我之間的紛爭,消弭於形,怡悅的精神,在於不矯飾自負,處身於溫和之中,養成謙恭之行為y。

  “真”

  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與真知結合的總體。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去物慾,不為利害所誘,格物致知,精益求精,換言之,用科學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誠,飲茶的真諦,在於啟發智慧與良知,使人人在日常生活中淡泊明志,儉德行事,臻於真、善、美的境界。

  之茶道的思想

  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大力宣揚“仁”即愛人的忠恕之道的同時,強調“仁”的實行要以“禮”為規範,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並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的治國理念。這些思想,造成儒家以中庸為核心的思想文化體系,並形成影響人類文化數千年的東方文化圈,當今包括全世界華人、華裔、日本、韓國及東南亞諸國都從儒學中尋找真理。而中國茶道,也多方體現儒家中庸之溫、良、恭、儉、讓的精神,並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偉大哲理於品茗飲茶的日常生活之中。

  與浩翰宇宙和神奇的太空相比,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實在太小,隨著世界人口增長和工業技術進步,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便不斷產生矛盾與衝突,在尋求解決人類之間矛盾衝突的辦法時,東方人多以儒家中庸思想為指導,清醒、理智、平和、互相溝通、相互理解;在解決人與自然衝突時則強調“天人合一”、“五行協調”。儒家這些思想在中國茶俗中有充分體現。歷史上,四川茶館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調解糾紛。某某之間產生分歧,有法律制度不夠健全的舊中國,往往通過當地有威望族長、士紳及德高望重文化人進行調解,這在四川收“吃茶”。調解的地點就在茶樓之中。有越的是,通過各自陳述、爭辯、最後輸理者付茶錢,如果不分輸贏,則各付一半茶錢。這種“吃茶評理”之俗延續到全國解決。

  機械唯物論認為,水火不相容。但被儒家推為五經之首的《周易》認為,水火完全背離是“未濟”卦,什麼事情都辦不成;水火交融才是成功的條件,叫“既濟”卦。茶聖陸羽根據這個理論創制的八卦煮茶風爐就運用了《易經》中三個卦象:坎、離、巽來說明煮茶中包含的自然和諧的原理。因為,“坎”在八卦中為水,巽代表風,離在八卦中代表火。在風爐三足間設三空,於爐內設三格,一格書“翟”***火鳥***,繪“離”的卦形;一格書“坎”,繪坎卦圖樣;另一格書“彪”***風獸***給巽卦。總的意思表示風能興火,火能煮水,並在爐足上寫“坎上巽下離於中,體均五行去百疾”。中國茶道在這裡把儒家思想體現得淋漓盡致。

  此外,儒學認為天地人文都在情感理性群體和諧相處之中。“體用不二”,“體不高於用”,“道即在倫常日用、工商稼耕之中”,在自然界生生不息的運動之中,人有艱辛、也有快樂,一切順其自然,誠心誠意對待生活,不必超越時空去追求靈魂不朽,“反身而誠,樂莫大焉”。這就是說,合於天性,合於自然,窮神達化,你便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快樂,達到人生極至。我國茶文化中清新、自然、達觀、熱情、包容的精神,即是儒家思想最鮮明、充分,客觀而實際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