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基準利率

  當前貨幣政策調控常常“摁下葫蘆浮起瓢”,社會融資規模內人民幣貸款佔比已接近一半左右。表現為貨幣需求波動較大,因為金融脫媒、利率市場化而大幅波動,確定調控的基準利率刻不容緩。下面由小編為你分享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的確定:

  1、確定基準利率的時機基本成熟

  從理論上看,Poole***1970***曾經制定了一個準則,那就是如果總需求變動大於貨幣需求變動時,應該採用數量指標M作為中介目標;如果貨幣需求波動大於總需求波動說,應該採用價格指標利率作為中介目標。近年來,先進經濟體願意採用利率指標,是因為,一是提供了更透明的貨幣政策立場訊號,二是面對金融創新時能自動應對貨幣需求衝擊。

  從調控上看,當前貨幣政策調控常常“摁下葫蘆浮起瓢”,社會融資規模內人民幣貸款佔比已接近一半左右。表現為貨幣需求波動較大,因為金融脫媒、利率市場化而大幅波動,確定調控的基準利率刻不容緩。

  當前貨幣政策框架亟需修訂。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提速,依靠資本賬戶管制,隔離外部經濟衝擊,同時對衝外匯佔款,以滿足貨幣政策獨立性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國內外金融經濟聯絡日益緊密,不可能三角理論以及利率平價理論均要求,中國的調控框架與國際調控框架應逐漸接軌,對衝外部環境的衝擊。

  2、基準利率應符合我國新興加轉型經濟體的要求,不能一蹴而就

  成熟經濟體的基準利率定價邏輯一般是,短端貨幣市場利率需要依據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政策目標來推演,長端需要根據預期通脹率來確定。這需要三個條件,一是可信的通脹預期,二是央行成熟的公開市場操作品種和明確的公開市場操作目標,三是政策具有可信度和透明度。當前人民銀行既不能明確公開市場操作目標利率,也沒有通脹預期目標。

  成熟市場上政策利率變動對貨幣市場利率變動相當敏感,但是在金融動盪時期這種反應可能會受到損害。比如美國金融危機期間的違約風險。我國經濟轉型過程中,產能過剩問題嚴重,金融內部迴圈,表外業務發展等影響了利率傳導。表現一,利率內部傳導困難。由於金融脫媒,同業、表外業務都佔用準備金,所以即使央行的正逆回購利率穩定,但貨幣市場利率也會大幅波動,如2013年6月20日。表現二,利率外部傳導困難。由於產能過剩,長端利率到投資,以及長端利率到消費的渠道不通暢。

  對基準利率而言,市場形成邏輯在於,國際上,基準利率的作用是優化資金配置,市場上資金供給和需求自動決定利率。條件是高度發展的金融市場,銀行的高度競爭,以及金融機構經營穩健。目前,中國的利率是半內生、半外生,既有金融機構管制成分也有市場成分,而且有所謂“剛性兌付”、政府隱性兜底,沒有信用風險,銀行也沒有退出機制。另外,很重要的是利率匯率聯動,在匯率有管理的情況下,利率的市場形成實際是損失了央行的獨立性。

  3、過渡期內工具多一點可能更有優勢

  過渡期內是單基準利率還是多基準利率。單一基準最大問題是巨大的存貸款存量。如果存款重新定價,則許多商業銀行可能因為成本上升而破產,如果存量貸款重新定價,則許多國有企業和投融資平臺將破產。單一基準另一個問題是利率期限結構扭曲,短端向長端傳導不暢,沒有足夠具有流動性的長期利率品種支援。

  因此在可以容忍套利的情況下,新老劃斷,留一個過渡期,在過渡期內可以容許金融機構的資產和負債有不同的基準利率,如貨幣市場基準利率、存貸市場基準利率。

  過渡期內是單基準利率還是利率工具與數量工具並重。我國現仍然面臨發展和改革雙重任務,因此原來數量工具引導信貸資源配置仍有合理可取的地方,也是目前最有效的產業引導方法,需要重視數量工具。

  4、基準利率的選擇標擇

  一是利率品種確定。國際理論認為中介目標要滿足可測、可控、相關性三大要求,具體到基準利率還包括市場性、穩定性等。本質上就是一個傳導通暢和工具可控。因此,國內許多研究包括了shibor、同業拆借利率以及央票利率的滿意程度。

  由於我國仍然是以間接融資為主,銀行在金融市場佔據主導地位,因此傳導過程可以通過觀察央行資產負債表到存款性公司資產負債表再到金融性公司資產負債表,在貨幣市場上正逆回購利率可以作為基準利率,在存貸款市場上貸款基礎利率可以作為基準利率。

  二是利率水平確定。國際理論一般採用泰勒規則,但中國應該對均衡利率水平等進行研究。

  三是利率期限確定。應該以市場主流品種,併兼顧操作頻率,因此七天期的正逆回購利率作為貨幣市場主導利率,一年期的貸款基礎利率可作為存貸市場基準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