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怎麼治療呀

  耳鳴產生的機制仍然不明,幾乎是所有耳疾都能發生的症狀,包括耳垢或異物所致的外耳道阻塞,感染***外耳道炎、鼓膜炎、中耳炎、迷路炎、巖錐炎、梅毒、腦膜炎***。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耳鳴的治療吧。

  耳鳴的治療

  1、補腎填精法

  中醫認為腎與耳關係密切,腎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上通於腦,開竅於耳。

  《靈樞·脈度篇》雲:“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內經: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上氣不充,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

  《諸病源候論》:“勞動經血而氣血不足,宗脈則虛,隨脈入耳,與氣相擊,故為耳鳴”。

  腎虛耳鳴多發於年逾4旬之人,多見於年老體弱或虛羸之人。

  內經:“年四十,陰氣自半,起居衰矣”這與人體器官衰老、功能減退有關。

  耳鳴多為耳聾先兆,《雜病源流犀燭·卷23》雲:“耳鳴者,聾之漸也”。腎精不足,則耳竅失養,輕則耳鳴,重則聽力下降甚至耳聾失聰。

  此外兼有鬚髮早白,腰膝痠軟,舌淡白,脈沉細無力。

  治法補腎填精,方用耳聾左磁丸、杞菊地黃丸、六味地黃湯等。

  加減:熟地30g,黃精20g,山藥20g,鹿茸3g,龜板12g,河車3g,山芋12g,枸杞子15g,牛膝12g,菟絲子15g。

  2、清熱化痰法

  多數耳鳴、耳聾中醫主張從腎入手,從虛論治,但部分患者療效不佳,筆者總結了前人理論及臨床表現,從痰論治。

  《名醫雜著》所云:“耳鳴之症或鳴甚如蟬,或左或右。時時閉塞,世人多從腎虛論治,殊不知此痰火上升,鬱於耳中而為鳴,鬱甚則閉矣。若遇此症,但審其平昔飲酒厚味,上焦素有痰火,只用清痰降火治之”。

  朱丹溪:“無痰不作眩”,“怪病多痰”,“痰生百病”。

  痰鬱則化熱,痰熱鬱結,循經上壅,耳竅被蒙,故耳鳴不休,所謂“痰熱鬱結,壅而成鳴”。

  此類患者多有耳鳴突發,形體肥胖,頭昏而脹,咳唾脅痛,痰多而粘,舌邊、尖紅,苔黃膩,脈弦滑數等症,具為痰熱內鬱之候。

  故以清熱化痰為治則,以溫膽湯、清氣化痰丸、礞石攻痰丸為主方。

 

  加減:瓜蔞仁12g,杏仁10g,枳實10g,制南星12g,法半夏8g,橘紅8g,獲苓10g,黃芩10g,生山桅10g,龍膽草8g,礞石30g先煎,大黃6g後下。

  艾灸治療耳鳴的取穴

  腎俞、命門、聽宮、聽會、翳風、中諸、太沖。

  中醫辨證耳鳴

  肝火上升,濁阻清竅

  突然雙耳暴然失聰,聽不到任何聲音,耳竅內轟鳴作響,生氣則症狀加重,耳脹痛,同時伴有頭痛頭昏,口苦咽乾,煩躁不寧,舌紅苔黃,脈弦數。

  腎陰不足,虛火上炎

  聽力逐漸減退,耳聾漸至,耳鳴夜間尤甚,同時伴有失眠多夢,頭暈目眩,腰膝痠軟,小便增多,納谷不香,舌紅或淡,少苔,脈細數。

  風邪外襲,衛氣不固

  開始多有感冒症狀,繼之出現猝然耳鳴,耳聾,耳悶脹。伴頭痛、惡風、發熱、口乾;舌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痰火鬱結,濁陰閉竅

  耳鳴如蟬,閉塞如聾。伴頭目眩暈、胸悶痰多;舌紅,苔黃膩,脈弦滑。

  脾胃虛弱,髓海失養

  耳鳴、耳聾時輕時重,遇勞加重,休息則減。伴神疲乏力、食少腹脹、大便稀溏;舌紅,苔薄白或微膩,脈細弱。

  飲食來治療耳鳴的症狀

  1、首先要儘量避免高脂肪含量食物的攝取。過多地攝入脂肪,會降低身體的抵抗力,造成肥胖,所以大家一定要控制量的攝取。老年人每日脂肪總攝入量應控制在大約40克,應少吃各種動物內臟、肥肉、奶油、蛋黃、魚子、油炸食物等富含脂類的食物。

  2、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根據我國不同年齡鐵的需求量標準,45歲以上的人群不分男女,每天鐵的攝入量不應少於12毫克。

  3、多食含鋅食物。導致老年性耳聾的因素很多,缺鋅是一個重要原因。含鋅豐富的食物有:魚、牛肉、豬肝、雞、雞肝、雞蛋、各種海產品;蘋果、橘子、核桃、黃瓜、西紅柿、白菜、蘿蔔等。

  4、常吃有活血作用的食物。活血化瘀能擴張血管,改善血液黏稠度,有利於保持耳部小血管的正常微迴圈。可常食用黑木耳、韭菜、紅葡萄酒、黃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