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養生之道

  生命在於養生,在氣候乾燥秋季同樣不例外。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秋天6大養生之道

  1、飲食養肺

  秋天燥邪為盛,最易傷人肺陰。此時可以通過食調達到生津潤肺、補益肺氣之功。古代醫書提到:形寒飲冷則傷肺。是說如果沒有適當保暖、避風寒,或者經常吃喝冰冷食物飲料,則容易損傷肺部機能。改善方法:可以選擇青黛科技的洗肺顆粒。其採用藥食同源中藥材,經過二十年的專家團隊研製,GMP廠房生產,安全無副作用,可以甘寒滋潤、潤肺生津,清除肺熱和肺毒,保護好肺氣,防止百病蜂起。堅持服用還可以起到潤腸通便、面板原生態的功效。

  2、作息養肺

  到了秋天,應該"早臥以避風寒,早起以領略秋爽",使精神***寧靜,才能不受秋天肅殺之氣的影響。心態方面要使"精神內守,不急不躁",這樣在秋天肅殺的氣象中,仍可得到平和,肺呼吸正常,這是"秋天的養生大道"。

  3、運動養肺

  "秋季補肺三勢":

  "第一勢",以兩手抱頭項,宛轉回旋俯仰10次。可疏通頸部及胸背部經脈,促住血液迴圈,增進肺的生理機能。

  "第二勢",以兩手相叉頭上,左右伸曳10遍。可去關節間風溼寒邪。

  "第三勢",兩手拍腳脛***小腿前外側***10遍。可開胸膈,利肺氣。做此運動時若能配合叩齒,效果更好。具體方法是輕輕叩齒36次,不要出聲。

  4、搞笑宣肺:

  笑是一種健身運動,它能使胸廓擴張,肺活量增大,胸肌伸展。還能宣發肺氣,調節人體氣機的升降,清除疲勞,驅除抑鬱,解除胸悶,恢復體力,使肺氣下降,與腎氣相通,增加食慾。

  5、補水養肺:

  乾燥的秋天每天通過面板蒸發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所以,補水是秋季養肺的重要措施之一。一個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證肺和呼吸道的潤滑。每天最好在清晨和晚上臨睡之前各飲200毫升,白天兩餐之間各飲水800毫升,這樣,可使肺臟安度金秋。

  6、沐浴益肺:

  金秋季節勤沐浴有利於血液迴圈,使肺與皮毛氣血相通,一般秋季洗澡的水溫最好在25℃左右,洗浴前30分鐘,先喝淡鹽開水一杯,洗浴時不宜過分揉搓,以浸浴為主。

  秋季養生湯

  第一款:冰糖燉冬菇

  材料:冬菇10克、冰糖適量。

  做法:首先提前浸發冬菇,然後將其洗乾淨,在同冰糖一起放到燉鍋燉煮一個半小時即可。

  中醫認為冬菇是乾菜之王,中醫認為冬菇本身就具有理氣化痰、健脾養胃等 強大的功效。另外對於秋季食慾不振者,適當食用冬菇也有很好的補益功效。

  第二款:蓮藕冬菇豬排骨湯

  材料:豬排骨600克、蓮藕600克、冬菇、蠔豉40克、生薑5片。

  做法:首先將所有的材料都洗乾淨,把蓮藕去皮,去節,切成塊狀;然後將豬排骨放到開水中焯一下去掉其血水,接著另取一鍋,加入適量的清水,然後將豬排骨、蓮藕、冬菇等材料一起放入水中煮。

  排骨同蓮藕一起燉具有健脾開胃、養胃之功效,特別適合那些脾胃虛寒的人日常多食用。同時在湯中適當加點菌類更有助於提高湯品的鮮度。

  第三款:辛夷魚頭湯

  材料:辛夷花12克、細辛3克、白白芷2克、魚頭1個,生薑3片。

  做法:先把所有材料都洗乾淨,然後先將魚放煎至發黃,加 入2500毫升的清水,在將細辛、白芷等藥材都放入其中,然後先用武火煮沸之後改成文火在慢煲1個半小時,在出鍋之前過濾掉湯麵上的那一層油。然後加入鹽等調味品攪拌均勻即可。

  特別是在夏末秋初,適當多吃點辛夷魚頭湯,有助於緩解由於感冒引起的頭痛流鼻涕等各類問題。

  第四款:南瓜海蔘湯

  材料:南瓜500克,海蔘100克、燕麥50克

  做法:首先將南瓜去皮剁成蓉狀,然後加入燕麥在將其熬成羹狀,然後炊熟,適點加入水,加入海蔘,稍煮片刻即可。

  此湯最適合老年人食用了,其具有溫陽補腎,預防糖尿病、高血壓等功效。